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要给大家讲一起连环杀人案,这起案件发生在70年代的美国,三名受害人都是年龄十岁左右的儿童。因为这个变态杀手的出现,当地有孩子的家庭每天都被迫笼罩在担忧害怕之中,一直等到了美国联邦调查局的介入,并且找到一个十分诡异的作案规律之后,最终才成功阻止了悲剧再次发生。但非常遗憾的是,到今天为止,凶手依然逍遥法外。这起案件的来龙去脉到底是怎样的呢?这个变态杀人魔的泛滥规律又到底是什么呢?今天我们的故事要从美国的纽约州讲起。

19世纪美国凶杀案(美国小城连环凶杀案)(1)

在1970年代初期的纽约州罗彻斯特市,生活在这里的孩子们本来是非常安全而且快乐的。可是因为一件命案的突然发生,过去无忧无虑的时光戛然而止。

1971年11月16日晚上8点左右,罗彻斯特警察局收到了一通求助电话,来电的是一位年迈的老妇人,她宣称自己十岁的小孙女小卡门,在下午4点多出门之后就一直没回家,她很担心小孙女会不会出什么事了,所以希望警察可以出动警力帮忙寻找。为了平复老妇人紧张的心情,一名巡逻警察来到了她的家里,并询问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原来这一天小卡门放学回到家后,老妇人便请她去楼下街口的药店帮忙拿药。这个本来只需要半个小时就可以完成的简单任务,竟然四个小时都快过去了也没有看到她回来。因为小卡门并不是第一次帮忙家里做小跑腿的事,所以正常来说她是不会迷路的,想着会不会是一时顽皮跑到什么地方玩去了呢?但是老妇人有去她常去的公园还有朋友家找过她,可惜最后也没有发现任何踪影。警察听完之后决定首先去街口的药店调查看看。据这家药店的主人杰克回忆说,这天下午四点多,小卡门的确有进来店里拿药,但是那时候因为客人比较多,于是便对她说大概要等15到20分钟哦。谁知道小卡门听完后的反应有点异常,她自言自语的重复了几次,我要走了,我不能再等了,然后就急急忙忙的冲出门去。当时杰克隔着店铺的玻璃窗还隐隐约约的看到小卡门出门后坐进了一辆浅蓝色的车子就离开了。一名年仅才十岁的小女孩,本来应该要买完东西就立刻回家的,结果竟贸贸然的坐上了别人的车子,然后就消失了。巡逻警察怎么想都觉得不太对劲,于是便马上转达上级,并要求扩大搜查。罗彻斯特市警察局收到报告后,也决定要增派警力,开始针对可疑的车辆进行一一的拦截排查,同时也在小卡门所住的社区里挨家挨户的展开搜索询问。但遗憾的是,经过整整两天不眠不休的寻人行动,警察们依然一无所获。正当大家感到失望不已的时候,有两名少年打电话过来报警,称他们在一个叫彻奇维尔村的公路边上发现了一具女童的尸体。警察根据少年对尸体特征的描述,第一时间就联想到了大家正在寻找的小女孩,于是便带上她的家人一起去到了现场。果然不出所料,经过家长辨认后,确定了死者就是两天前失踪的小卡门。小卡门被发现的时候面部表情狰狞,脸颊上还可以清楚看到满是鼻涕眼泪干掉后的痕迹。另外,她上半身穿着出门时穿的毛衣、袜子和鞋子也都还很整齐,唯独下半身是赤裸的,她的内裤被脱了下来挂在旁边的树枝上,但是出门时穿的长裤却怎么找也找不到。第二天,经过法医的验尸检查得知小卡们身上有多处骨折,头盖骨有被敲打过的痕迹,但是这些都不是导致她死亡的原因。法医判断她应该是被人双手掐住了脖子活活掐死的。除此之外她下半身还有一些小伤口,从而可以推断出她生前曾遭受过多次性侵。这个惊人的鉴定结果出来之后,一直以安全和平静著称的罗彻斯特市瞬间就沸腾了,大家都不敢相信自己居住的城市会出现如此惊悚的命案,家长们纷纷开始限制自己的孩子单独出外游玩,本来热闹的儿童公园也突然变得冷冷清清,大家都担心凶手还会再出来犯案,同时也非常害怕自己的孩子会成为下一个目标。警察这边也迅速加强了巡逻警力来增加民众的安全感,除此之外还在马不停蹄的深入调查这起命案。为了可以获得更多关于此案的线索,警方在罗彻斯特市里人流量最大的路段上租下了五个巨大的广告牌来刊登小卡门遇害的消息,并悬赏6000美元来呼吁案发当天的目击者积极向警方爆料,自从祭出了重金奖赏之后,前来提供线索的人络绎不绝。而其中有几个人竟然不约而同的讲述了以下一段经历,在小卡门失踪当天的下午五点半左右,也就是药店老板看到她坐车离开的一个小时之后,在490号州际公路上看到了一个和受害者年龄差不多的小女孩突然从一辆浅蓝色的车子上跳出来,全身只穿着内衣裤,一边往后逃跑,一边举着双手喊救命,而那辆车子则用后退的方式追上了她,然后下来一个男人,迅速把她抱回了车里,就把车给开走了。由于当时事件发生的很突然,时间也很短促,这几名目击者都没有捕捉到男人相貌或者车牌号码等有用的信息。刚开始警察对于这个证词的真实性还是有点怀疑的,谁知道去到490号洲际公路沿途进行了地毯式排查之后,竟然在一个距离收费站不远处的路边上找到了那条小卡门丢失的长裤,有了这条长裤的佐证,毫无疑问,那天从车上跳下来那个就是小卡门,对于这几位提供有用线索的目击证人。警察除了表示感谢之外,其实心里还是有几分气愤,最后忍不住质问了他们,为什么当场不伸出援手呢?他们其中一位的解释是,当时我以为那只是那位男人的女儿在闹脾气而已。另外几位则辩解说,我想着其他看到的人一定会去报警。

