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内容来源于@什么值得买APP,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作者:lancet

创作立场声明:本站首发,文中全部商品自行购买,观点绝对主观,欢迎讨论

笔记本电脑这一造物,从某一个时间点开始就是我身边最强的生产力设备,我拥有配有旗舰显卡的台式电脑,组装千奇百怪的itx小箱子,拥有各种新鲜潮酷的数码玩具,但是唯独一台稳定而可靠的笔记本电脑我是不会过多折腾的,它会是我泡图书馆,蹭咖啡厅,外出差旅,会议幻灯等正式场合的最可靠的助手。也正是如此,我的上一台御用笔记本电脑还是2015款的macbookpro,甚至直到被淘汰,它都服役的非常稳妥,我还写过一篇文章关于这台功勋机器的延寿。

不过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在2020年快要结束的当下,我得到了两台新的笔记本电脑,分别是苹果最新的采用M1芯片Macbook Pro(M1 16gb 512gb),和ThinkPad X1carbon 7代(I7-10510 16gb 1Tb),mbp是我真金白银买的,用了教育优惠也要12000多,考虑我也算高校老师,所以是没占到苹果的一丁点便宜;X1c是媳妇单位发的5年一更新的工 作机,不过我早都给她买了多台笔电,她就把这台丢给我玩了。这两台电脑在我看来可以说是目前笔电领域的一时瑜亮,本文就以我个人的角度简单评价一下这两台代表轻薄办公笔电发展方向的机器,并结合其他笔电和类笔电产品谈谈心得和展望。

20款m1和21款m1 macbook怎么选(你的下一台笔电)(1)

MacBook Pro 2020 M1芯片版

20款m1和21款m1 macbook怎么选(你的下一台笔电)(2)

今年是我笔电转移到苹果阵营的第9个年头,虽然此间我并没有少用Win系统的笔电和平板电脑,但是承载我几乎所有生产力工作的The one一直都是MacBook,要说原因如何?只能说一入苹果深似海,macOS的便利和稳定性,MacBook的硬件设计,以及苹果全家桶的联动体验都是绑定我使用MacBook的重要因素,更重要的是大家都知道mac系统糟糕的游戏能力以及不尽人意的多媒体体验,也能让我更专注于工作不是。

20款m1和21款m1 macbook怎么选(你的下一台笔电)(3)

20款m1和21款m1 macbook怎么选(你的下一台笔电)(4)

(要说实话么?说实话我觉得对比老模具无论接口怎么缩水都还能转接,而logo不会发光就怎么也没办法了)

那么这台双红花棍MBP2020又有哪些吸引我入手的呢?其实我在上一篇2015mbp的文章里我也提到过,我对于这一代mbp的模具非常的不喜欢,无论是砍掉的USB-A口和SD读卡器,还是加上的touchbar和蝶式键盘都让我很难爱下去,支持我火线下单的唯一动力就是这颗苹果自研的M1芯片。我拥有两代iPad Pro产品,无论是A10x还是A12x那超越时代的移动端澎湃性能都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再加上这些年intel各种拉胯的表现,使我对苹果采用自家处理器的macbook产品充满了期待。

20款m1和21款m1 macbook怎么选(你的下一台笔电)(5)

20款m1和21款m1 macbook怎么选(你的下一台笔电)(6)

而苹果也没有让我失望,虽然评测一只等到产品正式铺货的前一天才解禁,但是全网铺天盖地的惊叹已经可以证明了M1芯片的强力,不,是强无敌。简单的来说,综合性能跑分结果,M1芯片拥有睥睨所有移动处理器的单核性能以及接近目前移动端性能次旗舰(R7-4800u)级别的多核性能,同时M1拥有媲美桌面级显卡的(RX560/GTX1050ti)图形性能。加一个限定词的话,那就是在10w这个级别的tdp下,M1芯片是当之无愧的地上最强,而这一切是建立在mbp上20个小的惊人续航上的,是不是叹为观止。

20款m1和21款m1 macbook怎么选(你的下一台笔电)(7)

