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庆5g现状(肇庆5G商用小目标)(1)

11月15日,肇庆市发布《肇庆市加快5G发展实施方案(2019—2022年)(修改稿)》(下称“方案修改稿”),并公开征求意见。按照方案修改稿,肇庆初步定下了5G商用部署的“小目标”:到2020年底,肇庆全市5G基站数量累计将达1324座,5G个人用户数将达1万户;5G相关产业产值超10亿元;5G示范应用场景要超过5个。

肇庆哪里最快可以用上5G网路?

既然有了“小目标”,那么大家接下来比较关心的一个问题是:未来1年多里,肇庆的1万户5G个人用户最快可以在肇庆什么地方用上5G网络?

方案修改稿里给出了答案,就是按照“一核三极”——“一区”城区—农村重点区域的次序推进5G网络建设。其中,“一核”是指端州区、鼎湖区、肇庆新区、高要城区组成的城市核心区;“三极”是指肇庆高新区、高要区、四会市三个产业增长极;“一区”是以广宁县、德庆县、封开县、怀集县为组成的生态发展区。

首先,到2020年底,肇庆将在“一核三极”中心城区基本实现5G网络连续覆盖和商用。这意味着到2020年底肇庆要建设的1324座5G基站也将主要集中在这些区域。

其次,到2022年底,“一核三极”5G网络基本实现连续覆盖和商用;“一区”主要城区实现5G网络连续覆盖;全市5G基站累计达5000座,5G个人用户数达10万。

2022年底前,肇庆海还计划实施乡村5G网络覆盖工程,推进农村重点区域5G网络建设。

与4G相比,5G需要更密集、更大规模部署基站,也意味着成本更高。面对海量的5G站址需求,需要同时考虑节约投资,避免重复建设,最可行的方法,就是充分利用各种杆件,尤其是高密度的“智慧杆”。

所谓“智慧杆”,就是把电线杆、通信基站、路灯杆、充电桩、传感器、摄像头等各种设施和服务集成到同一根杆上,实现多行业信息采集、发布、传输的精确化管理。在5G带动的智慧城市建设中,“智慧杆”就是如同“末梢神经元”般的存在。

针对“智慧杆”建设,肇庆也已有部署。方案修改稿提出,2020年1月起,肇庆新建道路要统一规划和建设智慧杆,现有道路要将各类存量杆塔分批改造为智慧杆。

明年5G相关产业产值要超10亿元

方案修改稿提到,到2020年底,肇庆全市5G相关产业产值要超10亿元;到2022年底,5G相关产业产值则要超20亿元。可以说,肇庆是打算用大约1年时间,推动5G相关产业初步形成规模,其底气又来源于哪里?

首先显然是粤港澳大湾区对5G产业的战略布局。今年4月,广东发布《广东省培育世界级电子信息产业集群行动计划(2019—2022年)》(征求意见稿),其中有20处提及“5G”,并明确提到要“将粤港澳大湾区打造成万亿级5G产业集聚区。省市共同推进省级5G产业园区建设,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创建各具优势的5G产业园区。”

其次是肇庆自身拥有一定的产业基础。一批优质企业提前进行产品规划、技术储备,抢抓5G产业风口。比如,广东风华高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控股子公司生产的陶瓷介质滤波器已应用于5G基站,并为国内外知名通信企业提供产品和服务;因应5G时代带来的下游产业变革,广东同宇新材料有限公司已经在5G高频高速基材用特种树脂做了充分的技术储备。

立足现有产业基础,肇庆在方案修改稿中提出,将培育发展5G基站组装生产设备、5G手机组装生产设备等组装生产线产业;培育壮大5G基站用滤波器、受力安装件、5G手机用电池等零部件产业;做大做强5G设备用电容器、电阻器、电感器等5G产品元器件产业,以及5G滤波器用介质陶瓷、印刷银浆及银粉,5G电子电路基板用特种树脂,5G产品元器件低压电极箔等基础材料产业。

方案修改稿还提出,肇庆将积极引进5G产业上下游龙头企业或细分领域骨干企业,着力引进智能网联汽车、超高清视频、VR/AR、智慧物流等5G相关领域产业。

此外,肇庆还将着力推进5G相关技术创新。包括积极对接国家级、省级重点领域研发计划,支持企业大力发展面向5G的关键技术和创新应用;将5G高端人才纳入各级政府急需紧缺人才引进目录,推动市内高等院校、重点职业学校设立5G技术课程;推进5G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等公共平台建设;面向制造业、教育、交通、医疗、电力等垂直行业,建设5G融合应用技术创新中心和成果转化基地。