不知不觉,距离小卡门遇害已经过去了一年半,很遗憾,罗彻斯特市警方对于此案没有任何进展,但是值得庆幸的是,这段期间凶手再也没有出来犯案,所以警方开始认为这不像是什么所谓的连环杀人魔所做出的恶行,于是便决定对外发表公开声明,此案应该是由某个刚好经过的外地人一时冲动才酿出的悲剧,而这个人,他有可能早就已经逃离罗彻斯特了。各位家长听完警方公布出来的推断之后,很多人都选择了相信。开始慢慢的放松了警惕,因此罗彻斯特市渐渐恢复到了原来的样子,大街小巷到处都是小孩子们自由玩耍的身影。正当大家都以为生活方式终于要回归正常的时候,谁也想不到即将又有一起悲剧要发生了。1973年4月2日下午5点。一位年仅11岁的女童出门后就再也没有回来。她的妈妈在同一天晚上八点报警求助。由于失踪者和去年受害的小卡门年龄相仿,警察收到电话后完全不敢轻视,马上派出了所有空余的警力帮忙寻找,同时也派了一个人向妈妈录口供,想要搞清楚到底是发生了什么事。据妈妈的供词得知,失踪的女童名字叫小万达,这一天她放学回家后,就吩咐她到楼下不远的超市帮忙采购晚上做饭的食材。谁知道小万达出去后迟迟都没有回来,由于妈妈当时还要在家里照顾刚出生没多久的小女儿,所以只好拜托了一位热心邻居帮忙出去找她。可是热心邻居沿途一直找到了超市,也完全没有看到小万达的踪影。无奈之下,只好向超市店员询问了一下,下午有没有人看到小万达来这里购物过。超市方的回答是,这一天下午05:15左右有看到她进来,但是五点半左右她买好东西放进袋子后就离开了。当时的小万达除了看起来提袋子的时候有点吃力之外,并不觉得她有什么异与平常的样子。热心邻居回到家后便把打听到的情况转告给妈妈,妈妈心里想着五点半离开超市的话,那早就应该回到家里来了呀,而且小万达也知道家里人在等着这些食材开饭的,懂事的她是绝对不会随随便便跑去别的地方去玩的,会不会是又像当年的小卡门一样遇到什么变态了呢?妈妈心里越想越觉得害怕,在不知所措的情况下只好拨通了报警电话求助。经过警察队伍十几个小时的大范围搜索之后,终于在距离罗彻斯特市11公里远的一个叫做韦伯斯特镇的某条废弃公路上发现了小万达,可惜此时的她已经变成了一具冰冷的尸体。小万达被发现的时候,全身衣物都穿着整齐,表情看起来也相对平和,但是从尸体的姿势和落地位置可以猜测到,她应该是被人从快速行驶的车辆中直接丢出来的,仿佛就像是一个被遗弃的布娃娃一样,在地上翻滚了几周后,最终卡在路边的树干上。经过法医的检查后得知,小万达是被皮带之类的带状物勒死,她的身上虽然没有被殴打过的伤痕,但是可以看得出曾经被多次性侵。他的胃部残留了一些没有消化的奶蛋制品,法医认为应该是临死前有吃过蛋糕之类的甜点。另外,搜证专家还从她的外套上采集到了一些白色的猫毛。小万达的妈妈表示,家里面从来没有养过宠物,再加上尸体发现现场也没有找到类似的动物毛发,所以警察推断这很有可能与犯案人有关。