(处理性能血虐前辈没有什么太多神奇的地方,值得称道的还是移动端低功耗图形性能的进步)

20款m1和21款m1 macbook怎么选(你的下一台笔电)(8)

但是,离开了X86结构以后的macbook必须要面对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应用的兼容性,自从2005年苹果抛弃PowerPC转投intel之后15年积攒的海量X86应用该如何在ARM架构的处理器上运行呢?苹果给出的方案是Rosetta2编译器,支持编译的X86应用只要在初次打开之前经过Rosetta2的编译就可以运行在M1芯片上了,从测试结果来看编译过的应用大概会损失百分之20到30的性能,但是由于M1芯片的强大性能,据我的使用体验来说,编译过的应用的打开速度和使用体验至少要比我2015mbp要快上很多。不过目前即便是Rosetta2也没法编译使用虚拟机,所以在M1版的macbook上目前是没有办法运行windows了。此外,M1对于docker也不支持,所以码农购买也需要慎重。

20款m1和21款m1 macbook怎么选(你的下一台笔电)(9)

而更换ARM架构带来的最直观的好处,那就是由于采用了和iphone和iPad的同门处理器,所有的IOS应用将无缝接入MacOS,虽然在没有适配的情况下,大部分app还是以iphone或者iPad的分辨率在运行,但是只要开发者有心,适配Mac会是一件非常简单的事。而在mbp碾压级别的SOC性能和海量的内存(16gb)下,多开IOS应用也非常的丝滑,毕竟在我4gb内存的iPad Pro2018上杀后台就已经很罕见了。不过,就现在这个时间段来说,IOS应用在Macbook上基本还处在完成度非常低的情况下,且不说绝大多数程序没有上架,即便上架也并没有对键鼠进行适配,单是IOS应用无法放大也是非常让人恼火的体验。经过我的测试,即便是B站这样的app都无法正常使用,原神这样的性能杀手即便是走开发者模式也无法进入游戏界面。来一句暴论吧——「目前阶段,M1芯片Macbook运行IOS程序的体验还远远比不上普通电脑跑安卓模拟器的体验」,这你们也就大概明白是什么水平了吧。

20款m1和21款m1 macbook怎么选(你的下一台笔电)(10)

虽然这台MBP才刚刚到手,我也并没有来及进行多方面的测试,但不可否认的是这确实是我等了很多年才下定决心更新的主力笔电,对于我而言笔电需要承担的办公与修图的功能都能完美承接,而超长的续航也能完全cover我的差旅需求。只是在目前阶段软件适配的情况并不是那么让人满意,尤其是饼非常大的IOS程序接入还只是一个噱头。同时,机器还采用的是已经更新5年的老模具也是让人心中有些不爽的,不过就像军迷常说的,如果一件新装备上第一次装备的子系统比率超过30%那么可靠性就基本得不到保障,第一代使用Apple silicon的MacBook Pro还沿用老模具可能是最为稳妥的选择吧,虽然我还是摆脱不了小白鼠的命运,但往好里想,至少蝶式键盘已经换回剪刀脚键盘了啊。

同门内战——VS iPad Pro(feat. 妙控键盘2)

今年年初更新的iPad pro2020款在上市的时候就喊了一个让人印象深刻的口号——「你的下一台电脑,何必是电脑」,伴随着这个张狂的口号,苹果还一并推出了可能是最贵的ipad键盘套的妙控键盘2,并且把iPad的系统直接更名为iPadOS,这一系列野心勃勃的举动我当时就猜苹果会在芯片端有大动作,果然在年中的WWDC就提出了apple silicon计划,然后在年尾就见到了真机。那么回过头来,搭配了妙控键盘2与iPadOS的iPadPro又与搭载M1芯片的MacBook之间又是否会产生兄弟阋墙的危机呢。

20款m1和21款m1 macbook怎么选(你的下一台笔电)(11)