【记者】林洛峰

【摄影】网络图

【链接】

九大重点领域开展“5G ”应用试点

可以预见,不断丰富的5G应用场景,将为人们带来更便捷的生活、更高效的生产,同时也将为5G相关产业的发展壮大持续拓展空间。因此,肇庆也提出了在2019年底前,要建成至少2个5G应用示范场景;到2020年底,5G示范应用场景超过5个;到2022年底,5G示范应用场景超过15个。

方案修改稿中,肇庆提出将在9个重点领域开展5G应用试点示范。

1.5G 智能制造

依托工业园区等产业集聚区,围绕新能源汽车、先进装备制造、节能环保三大主导产业和电子信息、金属加工等传统支柱产业领域,建设基于5G网络的工业互联网,开展标识解析、设备远程运维、机器视觉检测、移动机器人等应用。力争到2022年底前,5G 智能制造示范项目达到3个以上。

2.5G 智慧园区

开展5G 智慧园区试点工作,推动肇庆高新区、万洋众创城、四会市江谷精细化工园区等率先开展5G 智慧园区建设,以5G等信息技术应用为支撑,创新园区管理、服务产业发展,大力推进园区基础设施网络化、建设管理精细化、服务功能专业化和产业发展智能化,促进园区转型发展。

3.5G 智慧农业

建设5G 智慧农业产业园区,推动肇庆各有关县(市、区)开展5G 智慧农业产业园建设,构建基于5G网络的智慧农业互联网。重点推动怀集县智慧农业示范基地、德庆南药现代产业园等省、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

4.5G 4K/8K超高清视频

推进智慧广电5G移动多媒体交互广播电视网试点建设。率先开展5G 超高清视频示范项目建设,扩大4K/8K超高清视频在演出赛事直播、游戏娱乐、景点宣传等领域应用。肇庆市广播电视台要开展5G 4K/8K超高清视频直播活动。

5.5G 智慧教育

实施基于5G网络的数字化校园扩容提速工程,依托5G网络技术实现基于高清视讯的远程协同教育教学与在线资源共享,开展5G 增强现实/虚拟现实沉浸式教学和基于人工智能的教育教学评测与管理;探索建设基于5G网络的教育实时监管与服务体系,提升教育管理与服务水平。力争到2022年底前,5G 智慧教育示范项目达到1个以上。

6.5G 智慧医疗

支持肇庆市内三甲医院率先开展5G 智慧医疗示范,发展远程监护、移动式院前急救、远程医疗、远程机器人手术等应用。推进5G技术在互联网医院、医学影像、数字化手术室、卫生应急指挥等领域的应用。着力推动德庆县人民医院等远程医疗项目的5G 应用升级。力争到2022年底前,5G 智慧医疗示范项目达到2个以上

7.5G 智能交通

探索开展5G 无人机、无人车、无人船试验场地建设。推进高速公路、高铁城轨等交通干线和枢纽的5G 智能交通示范应用,重点推动肇庆高新区与肇庆新区的自动驾驶城市路测示范应用。开展无人驾驶、无人物流配送试点,发展车辆编队自动行驶、高级别自主驾驶、远程遥控驾驶等新模式,重点推动肇庆高新区唯品会与肇庆新区环球易购的无人物流配送应用。力争到2022年底前,智能网联汽车在我市实现预商用。

8.5G 智慧政务

推动“粤省事”小程序以及协同办公平台5G技术适配性改造。支持企业与个人利用5G终端开展高精度信息采样,实现“不见面”审批。在消防、安防、生产安全、应急等领域建设基于5G网络的移动监视、遥控、报警联网系统。在移动巡检、执法系统及视频报警平台建设中普及5G图传设备终端和警务终端。

9.5G 智慧公共服务

建设5G 智能抄表、智慧照明、智慧社区、智慧能源等场景,推动安防摄像头、门禁系统等设施接入5G网络实现互联。推动5G 增强现实/虚拟现实技术在文化教育、赛事直播、游戏娱乐等的应用。2022年底前,完成至少3个5G 智慧公共服务示范项目建设。

【作者】 林洛峰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