自从小万达的遗体被发现后,整个罗彻斯特市都震惊了,原来这个变态杀人魔一直都还隐藏在我们的身边,只要大家稍微放松警惕,她就会继续出来捕捉猎物。人们担忧害怕的同时也慢慢开始对警方感到愤怒,如果不是他们判断失误,小万达很有可能就不会落入虎口。面对来自民众的巨大压力,罗彻斯特警察能做的也只是加快调查速度,还有加强巡逻警力,仅此而已。最终保护孩子的责任说到底还是落在家长身上。而其中有这么一位家长,竟然因为一个阴差阳错的小意外,从此失去了他最宝贝的女儿。1973年11月26日,距离小万达遇害已经过去了七个多月,此时的凶手依然还逍遥法外。单亲妈妈卡洛琳为了守护自己的孩子,每天女儿上下学她都一定会亲自接送。这一天下午三点,她像往常一样来到学校,准备接放学的女儿米歇尔回家,谁知道却突然被老师告知,米歇尔因为早上和同学发生了争执,所以需要被罚留校教育一个小时。妈妈卡洛琳听完后觉得很懊恼,因为她每天既要工作又要兼顾家时,空余的时间已经变得非常少了,现在突然被迫要干等一个小时,这对于她来说实在是太浪费时间了。于是妈妈就决定趁等候的期间先去学校旁边的市场买好菜,一个小时之内再赶回来接上女儿直接回家,这样子下来的话就可以省回一点时间。下午03:30左右,因为女儿米歇尔向老师表示了会重新改过,最后获得了批准,可以提前半个小时离开。但是当她走出校门口后,却完全没有看到妈妈的踪影。由于平时放学后他们母女俩第一件要做的事就是去市场,所以米歇尔一下子就猜到妈妈应该是先去买菜了,于是便朝着市场的方向走过去。谁知道就在学校和市场之间这段短短才200米不到的马路上,米歇尔从此消失了。罗彻斯特事警察在下午五点收到妈妈卡洛琳的求救,在听完事情的来龙去脉之后,马上就展开了搜查,这一次距离受害者最后被目击的时间很短,警察本来很有信心可以成功把米歇尔救回来的。结果也同样是在两天之后才找回她的尸体。此时的米歇尔全身穿着整齐,以面部朝地面的姿势趴在一条水沟里。这条水沟位于一个叫马其顿的小镇上,距离罗彻斯特市大约25公里。她的死亡原因同样是被皮带状的物品从背后勒死,身上没有其他被殴打过的伤痕,衣服上则沾有和小万达外套上相似的白色猫毛,而且下半身也有被性侵过的痕迹。另外,从内部遗留过的化验结果显示,她在临死前的几个小时内曾经吃过某连锁品牌快餐店的生日套餐。而妈妈卡洛琳则向警方透露米歇尔被发现失踪的第二天,刚好就是她满11周岁的生日。

