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一则“女子开大G进入故宫”的新闻,闹的沸沸扬扬,人们在声讨女子不雅行为的同时,也为屹立将近600年的故宫感到惋惜。

诚然,故宫里的每一块地砖,对于现代人来说,都属于珍贵的文物,这些地砖不仅见证了明清两代的兴辱荣灭,更见证了长达600年中国的变迁发展史。

但比之故宫地砖更为珍贵的,还有故宫表面那一层璀璨耀眼的“黄金外衣”。

故宫黄金高清图(故宫的黄金外衣)(1)

所以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鲜为人知的故宫金顶,看一看古人是如何运用智慧,用黄金装饰故宫的外部。

首先明确一点,故宫的顶部,众所周知采用了大量的琉璃瓦,这些瓦片清一色俱是明亮的鲜黄,与太阳相映成辉,在日光照耀下尤其夺目。

但鲜为人知的一点,在瓦片的周围,以及下方起到支撑作用的木构件表面,却用实打实的纯金贴敷而成。

也就是说,我们肉眼所能看到的故宫黄色屋顶,由两部分组成:

一部分,是表面涂刷黄色釉料的琉璃瓦。

另一部分,则是表面贴以纯金的木结构。

最明显的例子,正是太和殿。

故宫黄金高清图(故宫的黄金外衣)(2)

太和殿

按照故宫官网披露的信息来看,太和殿的外立面,包括屋顶在内,所用的所有木结构,全部都被贴上了纯度高达“98%”的黄金。

由于黄金自身的氧化速度非常慢,因此足以令太和殿保持数百年的金色光泽,即使历经百年风雨,仍然如初建般光亮如新。

然而贴上一层黄金外衣,不止建造时要求的技术难度很大,就连冶炼这种“黄金外衣”的技术,更是难上加难,因此这一层“黄金外衣”,既体现了故宫的庄严大气,也体现了我国古代冶金技术的最高水平。

总结来说,有如下三大难点:

第一,对于制作金衣的材料,要求非常高。

首先,制作故宫“黄金外衣”的材料,正是薄如蝉翼的金箔。

想必大家对此也不陌生,然而,故宫外墙上极薄的金箔,其制作难度,却不是一般的大!

因为不是所有的黄金,都能够做成金箔,尤其是用纯度越高的黄金,越难以打造出厚度极薄的金箔。

故宫黄金高清图(故宫的黄金外衣)(3)

金箔

原因很简单,大家肯定都知道,黄金本身的质地非常软,在无数次的敲打之下,随着黄金本身变得越来越“薄”,其柔韧性也会越来越大,同时强度降低,尤其在冶炼过程中,甚至会因此断裂。

因此要想打造出适合装饰宫殿外部的金箔,必须要在纯金中掺入其他金属,以此来保证在反复敲打的过程中,随着黄金越来越“薄”,其本身不会崩断。

上文咱们说了,太和殿外部木结构上贴的金箔,其纯度高达“98%”,其余2%,则主要以银和铜居多。

因为银和铜的延展性十分优秀,所以这两种金属,就成为了打造金箔时除黄金外掺入其中的首选。

故宫黄金高清图(故宫的黄金外衣)(4)

而后续的工艺,则就十分考验人的力量拿捏了,按照《天工开物》里的记载,古人造金箔,材料准备好,做成较薄的形状以后,还要再放入乌金纸中,隔着这层纸,再用工具竭力锤砸,方能制成薄如蝉翼的金箔。

《天工开物·卷十四》:凡造金箔,既成薄片后,包入乌金纸,竭力挥捶打成。

第二,对于贴合金衣所用的粘合剂,则十分考究。

承接上文,金箔制作出来,相当于有了原材料,所以就到了如何“贴”这一步,大家可不要小看这一步,更不要简单的以为,随便拿胶水粘上就ok了,因为刚贴上可能很牢固,但随着时间推移,胶水或其他粘合剂会风干剥落,所以在贴之前,建造故宫的能工巧匠们,会调制一种特殊的黏结剂。

名为:金胶油

这可是皇家建筑专用,民间对此配方一无所知。

根据现代的考古研究发现,金胶油是一种以“光油”为主要原料制作成的油胶。

那么问题来了,什么是“光油”呢?

