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日本福岛附近海域发生地震,还触发了福岛核电站内的火灾警报。在东日本大地震11周年之际,这加剧了人们对核安全的担忧,日本排污入海问题再次引发日本国内外的高度关注。

而在近期,一些日本政客引起争议的表态,也在日本政坛引发了“震荡”。

3月16日深夜,一名摩托骑手行驶在东京的街道上。突然街旁的信号灯和路灯瞬间熄灭,路面也震动起来。当晚,超过220万户家庭陷入停电的黑暗。

日本福岛地震反思(世界周刊日本)(1)

据日本气象厅消息,当地时间3月16日深夜,位于日本东北部的福岛县附近海域接连发生多次地震,其中最强烈的一次发生在16日23时36分,震级达到里氏7.4级,与11年前引发福岛核灾难的“3·11”大地震属同一地区。

日本气象厅向宫城县和福岛县发布了海啸预警,17日凌晨0时29分,在宫城县的石卷港监测到二三十厘米的海啸波。

社交媒体上发布的视频显示,在福岛县郡山市,一个房间出现剧烈摇晃,物品纷纷掉落。

日本福岛地震反思(世界周刊日本)(2)

福岛县居民 永野雄太:书架倒了,资料全都散落在了地上,感觉地震很强烈。玻璃震碎了,窗户也被震掉了。

日本福岛地震反思(世界周刊日本)(3)

福岛机场的监控显示,地震发生时出现剧烈摇晃,随后机场停电。此外,福岛北部一列搭载78人的新干线列车“山彦223号”16节车厢脱轨。

截至3月18日,地震和海啸已造成至少3人遇难,超过200人受伤。日本防卫省派遣陆上自卫队前往支援受灾地区的供水。

日本福岛地震反思(世界周刊日本)(4)

日本爱子公主:在昨晚(16日)的地震中,我获悉一些人已经遇难。我的心与他们同在,我向遇难者家属和受灾者表达最深切的同情。

在福岛核电站内部也出现了异常情况。据日本原子力规制委员会公布的信息,灾难发生时,福岛第一核电站5号机组和福岛第二核电站2号、3号、4号机组的火灾报警器都被触发,好在经过确认均未发生火情。

日本福岛地震反思(世界周刊日本)(5)

不过,第一核电站2号机组的乏燃料池冷却系统确实停止了运作。负责核电站运营的东京电力公司方面表示,17日0时10分左右,由于与乏燃料池相连的水箱出现水位低下的情况,工作人员手动关闭了水泵开关。池内有615根乏燃料棒,东电的评估结果为“即使停止冷却,水温也不会超过65度的红线”,大约7个半小时后系统恢复运作。

此外,福岛第一核电站5号机组、第二核电站1号和3号机组、东北电力公司女川核电站1号机组的乏燃料池也一度停止冷却,不久后都已恢复。

日本福岛地震反思(世界周刊日本)(6)

日本内阁官房长官 松野博一:关于核设施的受损情况,福岛第一核电站、福岛第二核电站以及女川核电站目前的数据都没有异常。

日本原子力规制委员会在通报中称,核电站没有发生放射性物质泄漏,未对外界造成影响,有关监测数据无异常,如果没有特别异常的情况将不再更新通报。

然而,这样模棱两可、轻描淡写的说法并不能平息外界的疑虑。

日本福岛地震反思(世界周刊日本)(7)

日本共同社注意到,在福岛第一核电站内,保管使用完的防护服等废弃物的6个集装箱发生翻倒,废弃物散落到了集装箱外。85个用于储存核污染水的储水罐已经发生了位置移动,偏移较大的可能达到15厘米左右,未发现核污染水泄漏。

日本福岛地震反思(世界周刊日本)(8)

东京电力公司工作人员:每个储水罐存有1000吨至1300吨水,我们现场约有1000个这样的储水罐。

东电公司称,这些储水罐底部并未固定在地面上,而是采用了可以移动但同时可以防止罐体倾倒、破损的设计。其中容纳的既有经过过滤的核污染水,也有未处理完毕的核污染水。

众所周知,东电公司作为垄断关东的“电霸”,与日本政府有着密切联系。两者本应是监管者与被监管者的关系,但在2011年福岛核泄漏事故发生后,东电公司多次隐瞒事故,篡改数据,而日本政府却几乎次次都无法及时察觉,最后是被媒体曝光才公之于众。

