马奇志,甘肃天水人。现居兰州,是兰州著名的行为艺术家,同时也是西北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副教授。
光头,穿着蓝色的羊毛衫,笑起来明朗精神,眼睛深邃且富有洞察力,整个人给人一种蓬勃向上的力量——这是我与马老师初次见面时他给我的印象。马老师戏称自己为“老马”,听上去亲切又随和。随后,这位随和开朗的马老师在办公室接受了这次的访谈。这位充满激情的艺术家,坐在洒满阳光的窗户前,侃侃而谈。
马老师在办公室接受采访
润物无声,桃李满天下
马奇志是西北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副教授,给全校上《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课,也是《艺术与人生》选修课的主讲老师。热情洋溢,不拘一格,是学生对他上课风格的总体评价。
“我喜欢上马老师的课,马老师的课气氛都非常热烈。“上过《艺术与人生》课程的吴江兰同学,说起马老师的时候,既敬佩又喜爱,“马老师对待艺术是热情的、永不停止的,这种态度也感染了我们。上过这个课以后,我的视野更开阔了,对生活、对艺术的理解也更深刻了。”
之所以开设这门选修课程,马奇志是希望能够让学生有一个更好的接触艺术的途径,对艺术有一个更深的理解,也希望有一个机会把自己的艺术人生与学生分享。马奇志除了老师的身份,还有一个身份,是当代艺术家,在兰州和国内不少地方进行行为艺术创作,举办一些艺术展览。“艺术就好比盐,生活就好比食物。艺术对生活是有帮助的,就比如有了食盐食物会更好吃;如果将食盐单独放在那里,它是实现不了自己的价值的,食物也不会好吃。只有与生活息息相关的艺术才是真的艺术,才是好的艺术,这两者是不可分割的。”马奇志这么总结艺术和人生的关系。
这位浑身充满艺术气息的老师说,上好课,需要调动所有能利用的资源来让学生理解某些道理。马老师喜欢现身说法,也喜欢选择恰当的时机把课堂搬到户外。他曾经带着学生来到秋日的田野里,静静地躺在一棵树下,让学生用落叶覆盖他的身体。他说,这是一种行为艺术,既是临时起意,也是有意为之。这个活动中,他将自己作为中介去感受自然、感受大地的力量,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氛围里,学生开眼观看、亲身体会,在不经意间就能感受到自然和生命的力量。
室外上《艺术与人生》课 马老师灿烂的笑容
马老师给学生上《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课,在这个课上,他用别具匠心的方式来给大家上课。时而循循善诱,时而天马行空,时而引经据典,时而分享经验。“我很喜欢马老师的课,讲到关于民族地区资源争夺和民族矛盾的时候,马老师总是能够引发我们更深层次的思考,比如人性和人生,给人的震撼挺大的,”12级广电1班的成孟春同学是这门课程的学生,他非常喜欢老马上的这门课,“偶尔老师会穿插一些他个人的经历,和我们分享一下他的艺术和人生经验,用他的文化视野和艺术观念启发我们,引发我们对于文化艺术和社会生活的思考,开阔我们的视野。”
“我给大家讲课时穿插我的个人经验,其实是想说,万物都是相互联系和发展变化的,我们不能用一个定型的思维去看问题。我某一次的行为艺术可能引发了我对某个社会问题的新的见解,所以我会带到课堂上去,与学生们讨论分享。”
马奇志的艺术思想影响了很多学生。正是这样一种热情、开放、不断成长的思想,让老马深受学生的敬爱,也给学生传递了很多艺术的、新鲜别致的、蓬勃向上的正能量。
独居匠心,艺术待人生
离开课堂,马奇志老师的人生依然艺术并且励志。