短短才两年的时间,罗彻斯特市就失去了三条宝贵的生命,住在这里的人们开始每天都活在惶恐不安之中,大家都不知道下一个受害者会是谁。为了打消民众的忧虑,美国联邦调查局决定了要介入此案。在这之前,罗彻斯特市和纽约州警察的主要精力一直都是放在寻找凶手这个路线上。前后总共拘留审讯了800多人,最终都是徒劳无功。但是联邦调查局的调查员们接手之后,则决定了要从另外一条路线出发,那就是先搞清楚这个连环杀人魔到底是根据什么条件去选择下手目标的。如果能确定犯案规律的话,那就可以把这个特定群体的人保护下来,防止再出现新的受害者。因此,他们找来了全美最优秀的犯罪专家、行为心理学家等等专业人士组成了一个专案小组,通过分析前面三起案件的细节,看能不能从中窥探一下凶手的思维模式。首先,最容易看出来的是受害者三人都是年龄十岁左右,也就是即将要踏入青春期的少女,身高相对于同龄人来说也更加矮小一点。其次,从她们的背景资料可以知道,三人所成长的家庭都不太完整,要不是单亲家庭,就是父母离异,家里的经济水平也都处于社会的较底层,而且家族成员中大多是虔诚的天主教教徒,所以专家们大胆猜测,凶手更倾向对那些有信仰、容易相信别人,抱有很多自己的成长烦恼,但是生活中却又缺乏关爱的女孩们下手。另外,从凶手的犯案手法来看的话,所有的受害者都是被人先奸后杀。完事后,凶手会帮她们重新穿上衣服,心理学家认为这是一种对于死者感到内疚的行为。但是奇怪的是,为什么第一名受害者小卡门的下半身却是裸露的呢?专家认为应该是凶手对她抱有愤怒的情绪,很有可能就是因为小卡门在公路上意图逃跑惹怒了他,所以三名受害者里面也只有小卡门的身上才有被殴打过的伤痕。而且专案小组还从最后两名受害者衣服上的猫毛和胃部残留食物这两点做出猜测,第一次作案时,小卡门的逃跑行为应该是超出凶手意料之外的事情,所以他才被吓到停止作案的一年多。当他再次决定重出江湖的时候,就变得谨慎许多。为了让受害者不再轻易逃跑,他很有可能利用了女孩们喜欢小动物的心理,先是用小猫吸引他们上车,接着再请他们吃自己喜欢吃的东西,从而让女孩们对凶手产生一种亏欠心理,这时候再伸出魔掌就会比第一次顺利很多。虽然以上种种分析都听起来挺有道理的,但是对于锁定受害者群体还是作用不大。联邦调查局的调查员们催促专家小组能不能再多找一些受害者规律性的东西。此时有一名犯罪专家不紧不慢的插进来说,连环杀手最大的特征就是很固定,他们的杀人动机、杀人模式和杀害对象都不会轻易改变,通俗一点来说就是有一点强迫症的倾向。而这次案件的凶手,他所执着的点其实很明显,但是也正是因为太明显了,反而大家才容易忽略,那就是受害者的名字。如果大家把三名死者的全名写出来一起看的话,就会发现他们名字的首字母都一定是要相同的,第一名受害者,小卡门的是CC,小万达的是WW,比歇尔的则是MM。

19世纪美国凶杀案(美国小城连环凶杀案)(2)

而且在深入一点来看的话,你会发现凶手连对于丢弃尸体的地方也是非常执着的。首先找到小卡门尸体的地方,叫彻基维尔村这条村的名字的首字母也是C,

19世纪美国凶杀案(美国小城连环凶杀案)(3)

也就是说这个死者名字的首字母也是对应的。同样道理,小万达是被丢在了以W字母为首的韦伯斯特镇,

19世纪美国凶杀案(美国小城连环凶杀案)(4)

米歇尔则是以M字母为首的马其顿镇。

19世纪美国凶杀案(美国小城连环凶杀案)(5)

