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爱吃肉的人来说,没有一顿肉解决不了的事儿,如果有,那就多吃点儿,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冷鲜肉为什么那么便宜?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冷鲜肉为什么那么便宜(冷鲜肉与热鲜肉有啥区别)

冷鲜肉为什么那么便宜

对于爱吃肉的人来说,没有一顿肉解决不了的事儿,如果有,那就多吃点儿

那么现在问题来了:市场上有那么多种肉,买哪种好呢?

冷鲜肉、热鲜肉,傻傻分不清楚!别的先不说,估计好多人都觉得和“冷”挂钩的都不如现杀的来得新鲜。真的是这样吗?

今天长春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专家的“买肉小课堂”可能真的会刷新你的三观!

冷鲜肉、热鲜肉简历

冷鲜肉

又叫冷却肉、排酸肉、冰鲜肉。是指严格执行兽医检疫制度,对屠宰后的畜胴体迅速进行冷却处理,使胴体温度(以后腿肉中心为测量点)在24小时内降为0-4℃,并在后续加工、流通和销售过程中始终保持0-4℃范围内的生鲜肉。

由于在加工前经过了预冷排酸,肉已完成了“成熟”的过程,所以看起来比较湿润,摸起来柔软有弹性,加工起来易入味,口感滑腻鲜嫩。

热鲜肉

指畜禽宰杀后不经冷却加工,直接上市的畜禽肉。也就是我国传统畜禽肉品生产销售方式,一般是凌晨宰杀、清早上市。由于加工简单,长期以来热鲜肉一直占据我国鲜肉市场,如菜市场上的摊贩,卖的肉绝大部分以热鲜肉为主。

经过简要介绍,大家对这两种肉品有了初步的了解,那么咱们回到开始的话题:“冷”是不是“不新鲜”的代名词?

其实,这是一个大大的误区!

全程在0~4℃低温环境中加工,经排酸处理,通过冷链运输储存的“冷鲜肉”,其实和你们想得不一样!从屠宰场到加工车间,再坐上冷藏物流车,最后抵达冷链销售点……冷鲜肉经历了这些——

第一关:生猪屠宰

二氧化碳致晕系统、采血车间真空采血、立式蒸汽烫毛系统、燎毛系统、抛光系统……经过检疫后的生猪在正规的定点屠宰场里享受的可是“星级待遇”。

为了减少应激反应,在有条件的屠宰企业,检验合格的生猪可以享受音乐、洗澡、按摩, 而准备做成“冷鲜肉”的生猪则待遇更好——还能吹空调呢。

事实上,冷鲜肉从屠宰、快冷分割到剔骨、包装、运输、贮藏、销售的全过程产品一直保持在0-4℃的低温下,低温屠宰,大大降低了初始菌数,也显著提高了肉品的卫生品质。

第二关:冷却排酸

屠宰后的胴体被送入快速冷却间,胴体中心温度由40℃降为28℃,并在表面形成一层“冰衣”,可有效防止肉品水分蒸发和细菌的入侵。降温后的胴体,将进入零下2~4℃的冷却排酸间,进行24小时的“产酸”处理。在这个环节中,胴体中心温度由28℃降为0~4℃。

“排酸”是冷鲜肉最大的特色。

肌肉组织转化成适宜食用的肉要经历一定的变化,包括肉的僵直、解僵和成熟等。生猪屠宰后机体内因生化作用产生乳酸,若不及时冷却处理,积聚在组织中的乳酸会损害肉的品质。“排酸”还能抑制大多数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减少有害物质的产生,确保肉品的安全卫生。

随后,猪胴体将通过冷藏通道直接进入分割车间,分割后的肉品必须经过严格的检验程序。

第三关:冷链物流

运送过程是肉品受到“二次污染”的主要源头,冷鲜肉通过冷藏物流车配送到各个超市及直营店销售,这种全程冷链的方式可以最有效地控制微生物的污染,提高鲜肉品质。

第四关:冷藏销售

从生产至销售,“冷鲜肉”可谓是一冷到底——全程冷链操作模式。

在冷鲜肉销售点,一列列冰柜里干净整齐地放置着精装在盒子里的“冷鲜肉”。至于装“冷鲜肉”的盒子,都是为“冷鲜肉”量身特制的,不仅要使用无毒包装材料,而且还要适应全程低温的运输。

最后,专家提醒小伙伴们

一定要到能提供所销售批次肉品的《动物检疫合格证》、《肉品出厂检验合格证》和《上市凭证》等证明,证照齐全的正规摊点选购猪肉,最好就近到品牌肉品专卖店、超市肉品专柜、标准化菜市场选购,避免在无证经营的小摊小贩处买肉。

此外,在选购时要认清猪皮上加盖的肉检合格验讫印章,选择肉质红润鲜亮、富有弹性、不黏手,猪骨截口平整,猪皮光滑的肉品购买。

辟谣窗

瓶装水喝一口就会致癌?

谣言:网上出现了一篇题为《喝一口,就会致癌!最新权威确认,BBC紧急曝光,国人尤其要当心……》的文章,其内容称,世界卫生组织通报,9成以上瓶装水有毒,11个品牌中93%的瓶装水含有塑胶残骸,喝瓶装水会致癌。

真相:这是典型的“恐吓型谣言”,其套路就是不讨论物质的实际含量以及该含量对健康影响有多大,只说“含有”,再把“长期大量摄入”时的后果拿出来吓人。其实微塑料在地球上很普遍,饮用水中也确实有可能存在,但目前并没有发现可见性危害。


吉林日报社出品

策划:姜忠孝

作者:晓冬

编辑:刘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