我虽然没有iPad Pro2020,但是iPad Pro2020本质只是对2018款的换皮,所以我就用我的iPad Pro2018配合妙控键盘2来大胆挑战一下同门最新的小师弟。首先,在M1芯片尚未下放到移动端之前,A12X/Z芯片依旧是目前综合实力最强的移动芯片,即便A14也没能超越。所以在性能上iPad Pro绝对是足够强劲的(不比较论外的M1芯片的话),再配合iPadOS从系统层面对“生产力”概念的补足,已经让iPad Pro足以完成一些轻度的办公作业了。而妙控键盘2这一神仙级别的配件的加持,直接让iPad Pro可以变身成为一台几乎全功能的“上网本”。简单对比MacBook产品线最低生态位且多年没更新的MacBook无印,拥有妙控键盘2的iPad Pro甚至性能更强,屏幕素质更优,响应速度更快,呃~也更重,这也是没办法呃事,谁叫妙控键盘2为了机械结构和重心设计,重量已经和ipad本体相当了呢。

20款m1和21款m1 macbook怎么选(你的下一台笔电)(12)

20款m1和21款m1 macbook怎么选(你的下一台笔电)(13)

20款m1和21款m1 macbook怎么选(你的下一台笔电)(14)

(单从参数上来说,M1相对a12z/x是基本符合摩尔定律的两年提升)

但是,在面对新M1芯片加持的这一代Mac产品线的时候,iPad Pro还是在全方面的参数上存在的落后的,且不说SOC两年的代差和散热风扇(新mba是fanless)的加持,内存上我的mbp2020也是4倍杀这台ipadpro(4gb:16gb),硬盘空间更是8倍杀(64gb:512gb)。很显然在硬件上iPad Pro全面落后于mbp,但是真正在使用的过程中,iPad生态多年的积累下,原生应用在iPad Pro上的使用体验是真的非常舒适。而倘若想在今天就用Apple silicon的mac机器运行ios应用获得和IPad一样的体验可谓是痴人说梦。简单的量化一下,如果说用iPad Pro(feat. 妙控键盘2)想要完成MacBook的工作,在目前完成度可以打60分的话;想用Apple silicon的mac机器体验IOS应用,完成度我大概可以打6分,没错,满分也是一百分。

20款m1和21款m1 macbook怎么选(你的下一台笔电)(15)

(图为ipad和MacBook Pro同时打开bilibili客户端,目前mac os上ios程序绝大多数只能以固定大小窗口运行,且操作非常别扭)

我作为一个平板电脑发烧友,不仅对产品非常喜爱,对业界也一直有所关注。在苹果已经占领了平板电脑业界至少半壁江山甚至要江山永固的当下,如果觉得Apple silicon的出现就意味着Mac对iPad的替代,我想库克也不是憨憨,能赚两份钱为啥只赚一份。但相信现有的产品线一定会在接下来的两年内有结构性的重整,iPad、iPad mini、iPad Air、iPad Pro;MacBook、MacBook Air、MacBook Pro13、MacBook Pro16。现有的八款设备是否还能全部保有番号我持怀疑态度,就我个人观点,我认为iPad不会大动,而MacBook产品线一定会系统性的调整,我大胆预存一下——MacBook无印会继续消失,MacBook Air会更加的轻薄化,MacBook Pro13寸有可能在新模具会缩窄边框变为14寸,而MacBook Pro16寸将会是苹果秀肌肉的产品采用更加多核的Apple silicon芯片。至于我能猜对多少,我们拭目以待。

20款m1和21款m1 macbook怎么选(你的下一台笔电)(16)

Thinkpad X1carbon

作为笔记本领域最古老的几个山头之一,Thinkpad的名头可谓一直如雷贯耳,在当年隶属蓝色巨人IBM时期,Thinkpad就意味着笔记本电脑里最稳定,最安全,最优秀的产品。在个人电脑业务全盘出售给联想以后,Thinkpad的品牌力以及以大和实验室为首的世界一流笔电设计团队也帮助联想催生了IdeaPad等自主子品牌,并最终助力联想登上全球PC业务销量冠军的宝座。

20款m1和21款m1 macbook怎么选(你的下一台笔电)(17)