除了名字的首字母之外,犯罪专家还提出了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三起命案发生那天,罗彻斯特市都在下雨,所以猜测阴雨天气更加容易引起犯案人的性欲。调查员们听到这里显得非常高兴,迫不及待的要求罗彻斯特市的人口统计部门把所有名字首字母相同的人列出了一个清单,并从中将18岁以下的女孩们筛选出来,然后让警察部门专门派人重点保护他们。同时也向所有的市民呼吁,下雨天一定要加倍注意看管好自己的孩子。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专家小组真的预测正确了还是怎样,从那以后,罗特斯特市就再也没有发生过类似的命案。但是遗憾的是,至今为止也没有办法把凶手缉拿归案。而在嫌疑人方面,警方则公布了以下怀疑名单。首先最大嫌疑的是一位名叫米格尔科隆的年轻男子,他是第一位受害人小卡门的亲生叔叔,同时也是他的继父。根据警察的调查得知,米格尔在小卡门案发生前几周刚好买进了一辆二手车,车辆的特征和当时490号洲际公路上那几名目击者所看到的车辆十分类似。在小卡门遇害之后,警察曾经扣押他的车辆回去检查,竟然发现了车子的内部和外部都有被清洁过的痕迹,尤其是车子的后尾箱,经检验后发现曾经用强力清洁剂清洗过一遍。而且贩卖二手车辆的经销商也表示,车子在出售之前没有特别清理过。另外,搜查人员还在米格尔的车里面找到了一个属于小卡门的洋娃娃玩具。作为受害人的继父,车上留有他的物品其实并不奇怪,但是米格尔接下来的举动就更加让人感到可疑了。在接受警察的审问后四天,米格尔便和朋友借了一笔钱,并说自己在罗彻斯特做错了事,需要搬回他的出生地波多黎各暂住一下,之后就离开了美国。1972年,罗彻斯特市警察特地跑到波多黎各重新找到了他,并于同年的3月26日把他引渡回美国本土继续拘留审问。很可惜,经过对照当时小卡门遗体上留下的指纹,结果显示和米格尔的指纹完全不相符,所以才不得不把他从拘留所释放。尽管如此,警察一直都没有放弃对他的最终调查,直到1991年,米格尔因为和家庭成员闹矛盾,最终他往自己的头部开了一枪,自杀而死。接下来第二名嫌疑人的名字叫做丹尼斯特米尼,他当时是罗彻斯特市的一名消防员,有多名女性号称,在1971年至1973年间曾遭受过他的强奸。在1974年1月1日,也就是此案最后一名受害人米歇尔被发现后的一个多月,特米尼因为绑架一名少女强奸不遂而遭到警察的追捕,在被警察重重包围下,他选择了吞枪自杀。

事后,警方扣押了他所有的遗物进行搜查,结果从他的车子座椅上竟然找到了一些和最后两名受害者衣服上的猫毛非常相似的动物毛发。2007年1月的时候,由于DNA检测技术的提升,罗彻斯特市警察局决定再拿出三名受害者的遗物重新鉴定。令人振奋的是,在第二名受害者小万达的内衣裤上,鉴定专家找到了少量的精液样本,于是便马上向法院申请重新打开特米尼的坟墓,并从中提取他的DNA和内裤上的精液做对比,可惜最终的鉴定结果是两者完全不吻合。最后一名嫌疑人是2011年4月逮捕的连环杀手约瑟夫纳索。据警察的调查得知,已经77岁高龄的约瑟夫曾于1977年至1994年之间分别谋杀了四名妓女,而这四名受害者和罗茨斯特斯的三名女童一样,都是名字的首字母是相同的。2013年6月18日,约瑟夫在法庭上承认了杀害了四名妓女的罪名。同年的11月22日,他正式被判处死刑,但是从头到尾他都否认曾杀害罗彻斯特市那三名女童。最后警察提出了要进行DNA检测和指纹比对,结果出炉后也证实了约瑟夫的确与此案无关。

以上就是这起连环杀人案的来龙去脉。2008年,好莱坞根据此案进行改编,拍成了一部恐怖片,电影中编剧大胆的把这位凶手写成的是一名天主教相关人士,而现实中也有不少网友认为真凶一定与宗教人士脱不了关系,只是碍于在当时的社会里,他们的势力极为庞大,警察根本不敢往这个方向深入调查,因此才导致了案情一直悬而不绝。不知不觉,案件已经过去了快50年,三位受害人的母亲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都纷纷表示,她们这辈子唯一放不下的就是女儿枉死的真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