日本福岛地震反思(世界周刊日本)(9)

福岛大学食农学类准教授 林薰平:(福岛)自然生长的山菜蘑菇等,还是会被检测出高剂量放射性物质,很多森林田地湖泊池塘因为受核辐射影响,无法利用,无人管理,造成荒废。

3月11日,是2011年东日本大地震11周年纪念日。11年前,里氏9.0级的“3·11”大地震引发的数十米的海啸,对日本造成了重创,也让福岛核电站发生继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后,人类历史上的第二次7级核灾难。

虽然直到现在也没有明确的科学研究结果证明,核辐射对人体患上甲状腺癌有直接影响,但是和福岛核事故发生之前相比,这11年间福岛当地儿童罹患甲状腺癌的比例明显升高。

日本福岛地震反思(世界周刊日本)(10)

福岛共同诊疗所院长 布施幸彦:教材中写着小儿甲状腺癌发病率为每百万人中有一到两人,从世界范围来看,这应该比较合理。我认为教材的数据没有问题,而福岛的发病率特别高,达到了每6万人中有一到两人患甲状腺癌。

不少福岛民众认为健康受损与核泄漏事故有关系,并且发起了集体诉讼。其中,较有影响力的一次诉讼发起于2014年,约200名原告组成了大型的原告团起诉东京电力公司和日本政府。

佐藤美香就是原告团中的一位母亲,她的孩子在核事故之后出现了长湿疹、低血压,甚至有时无法自主活动,辗转各地的医院求助,却始终无法确诊病因。

日本福岛地震反思(世界周刊日本)(11)

诉讼原告团成员 佐藤美香:如果不住在福岛可能不会患这样的病,我儿子也这样说过。每当这时候,我只能说对不起。

2021年,这个诉讼在经历了六七年后,却最终败诉。根据日本的法律规定,在核事故对健康权的侵害诉讼中,受害者需要证明患有的疾病与核事故具有相关性,这也是原告一方面临的最大困难。

日本福岛地震反思(世界周刊日本)(12)

福岛诊疗所建设委员会事务局长 渡边馨:受害者提起诉讼,但是相关检测数据被隐瞒或消除,法院反而要求原告拿出证据来进行证明。因为受害者无法拿出证据,所以被判定与核事故没有因果关系。我认为这完全是颠倒的。

福岛核事故对人体健康的损害难以被证明,但并不能说明核污染对人体生命健康的威胁不存在。核安全问题非同小可,然而在上次福岛核泄漏问题还没有善后的现状下,日本政府和东京电力公司不顾各方反对,又执意推进在2023年将福岛核污染水排放入海的计划,这种没有经过严格科学论证的决定,遭到民众的强烈反对。

日本福岛地震反思(世界周刊日本)(13)

福岛县民众:向海洋排放核污染水不仅仅是日本的问题,还关系到全世界的海洋生物安全和环境污染问题。我希望尽自己的一点微薄之力,发出反对的声音。

本周发生的地震海啸更是进一步引发了日本科学界对排污隧道破裂、储水罐损坏等情况的深切担忧。

日本福岛地震反思(世界周刊日本)(14)

福岛大学食农学类教授 小山良太:在海底修建的排污隧道肯定会损坏,核污染水的储水罐也会损坏。除了核污染水难以真正达到净化标准的风险之外,排海计划的长期风险也需要考虑。

近日,福岛县相马市沿岸海域40米深处捕捞到的黑鲉经检测发现,放射性物质铯达到每公斤1400贝克勒尔,是日本相关标准的14倍,再次被政府要求禁止上市销售。

而令人始料未及的是,受到重创的福岛渔业还在恢复,可海胆却要从日本寿司上消失了。

日本福岛地震反思(世界周刊日本)(15)

“海胆要从日本寿司上消失了?”这是日本《经济新闻》在去年10月赤潮灾害席卷北海道时发出的感叹。当时北海道附近的海胆死亡近9成,日本不得不加大了从俄罗斯的进口。根据日本政府公布的数据,2021年日本超过八成的进口海胆都来自俄罗斯。

