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的新装》是丹麦作家安徒生的经典童话作品。童话描写了一个愚蠢的、喜欢穿新衣服的皇帝和他手下愚蠢、虚伪的大臣被两个骗子欺骗。皇帝在游行时穿着一件根本不存在的“新装”,最终被一个天真的小孩子揭穿真相的故事。

现在“皇帝的新装”一词常用来讽刺人们的虚伪和谎言,“皇帝的新装”已经成为虚伪的代名词。这个有趣的故事是安徒生独自创造出来的吗?还是说有类似的故事原型?

安徒生皇帝的新装有故事原型吗(安徒生皇帝的新装有故事原型吗)(1)

14世纪西班牙著名作家堂胡安·马努埃尔写过一本叫做《卢卡诺尔伯爵》的书,它是欧洲最早的短篇小说集,全书由51个故事组成。书中的第32个故事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三个骗子对皇帝说,他们能织出一种只有婚生子才能看得见的布,皇帝相信了骗子的话,最后穿着“新装”去游行。

安徒生皇帝的新装有故事原型吗(安徒生皇帝的新装有故事原型吗)(2)

我们可以发现,这个故事与安徒生《皇帝的新装》故事内容差不多,区别只在细节上。

  1. 《皇帝的新装》中是两个骗子,《卢卡诺尔伯爵》中是三个骗子。
  2. 《皇帝的新装》中,骗子们谎称能织出一块愚蠢和不称职的人看不到的布,而在《卢卡诺尔伯爵》中,骗子们谎称的是他们织出来的布只有婚生子能看见,非婚生子就看不见。这与当时西班牙的历史背景有关,在当时,只有婚生子才能继承财产和爵位。
  3. 《皇帝的新装》中,最后是由孩子揭穿了骗局,《卢卡诺尔伯爵》中,是由一个皇帝的黑人侍卫说出了真相,他说:“主子,不管说奴才是谁生的儿子,奴才都无所谓,所以奴才才要禀告陛下,陛下您是光着身子的呀,否则算奴才眼瞎。”而故事中的皇帝并不领情,反而将这个黑人侍卫打了一顿,并嘲讽黑人侍卫是一个非婚生子。故事的最后。“黑人说出那话后,一个听到他说那话的人也说出了那样的话,这句真话如此一传十,十传百,终于大家都不怕说真话了,连那皇帝也是如此”。

安徒生皇帝的新装有故事原型吗(安徒生皇帝的新装有故事原型吗)(3)

在我国,公元6世纪南朝梁的和尚释慧皎所写的《高僧传·鸠摩罗什传》中,有一段“虚空细缕”的有趣故事,和上述的两则故事类似:

从前有个狂人,让纺织师傅纺丝,说纺得越细越好,纺织师傅按狂人的要求去纺织,但狂人还是不满意,觉得纺织出来的丝绸太粗。纺织师傅一怒之下,指着空气对狂人说:“细丝在这里。”狂人说:“为什么我看不见呢?”纺织师说:“这种细丝非常的细,第一流的纺织师傅都看不见,更何况别人呢?”狂人很高兴,付了工钱给纺织师傅。(昔狂人,令绩师绩锦,极令细好。绩师如意,细若微尘,狂人犹恨其粗,绩师大怒,乃指空示曰:“此是细缕。”狂人曰:“何以不见?”师曰:“此缕极细,我工之良匠犹不见,况他人耶?”狂人大喜,以付织师。)

安徒生皇帝的新装有故事原型吗(安徒生皇帝的新装有故事原型吗)(4)

这三则故事的共同之处在于说谎者都谎称能看见并不存在的织物,但《鸠摩罗什传》的“虚空细缕”与前两则故事所要表达的寓意完全不同,它并不是为了讽刺虚伪和欺骗,而是表达佛法中的“空”与“度”的道理。

安徒生皇帝的新装有故事原型吗(安徒生皇帝的新装有故事原型吗)(5)

当然,我相信安徒生不可能看过中国的《高僧传》,但是这三则故事确实有共同的来源:一则已经失传的印度传说。

这则印度传说向东经西域传入我国,被南朝梁释慧皎编入《高僧传·鸠摩罗什传》,向西被阿拉伯人传入西班牙,被堂胡安·马努埃尔改为《卢卡诺尔伯爵》的第32个故事。安徒生《皇帝的新装》这个故事应该是直接改编自《卢卡诺尔伯爵》的第32个故事。

安徒生皇帝的新装有故事原型吗(安徒生皇帝的新装有故事原型吗)(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