其实就是用“桐树籽”熬成的油,因其具有一定粘稠性,同时又十分光滑,粘度也高,故称之为“光油”。

故宫黄金高清图(故宫的黄金外衣)(5)

桐树籽

用光油作为主要原料以后,还要再掺入一种十分常见的油,作为调和剂,正是我们现在家家户户使用的“豆油”。

大家肯定没想到吧?如今炒菜用的豆油,居然还被用来当成粘合剂,去粘故宫的外部金箔。

然而豆油在科学上,还有一个十分专业的学名,叫做“半干性油”,这类油,在粘合剂中起到的作用,正是使胶体本身呈现出半干半湿的状态,换言之,就是延长胶的干燥时间,使胶本身尽可能的粘合时间越久。

故宫黄金高清图(故宫的黄金外衣)(6)

豆油

所以在光油的基础上,加入一定比例的豆油,就能具备很牢固的粘合性,当然,我此处所说的“光油”,也是古代用特殊技法调制而成,至于具体配方是什么。。还是那句话,这都早已失传了。。

现在市面上大家能买到的“光油”,都是用化工的方法制作而成,与昔日粘合故宫外部金箔的光油,完全是两个概念,而且现在的光油,就是我们常见的“清漆”,开盖以后,大家可以明显看到漆的表面光滑明亮,而且上面漂浮着一层淡淡的油面,虽然外观类似,但终归不是一类物品。

故宫黄金高清图(故宫的黄金外衣)(7)

现代“光油”

等用光油和豆油调制好的“金胶油”去粘合金箔,就到了最为关键的一步,贴金。

第三,贴金工艺之复杂,超乎想象。

贴合的过程整体来说十分繁琐,因为所要贴合的建筑部位,不全是四四方方的,比如太和殿上方的木斗拱,就要用到“平金”,也就是沿着轮廓贴金,还有在某些特定位置使用“点金”的做法,贴一张金箔,周围用其他的颜色装饰,以此来突出核心处金色的尊贵。

在贴金过程中,就要用到咱们前文说到的“金胶油”,现在结构表面刷油,因金胶油本身粘度大,油膜饱满,结膜厚,所以在贴合以后,不会出现常见的“流坠”现象,因此在刷上金胶油以后,方便工匠沿着结构的轮廓或细节,将金箔贴的美观,整齐。

这时候就是考验工匠们的细致活儿了。

故宫黄金高清图(故宫的黄金外衣)(8)

一点一点的慢慢贴敷,就像贴车膜一样,直到该贴的部位全部覆盖,等待油干以后,就能看到金光灿灿的效果,宛如给宏大的宫殿,披上了一层耀眼夺目的黄金外衣。

据科学测量,故宫内现有的最薄金箔,已达惊人的“0.12微米”厚(约等于0.00012厘米),我很难想象0.12微米,具体是个怎样的概念,因为日常生活中我们接触到的纸,才按毫米计算厚度,而古人竟然在科技与工业没有现在发达的古代,依靠当时的技术与智慧,将一块金子,打造成薄如无形的“膜”,这种技术与难度,足以令人叹为观止。

故宫黄金高清图(故宫的黄金外衣)(9)

深入来说,最大的难度,其实并不在后期的贴合上,反而是在最初的金箔制造中,试想要把金块打成0.12微米的金箔,需要工匠反复对其捶打至少上万次,且在过程中不能存在失误,否则一是会破坏金箔的形状,二是很可能力道不均,将金箔敲断。

细思一番,简直令人头皮发麻。

故宫黄金高清图(故宫的黄金外衣)(10)

最终,贴上金箔的外部结构,或是纹饰,或是木斗拱,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而被金箔覆盖的纹饰,又因为金箔本身极薄的厚度,而不失自身的纹络,使得纹饰与“黄金外衣”相得映彰,更突显皇家宫殿的辉煌庄严。

这既是古人建造智慧的体现,同时也象征着我国古代最高的工艺水平。

仔细回忆,其中还夹杂着无数匠人的辛勤汗水,使人连连惊叹,而又感慨万千。

——————

关注作者:钱品聚,了解更多历史与文化秘闻,带您发现更大的世界~!

故宫黄金高清图(故宫的黄金外衣)(11)

——————

参考文献:

故宫博物院官网——故宫研究院

《天工开物·卷十四》:凡造金箔,既成薄片后,包入乌金纸,竭力挥捶打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