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褒禅山记景色简画图(古塞新湖-看那崇山峻岭上蜿蜒的长城)(1)

钱松嵒国画《古塞新湖》

钱松嵒这幅国画《古塞新湖》,是钱松嵒将传统和造型互参的代表作。款识:古塞新湖。访问密云水库,得此意境,钱松嵒。钤印:松嵒之印(白)、生命不息(白)、山河壮丽(朱)、今胜昔(朱)。@东方红里83号

崇山峻岭上蜿蜒的长城,其“高峡出平湖”的背景,说明了时代变化中的建设的成就,尽管这里没有常见的建设题材中的烟囱,也没有工厂。可是,这种传统中国画中的空白处理,利用题跋而点明了鲜明的主题。钱松嵒先生就是这样善于利用时代的要求作为创作的契机。而表现出传统国画在新时代中的现实意义。这幅画在表现题材上的耐人寻味的结构安排。对于研究国画在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发展,具有标本性的重要的意义。

此作是钱松嵒将传统和造型互参的代表作。所绘主题突出,峻岭上蜿蜒盘曲的长城与远处的密云水库恰到好处地传达了古塞新湖的画题。全画苍浑厚重,又不失秀润。仔细端详后最令人所称道的无疑就是钱松嵒线条的魅力。所勾勒的线条和“四王”的细柔风格不同,也和石溪的苍浑老辣风格不同,他用厚掘的线条勾出几何体为主的山石形体,以线条的浓密和稀疏相间形成一种美感。有些地方类似折带皴,但已不完全似之,这是他在传统的基础上独创的一种画法。真是动人心魄,其线如积点而成,点点入骨,其“屋漏痕”的效果,似非人为,苔点或如坠石之奇,或如山安之稳。在钱松嵒的画中犹如铁水浇灌,长则凝固为线条,积则凝固如苔点。欧阳询曾说:“最不可忙,忙则失势;次不可缓,缓则骨痴。”而钱松嵒的画缓则愈稳愈厚愈重,而无“骨痴”之憾。同时又善于在平凡的景象中发现奇崛之美,善于把真实的景观作巧妙地取舍,再重加构思,源于生活,且高于生活。

游褒禅山记景色简画图(古塞新湖-看那崇山峻岭上蜿蜒的长城)(2)

钱松嵒国画《古塞新湖》局部图

游褒禅山记景色简画图(古塞新湖-看那崇山峻岭上蜿蜒的长城)(3)

钱松嵒 国画《古塞新湖》局部图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