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的习作是看图写话《放风筝》说起放风筝,这是同学们非常喜欢,也是比较熟悉的一项户外活动这次是单幅的画面,内容也比较简单在很多人眼里,这次习作应该很容易写,但是根据同学们已经写好的一部分发布出来的情况来看,存在的问题还是比较多的,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作文放风筝看图写话?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作文放风筝看图写话(看图作文放风筝如何写)

作文放风筝看图写话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的习作是看图写话《放风筝》。说起放风筝,这是同学们非常喜欢,也是比较熟悉的一项户外活动。这次是单幅的画面,内容也比较简单。在很多人眼里,这次习作应该很容易写,但是根据同学们已经写好的一部分发布出来的情况来看,存在的问题还是比较多的。

下面王老师将从这篇习作应该写什么、怎么写和需要注意的若干问题这三个方面来加以具体分析和解读,希望对同学们打草稿和修改起到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作用。

01 写什么——观察图画,明确内容

本次的习作的内容是写放风筝的场景,就画面来看,至少要写清楚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这些孩子和大人,他们是如何放风筝的。二是这些风筝是什么样子的,包括它们的开头、颜色,和在空中飞扬的姿态。三是周围的环境,比如蓝天、白云、小鸟、草地、野花等。也就说,本次习作既要写出景物,还要写清人的活动。

02 怎么写——突出重点,抓住动作

题目叫放风筝,“放”是一个动作,本次习作的重点应该落在近处几个小学生如何把风筝放飞起来的具体过程。放风筝的过程应该由一连串的、连贯的动作组成,不是一下子风筝就能飞起来的。但是就同学们写的情况来看,很多同学只是三言两语,用了几个表示动作的词语、一两句话就让风筝飞起来了。这显然是重点不够突出。

其中有一位同学是这样写的,只用了三个动词:“大哥哥举着风筝,小妹妹拉着线,迎着风,在前面奔跑,风筝很快就飞起来了。”一个“举”,一个“拉”,一个“跑”,一个“飞”,放风筝的过程就完成了。这显然是不具体的,其他同学也存在这个问题。主要还是同学们对于放风筝的过程想得都过于简单,缺乏具体的分解。

对于这种一连串的动作,我们要把它的整个过程写清楚,一定要进行分解,即首先怎么做?接着怎么做?然后怎么做?最后怎么做?这中间是由两个人配合着的,所以课本下面有习作的提示,就是每个人“分别”有什么动作。在这一点上,很多同学没有注意到。有的同学把无关紧要的东西也写进来了,除了对话描写过多,还有就是做其他的事情也过多。

03 注意事项——融入想象,丰富经历

除了要把放风筝的过程写清楚以外,还需要加入丰富的、合理的想象。因为画面是静止的,提供的信息非常有限。在放风的风筝的过程中,人物可能会说些什么话?会有什么样的神态,甚至他们的心里会想些什么?在风筝飞到天上以后,在蓝天、白云之间,在微风之中,是如何随风飘舞的这样一种姿态?

我们在写的时候加入合理的想象,一方面就是对画面上能够看得见的这些人和物要加入合理的想象。像我刚才说的,这些孩子他们放风筝时的所做、所说、所想。另外还需要把画面上没有的内容加入想象,补充进来,比如画面上能够看到的风筝大概有四五种,实际上可能还有很多色彩和样式的,我们可以合理想象其他的风筝是什么样子。

这一次的作文还没有写好的,以及写好后还需要修改的同学,要注意把我刚才提到的这些问题加以改正。很多同学对于放风筝的过程写的不够具体,总体上篇幅都比较短,只写了200来字,老师要求的是350字左右。而这其实是一个细节的问题,反映了一部分同学平时可能缺乏放风筝这样一种经历。老师提出的建议就是,同学们可以找一下其他优秀的范文来读一读,当然注意不要抄袭。还有一点就是,让家人交流一下他们以往风筝是如何放的,这样可以丰富同学们的感知。因为如果你确实没有这方面的经历,若硬编也是编造不出来的。

在此,王老师总结归纳了以上三点,希望同学们认真地对照,细致地修改,将这一次的习作写得更加具体、生动、有趣,符合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