谁也没想到,在五个月后,这则预言可能要成真了,原因竟与俄乌冲突有关。

3月16日,日本政府宣布,因俄乌冲突,决定取消基于世界贸易组织规定的对俄贸易的优待措施“最惠国待遇”。据塔斯社报道,日本还将对俄商人和俄总统普京身边的人扩大制裁。

日本福岛地震反思(世界周刊日本)(16)

日本首相 岸田文雄:我们将取消对俄罗斯的贸易优待,取消最惠国待遇。

据日本《每日新闻》报道,日本将在本届国会期间通过立法,一旦生效,意味着俄罗斯出口至日本的螃蟹、海胆、大马哈鱼等海产品以及天然气和煤炭等能源的税率都将大幅上涨。

此前几天,作为经济制裁的一环,美国和欧盟已相继宣布取消俄罗斯的“最惠国待遇”,而日本紧跟西方的这波操作,被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形容为:东京的决策就是“听命于人”。

日本福岛地震反思(世界周刊日本)(17)

回顾日本在俄乌冲突中的表现,会发现日本在与西方保持步调一致的同时,还打着自己的小算盘。

3月14日,日本外务大臣林芳正在参议院预算委员会会议上表态称,如果乌克兰核设施遭受攻击发生泄漏,出现乌国内受到核辐射损害的情况,日本考虑帮助乌克兰消除核危险、治疗受辐射民众。

日本福岛地震反思(世界周刊日本)(18)

在做出这番表态时,他还特意提及日本是“唯一遭受过核打击的国家”,且经历过福岛核泄漏事故。对此,有日本网友立刻提出质疑,“已经过了11年了,福岛核污染消除工作做完了吗?核辐射的影响调查清楚了吗?”

日本福岛地震反思(世界周刊日本)(19)

由于历史和现实原因,拥核在日本一直都是敏感且备受争议的话题。

然而,2月27日,日本在任时间最长的前首相安倍晋三在电视节目中公然抛出与美国实行“核共享”的言论,即在日本部署并且共同运用美国的核武器。

共同社注意到,自民党政调会长高市早苗本月初曾公开表示,对于“不运进核武器”原则,“在突发事态时应该允许有例外”。

现任首相岸田文雄强调,考虑到“无核三原则”,日本政府不会讨论这个问题。

日本福岛地震反思(世界周刊日本)(20)

但日本共同社注意到,岸田文雄在参议院预算委员会会议上同时表示,不仅是执政的自民党,日本各政党都可以讨论“核共享”政策。

一些日本政客试图用“政党讨论”来代替“政府讨论”,从而对遵守“无核三原则”打“马虎眼”和“擦边球”的论调,引起日本朝野、周边国家以及国际社会的警惕和广泛担忧。

日本明海大学安保专业教授小谷哲男表示:“作为唯一的原子弹受害国,先不说日本国内舆论,国际社会当然也会批判‘核共享’言论。”

实际上,日本民众现在更关注疫情问题,而对驻日美军加速疫情扩散早有怨言。

日本福岛地震反思(世界周刊日本)(21)

全冲绳会议共同代表 高里铃代:根据日美地位协定,(驻日美军)不需要遵守日本法律也不需要接受检疫,也可以避开入境管理法直接从美国基地飞到冲绳的基地,不需要相关入境手续,感染蔓延时需要进行的检疫也被免除。这些都是日美地位协定使得日本处于被动地位,这其中存在着漏洞和薄弱环节。

3月14日,据日本共同社报道,日本首相岸田文雄认为有必要把此次俄乌危机视作与己相关,并将会统一推进调整日本的防卫体制和修改“国家安全保障战略”。

日本《经济新闻》称,岸田还在考虑增加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以及让日本“入常”等问题。

日本福岛地震反思(世界周刊日本)(22)

对此,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回应称:俄罗斯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所谓剥夺俄这一地位的机制不存在。

日本地震,造成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周边国家也感同身受。与此同时,国际社会,特别是亚太周边国家,高度关注全球生态环境的安全以及地区安全等重大问题。

在当前动荡加剧、充满不确定性的国际环境下,如何维护二战后国际体系的稳定,加强各国之间的合作,也应该是政治人物优先考虑的话题和选择。

编导丨余俍 张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