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作者:乔乔

差点儿,我就可能把我的青春奉献给了表演艺术……但终究是没有,说来真是话长。

童年一个奇妙的故事(童年的故事影响了我的一生)(1)

可能多半是受父母所在的工作环境的影响吧,出生在长春电影制片厂的我,因为东北太冷之故,五岁时便和哥哥姐姐们一同随父母回到山西,在山西省歌舞剧院的家属院儿里,在《红珊瑚》、《红色娘子军》等优美的歌剧舞剧的摇篮里渐渐懂事,后来又在省戏曲学校家属大院儿里度过了自己的豆蔻年华。

童年一个奇妙的故事(童年的故事影响了我的一生)(2)

老人们常说:有惊人的兴趣必会有惊人的记忆。才刚八九岁的我,倘若看过一出戏回来,大段的台词几乎可以模仿到惟妙惟肖,就连芭蕾舞中的“探海翻身”等高难度动作也无师自通地做得令大人们刮目相看,而所谓的“下软腰”、“劈叉”之类的基本功夫,便更是“小菜儿”一碟了。在那段青葱岁月里,任何事情都无法取代我对表演艺术的深度迷恋。

童年一个奇妙的故事(童年的故事影响了我的一生)(3)

省艺术学校的家属子弟们,从小就对表演艺术朝闻暮睹,所以大多是能歌善舞,多才多艺。时常在傍晚以后,小朋友中的各路豪杰,就会“锵才才才才、锵才才才才”地走着“台步”自各家而来,云集在我家门前的大树下。唱歌跳舞,画画朗诵,手风琴小提琴,也可谓是“群贤毕至,少长咸集”了。

那年月再有钱的人家也没有电视机,再繁华的街市也没有歌舞厅。许多闷了一整天的成年人情愿摇着团扇,搬个小凳子凑到我们这里,饶有兴致地观看我们的表演。见有成年人来助阵,我们小孩子们就会倍受鼓舞,发挥起来也就更加淋漓尽致。在没有任何导演和成人参与的情况下,我们曾经一场不落地演出过芭蕾舞剧《白毛女》和现代京剧样板戏《红灯记》!

童年一个奇妙的故事(童年的故事影响了我的一生)(4)

在当时,样板戏的宣传图片就张贴在街头巷尾。舞台上、收音机里、日历牌乃至邮票、连环画等等一切艺术的表现内容和形式,都脱离不了那几个家喻户晓的舞台英雄形象。电影院翻来覆去放映的还是那几个样板戏……这样我们学习和模仿一些特定人物的特定动作就显得十分方便了。

至于角色,更不必由谁来指定,大家知已知彼心照不宣。好比喜儿、李铁梅这样的女主角好像就是非我莫属。正如演《红灯记》中的李玉和、《白毛女》中大春的男主角永远都是那个做起戏来出神入化的军军一样。放学后,我们会自发地聚到一起,全凭记忆来对台词,再反复排练几番,就把各自的舞台调度找准了。

到时候,只要我们的报幕员把一本“红宝书”——《毛主席语录》按照当时的标准姿势往胸前一端,“全场”就会肃然安静。风把报幕员的刘海儿吹得一飘又一飘,围观的人们就感到十分地凉爽起来。只听报幕员把嗓子一清,豪迈宣布:“革命现代京剧样板戏《红灯记》,演出现在开始!”候在一边的我们就哼哼唧唧地用各自的嗓门儿共同“奏”起了出场前“过门儿”的音乐。演员们就粉墨登场了……

在没有舞台监督没有导演甚至没有像模像样的器乐伴奏的情况下,就凭几个有点艺术小才气的我们,竟然能将一部大型戏剧从序幕演到剧终!我至今想来都有点儿十分的不可思议。

童年一个奇妙的故事(童年的故事影响了我的一生)(5)

我们就是这样唱啊演啊地欢度着童年的快乐时光。大约十二岁时,我被一出新上演的话剧《小八路》深深地迷住了。那帮看上去和我们年龄相仿的小演员,从他们的表演中使我第一次由衷地感悟到什么叫做“专业”,什么叫做“山外青山楼外楼”!他们精彩的表演以及服装、化妆、道具、效果的密切配合、灯光照明的极力渲染,致使抗日的烽火在台上熊熊地燃烧,而对表演艺术更深切的渴望却在台下我的心底肆意蔓延……

这出戏,我不厌其烦地去看过多次,直到最后一场演出结束。得知他们不会在本市继续上演了,就等到演员们谢幕后,恋恋不舍地绕到舞台的后门更能走近他们的地方。

在那个狭长的胡同里,昏朦的夜色中舞蹈着凛冽的西风。我看到一帮小演员正在老师们的指挥下,一趟趟地把布景道具往车上搬。我走过去默默地注视着他们。我还认出了那个扮演小战士的女演员。那双透着灵气的大眼睛给我留下了至今难忘的印象。我用无比崇拜的目光追随着她的身影,好想上去同她讲几句话,却始终没有酿出那一份勇气。眼见得他们把景车装好后,纷纷跳上了一旁的大轿车,还大声地唱着革命的歌曲。我羡慕地想:如果我能够有一天也生活在这样的集体中该有多么幸福!

车在胡同里消失了,周围的一切恢复了平静,我痴痴地立在冰凉的夜色里,仿佛一只离群的孤雁,内心充满惆怅。

童年一个奇妙的故事(童年的故事影响了我的一生)(6)

童年一个奇妙的故事(童年的故事影响了我的一生)(7)

我终没有成为一名演员,是因为父母的一位好友――我心目中的一位表演艺术家对我狂热的演员梦所做出的客观评判。他对母亲说:“这孩子个头儿差点儿,形象也一般,还是学点儿别的吧!”……当母亲把这个结论告诉我时,那一刻对我的打击可谓是刻骨铭心的。我的耳边回响着李铁梅的一段唱腔:“听罢奶奶说红灯,言语不多道理深……”从此后,我对自己的感觉和对表演艺术的自信变得冷静起来,对自己的舞台梦也疏远了起来,以至于后来,就连偶然唱支歌曲都明显的有点力不从心,五音不全了。

但是对艺术的酷爱却是挥之不去的。

有句话叫做:“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许多年后,我做了舞台的幕后工作者——化妆造型师。我学会了通过色彩、线条以及毛发来造型帮助演员们更好地进入角色,塑造出更加完美的艺术形象!

每当舞台上灯光暗转,音乐响起时,我就喜欢静静地站立在侧幕条旁,看演员出色的表演,忆自己欢快的童年……那一种宁馨的温暖,就像春日的午睡一样惬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