不过对我个人来说,我并没有什么Thinkpad情节,最关键的就是我并没有正儿八经的把Thinkpad作为主力电脑来使用的经历,因此可能下文会让一些tp的老粉觉得不客观和有失偏颇。所以回到我第一次拆开包装拿到这台X1carbon的时候,多多少少让我感觉有些失望——就这?这哪里值一万块钱了?外观上,一眼看来平平无奇,乌黑的配色并不能契中我的审美,类肤质的手感摸起来更让我对防污效果有些担忧。ThinkPad的产品线目前拉的也是很长,但至少在外观上,旗舰的X1c也并没有和最便宜的E系列拉开太多差距,说句最简单的——「缺乏面对广大蓝海用户的那份高级感」。

20款m1和21款m1 macbook怎么选(你的下一台笔电)(18)

但是仔细观察一下还是能感受到X1c的魅力的,首先就是够轻,这也是Carbon的意义所在,虽然并不清楚有多少碳纤维材料被应用在电脑中,但是在重量上1.09kg的轻薄身段绝对让每一个拎起它的人印象深刻。第二点就是拓展性足够强,不同于MacBook Pro一再对接口做减法,甚至这一代都只有2个USB-c口的吝啬,X1c上的接口不可谓不良心,两个雷电3全功能type-c接口和两个USB3.1接口,网线接口,再加上标准尺寸HDMI接口和耳机孔,可谓是当今轻薄本中非常豪华的高配。第三就是续航够长,虽然可能无法在日常使用中达到宣称的19个小时的续航时间,但是这个轻薄程度的本本有着十个小时以上的续航能力还是非常让人惊艳的体验,啊,假设我没有M1芯片的MBP的话。

20款m1和21款m1 macbook怎么选(你的下一台笔电)(19)

20款m1和21款m1 macbook怎么选(你的下一台笔电)(20)

(X1c在目前我看来最大的优点就是非常齐全而且丝毫没有缩水的接口了)

所以我越使用越是疑惑,对这款我并不是那么熟悉的笔电,它的溢价究竟在哪?为何它的用户在承受这些溢价的情况下还是对它爱不释手呢?我在论坛发帖询问了这个问题,广大网友回复很热情,我总结了一下大家的答复基本是一下几点——第一,ThinkPad长久以来的口碑,强稳定性高可维护性,在商业界已经是办公本采购的首选——这倒是挺好的答案,也解释了我这台本子到手的原因;第二,最好的笔记本键盘,最好的笔记本指点杆——键盘这点先不提,这个小红点在我看来真的没有现在越做越大和好用的触摸板来的方便,还沉浸在路明非用小红点打星际的童话故事里?倒是有很多运维表示小红点方便他们在不同的姿势下使用鼠标;第三,售后好,上午打电话下午带备件来给修好不墨迹——这我倒是真的没体验过,电子产品有问题我都是试着先自己修的,但如果真是当天就能上门修的话确实很方便工作;第四,苹果银光闪闪的很low,我就是喜欢黑皮小红点——嘛,审美嘛因人而异,也没有什么优劣之分。

20款m1和21款m1 macbook怎么选(你的下一台笔电)(21)

同门内战——VS 小新AIR 14

上述所有死忠的观点我都接受,毕竟作为工具来使用的用户更有发言权,但我一定要吐槽的是这一代intel处理器及其拉胯的性能,虽然目前第八代X1c已经出来了,但是处理器还和我手里的7代产品一样使用的是英特尔十代处理器。而众所众知目前无论是桌面处理器还是移动处理器都是AMD YES!的年代,跑分对比一下我上半年618的时候给媳妇买的联想小新AIR(3799元来自拼多多,4600u版本),虽然鲁大师并不是那么专业,但是X1c跑不过价格只有其三分之一同门冤家确实挺让人大跌眼镜的,尤其是GPU测试环节,4600U的核显帧数几乎倍杀i7-10510核显的帧数,英特尔,你是真的菜啊!