1994年4月11日,27岁的马奇志在校园里一条普普通通、人来人往的水泥道路上,进行了他人生中的第一次行为艺术创作。他拿着肥皂和毛巾,一点一点,慢慢地将一块9平方米的地面清洗干净。拥攘喧闹的人群突然以这块地面为圆心,渐渐形成了一个安静的圆。“我非常专注地擦拭那块地面,而渐渐安静下来的人群让我第一次意识到,这样的行为艺术有一种感染别人、直指人心的力量。”马奇志回忆起当年的行为,眼睛里依然有兴奋新奇的色彩。至于为什么要做这一次的行为艺术,他回顾说,二十来岁,正是青年比较迷惘、不知方向的一个时期,他的内心充满碰撞和一些奇奇怪怪的想法,而年初看的一本德国艺术大师约瑟夫?博伊斯传记,给了他解决那些烦恼的灵感。“我通过那样的一种方式,将我内心的能量传递给了大地,并把这样的一个过程,表现给他人看。”马老师所说的“方式”,指的是他选择了一条很多人经过的普通街道,而不是他所熟悉的自家的地板,在很多人的见证下,完成了这样一次“给地面搓澡”的行为。
所谓行为艺术,指的是艺术家用自己的身体作为基本的创作材料,在某种特定的环境中,呈现艺术家内心情感、思想和观念的艺术化行为。马奇志老师这么定义他的行为艺术。他说,万物生灵都是有能量的,而行为艺术的这个过程,就是一个能量的对撞。他用这样的想法来看待行为艺术,也用这样的艺术方式来对待他的人生。
行为艺术作品《正直的人》
初次接触行为艺术以后,他认为这样的方式能够让他更好地接触世界认识世界,于是他开始不断地构想一些行为艺术方案,并选择不同的环境和时间去实施,在黄河两岸用火炬接力的方式《传递大葱》、将自己捆绑在一根即将拆除的房梁上完成《正直的人》、隔着黄河指挥志愿者演唱《共产主义接班人》、抱着洋娃娃去车站《候车》、用牙齿给一只《生鸡》剥皮……从青年到中年,他不断用这种充满艺术性的行为来表达自己的思想,与外部世界发生更多的接触,而这些行为总是能够感染围观者和过路人。
再后来,他心生一计,想要将行为艺术推广、分享给更多的人。
老当益壮,白首心不移
2010年从年头到年尾,马奇志只忙着做一件事——创办第一届高墩营艺术节。高墩营位于兰州市榆中县,村民朴实善良,周边坐落着夏官营大学城。马奇志觉得,乡村有乡村的文化,乡村也有乡村自己的艺术,只是村民们缺乏一种表达和抒发的方式和途径。于是,他要办一个艺术节,他想要引导村民们去抒发自己的艺术情感,营造一个热情开放的文化艺术氛围,他要做一个接地气的艺术节,高墩营艺术节便横空出世了。
到了2014年,高墩营艺术节已经名声大震。来自全国不同艺术领域的多位艺术家都曾参与这个小村庄里举办的乡村当代艺术节,新华社、中国新闻社等知名媒体也纷纷前来报道这个别开生面的村庄里的当代艺术节。马奇志将这个艺术节做得很成功,将它做成了具有开放性、包容性、当代性、平民化的艺术节。2012年的时候,他对这个艺术节做了一个小小的延伸——在夏官营大学城经三路做了一个“经三路艺术街”,一个更靠近学生群体的艺术街。每周二晚上,他带着学生做行为艺术,发动学生来经三路吟诗、唱歌、演奏、摄影、绘画。“不都是行为艺术,各种艺术形式都有,在这条艺术街上,他们能够自由、勇敢地表达真实的自己。”
马奇志说,他要坚持把这两个活动做下去。无论难或不难,未来关注的人多不多,他都要坚持做下去。“经三路艺术街,我是一定要坚持的。我在民大教书多久,就会做多久。我还有13年退休,那这剩下13年,我还是会把这个艺术街做下去,带着学生做下去!”说这句话的时候,老马意气风发,眼睛里绽放着青春的光华。
马老师与学生做行为艺术“天上掉下的鸡腿”
课内洋洋洒洒,课外行空天马,马奇志马老师就这么浩浩荡荡地带着学生,深入乡村创办艺术节并拥有了一条属于学生自己的艺术街。这样的故事,传奇又励志。
今年已经47岁的马奇志,依然追逐着他所追求的、渴望的生活,做着行为艺术,带着学生做着艺术。当他在你面前滔滔不绝地讲课时,你会喜欢上作为老师的他;当他用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做艺术时,你会喜欢上作为艺术家的他;当他将高墩营艺术节和经三路艺术街搞得风生水起时,你又会喜欢上作为艺术策展人的他。这样的一位正能量教师,这样的一位行为艺术家,令人印象深刻,让人不由自主地就会喜欢上他。(通讯员许晓城)(编辑:金文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