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中期桃源主题创作迎来了历史新高潮,较以往而言,作品数目显著增加,从业者甚多,广受社会各阶层青睐。与此同时,这片领域也诞生了大批让后世争相追捧、效仿的杰出领军者。从存世作品数量来看,仇英为最突出的代表。本文试图借助社会史方法和图像分析法,对《桃村草堂图》的创作、流传脉络、画风特色、功能等作不同考察,并兼论其道教背景。期冀此项研究能再现仇英与士人阶层的文化互动,进一步阐释桃源画在当时社会的特殊意涵。

明代仇英的桃源仙境图(仇英桃村草堂图的流传考释)(1)

❖ 仇英 桃村草堂图轴

从现存资料来看,虽然《桃村草堂图》并未收录在各类书画著录中,但是画中的印鉴和题识却为我们提供了一手信息。首先,画中有仇英自题“仇实父为少岳先生制”,钤印“十洲”(朱文葫芦印)。其次,此画钤盖各类印鉴共48方,主要来源于明清几大重要收藏家族,如项氏家族、梁氏家族和索氏家族等。另外,画幅边缘也有几处文人题跋,如董其昌、昆虔等。这些材料在一定程度上指明《桃村草堂图》在明清时期很有市场,并具备一定的研究价值。

此画目前藏于故宫博物院,是近现代藏家徐宗浩捐赠的。值得注意的是,徐氏晚年品鉴时曾在画轴钤印10方,并在尾端书写了一则题记:

项山人元淇,字子瞻,号少岳,狷洁寡俦,不事生产,于书无所不读。工诗古文辞,善草书,有《少岳山人集》。元汴其季弟也。此帧山峦林木仿赵千里,董香光誉其有出蓝之能。层麓流泉,长桥曲径,极清丽幽窃之致。中画亭舍,环村桃林。尝见子京有“桃花源里人家”一印,其地即项氏栖隐之所。松下写山人襟带,玄古气度,儒雅三童子,或洗砚,或执囊,或携书画,皆写像中景物。实父画多单款,此题为少岳先生制,子京点题“季弟元汴敬藏”,知即为少岳写照也。四角项氏印九方,其珍重可知,恐后人寻常视之,故疏其略如此。戊子三月石雪居士徐宗浩识于归云精舍,时年六十有九。

明代仇英的桃源仙境图(仇英桃村草堂图的流传考释)(2)

❖ 桃村草堂图局部

徐氏的言论,不仅生动还原了画面场景,还证实《桃村草堂图》为仇英的应酬之作,而画中的主人公即是项元淇肖像写照。至于两人间交易的细枝末节,徐氏并未详加阐述,但却提出画中桃源居所,很有可能为项氏家族一处宅地。除了这些,还可知项元淇之后,此画归其弟项元汴收藏。项元汴的十方私人印鉴:朗虚斋、天籁阁、项墨林父秘笈之印等,足以作为例证。很显然,徐氏的考释解决了此画的一小部分谜团,但是他并没有对画面剩余的印鉴和题跋做过多考究,给后来者留下了一些尚待拓展的空间。

从画面情况来看,特别值得关注的是,董其昌也在画幅右上评鉴道:“仇实甫临宋画无不乱真,就中学赵伯驹者,更有出篮之能。虽文太史让弗及矣,此图是也。其昌。”钤印:董其昌印、玄宰。事实上,董其昌生平不止一次评阅仇英画作,他在《容台别集》卷四云:“宋赵千里设色《桃源图卷》,昔在庚寅见之都下……及观此仇英临本,精工之极,真千里后身,虽文太史悉力为之,未必能胜。”相似的论调,在仇英另一幅《弹箜篌图》(波士顿美术馆藏)上也可窥见。种种迹象显示,董氏对仇英知之甚多,尤嗜将他与文徵明相提并论。那么,董氏为何会在该画上留有跋文?关于这点,张冰对董氏与项氏家族友好往来的考证,或许能为我们提供一些遐想空间。他在《从雅好秘玩到流动的博物馆:中国古代书法鉴藏与交易》中,指出董氏早年得识项元汴,常一同品评书画,结忘年之交。而后董氏声名鹊起便又担任项氏家族“巨眼”,常为项氏藏品题识,增其价值。因而,可以推测董氏的题识极可能源于此。

明代仇英的桃源仙境图(仇英桃村草堂图的流传考释)(3)

❖ 桃村草堂图局部

然先祖创业之易,子孙世守繁难。项氏家族同样也难避此运,其藏品终将走向离散。画面印鉴透露,该画在明末清初之际还曾转手于书画交易人王廷珸,以及清代北方三大收藏家族:梁氏家族、耿氏家族、索氏家族。这画是如何在他们之间流通的,今日固然无法尽知,只是画中一枚“王廷珸印”很值得一提。王廷珸,字越石,生于明清之际,骨董商人。《书画记》卷二记载道:“越石,居安人……一门数代皆货骨董,目力过人,惟越石名著天下,士庶莫不服膺。”张长虹在《明末清初江南艺术市场与艺术交易人》中,对他在明末清初艺术市场充当交易人的角色也多有简述。此外,汪砢玉《珊瑚网》还记录了越石和项元汴三子项德新(字又新)的书画交易,书中载道:“苏文忠公《天际乌云卷》此卷向在项又新处,予尝获观,今为越石售去。”如此看来,《桃村草堂图》由南方流至北方,或许与王越石有着某种关联。此外,统计数据显示,这三大家族钤印在画面上的鉴藏印达18枚。梁氏、耿氏以及索氏家族各占3枚、9枚、6枚。其中梁清标(1620~1691)有“苍岩子”“蕉林居士”和“含藻”;耿昭忠(1640~1686)有“都尉耿信公书画之章”“丹诚”等,耿嘉祚(活动于1700年前后)有“汉水耿会侯书画之章”等;索额图(?~1703)的“九如珍玩”“也园珍赏”等,索氏次子阿尔喜普(阿尔吉善)有“东平”“阿尔喜普之印”等。因为文献资料匮乏,所以没有办法细知该画是如何在这三大家族中流转的。(节选)

明代仇英的桃源仙境图(仇英桃村草堂图的流传考释)(4)

收藏家杂志202007期封面

文章来源:《收藏家》

202007期《桃源在何许

仇英《桃村草堂图》及其蕴涵的美学特征》

作者:王志强

责任编辑:秦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