20款m1和21款m1 macbook怎么选(你的下一台笔电)(22)

(4000系列锐龙真的是吊打10代酷睿)

那么这里就来专门对比一下这两款价格相差甚远的同门兄弟吧。首先小新这个子品牌可以说是联想旗下定位相对于比较低端的笔记本系列了,而小新Air更是相对于小新pro在性能上略有不足。早年联想曾经因为定价差异,宣传策略等问题口碑很差,但是不得不说的是,今年联想推出的搭载AMD处理器的小新系列那是一个真香。就说我这台小新Air 14,金属机身,1.38kg的重量,高色域超窄边框屏幕,一点都让人想不到仅仅是一台三千多元的笔电。更何况AMD4000系列处理器真的是在功耗和性能上太给力了,小新系列在性能释放上的调教也足够优秀(这里是不是要感谢火鸡),使用起来让久受上一台X230(续航差,掉网卡,运行卡顿)困扰的媳妇感觉鸟枪换炮一样的爽快。16gb 512gb起步的容量配置也是让人用着安心。

20款m1和21款m1 macbook怎么选(你的下一台笔电)(23)

20款m1和21款m1 macbook怎么选(你的下一台笔电)(24)

所以价格三倍性能还略输一筹的X1c究竟卖点在哪里呢?我们是否要为这轻的0.3kg,可能更好用的键盘和指点杆,以及更加的商务范和所谓的“看不到的地方的努力”承受这么夸张的溢价呢?反正我是不会的,我愿意花3799买小新Air,愿意花一万二买MacBook Pro,但是我是不会花一万块买X1carbon的,因为无论怎么解释它都无法把我心中的那杆标着“值”秤给压平。这也可能是因为我更多的是个数码玩家而非真正的用户吧,也许电脑在我眼里是性能和参数是数据接口和品牌沉浮,而在用户手中他们需要的更多的是一台能陪她通宵做报表,第二天拿去放幻灯时不会喧宾夺主更不会掉链子的工具吧。

而就在本文成文之际,联想又推出了一系列新品,其中最吸引我注意的是ThinkPad X1 Nano,这台搭配了11代英特尔处理器,却只有907克重量的史上最轻ThinkPad的出现又加剧了ThinkPad家族内部的内卷,X1 carbon系列最轻薄这块遮羞布也被揭掉之后,ThinkPad内旗舰的地位真的还能保住么?

尾巴

有时候我会在想,笔记本电脑对我是否还拥有存在的意义,从可穿戴设备,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到itx小钢炮,乃至塔式主机,太多的设备可以完成由笔电完成的工作。但是仔细想想,我绝大多数创造性的工作,乃至这篇文章都是通过笔电完成的,往大了说笔电才是我安身立命养家糊口的根本,而其他的,都更倾向于玩具罢了。本文以纯个人的角度点评了这两台当今可能是最优秀的笔记本电脑,肯定有大量观众对我这充满了私活和偏颇的观点充满了不爽,欢迎在评论区里带上使用体验来喷我。

20款m1和21款m1 macbook怎么选(你的下一台笔电)(25)

但要说最满足我对于未来笔电的向往的已发售产品说出来都有些不好意思,那就是锤科的Smartisan TNT go 扩展本无线版,虽然我并没有用过而且猜也能知道初代产品的完成度并不会太高(有线版拖着长尾巴,而无线版的延迟根本无法接受),但这种产品形态真的挺和我的心意。当移动端处理器足够强势的当下,如果有一款A14级别SOC的智能手机产品,拥有Smartisan TNT go 无线版这样的大屏幕配件的情况下,加上低延迟的无线协议,再配合大公司的生态和产品完成度,是不是就能完全取代我对于笔记本电脑的所有梦想了呢?不过考虑到我这些年对包括surface在内的windows平板所失的望,可能这类产品也就是看上去很美吧,真论工作的话蚌式结构才是在膝上使用的laptop的最佳形态,然而,我为什么总克制不住把备机ace2和备用平板Matepadpro出掉换大满足套装的冲动呢?

好啦,本文就写到这里啦,我是你们刚换了笔电的lancet,我们下次再见吧,掰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