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音机就是接收电波,根据电波将讯号调节放大,让人可以听到声音的机器。当时的放大设备必须使用真空管;年轻一代的人可能已经没见过真空管了,真空管的外型看起来像是个电灯泡。所以使用真空管的家电,体积都比较大。

索尼芯片收音机有哪些(日本电子硬件王SONY)(1)

真空管收音机

1947年,美国贝尔研究所的博士,发明了奇迹般的电子组件。虽然体积像是牙签尖端大小的固体,但却拥有与真空管一样的功能。这就是半导体。井深和盛田已经注意到这个将来一定会获得诺贝尔奖的技术,所以在1952年,第一个到达美国的井深,得知贝尔研究所的后台(WE)不久将会允许其他厂商拥有半导体的专利使用权。当时拥有一百二十位员工的“东通工”,其中三分之一是优秀的技术人员,集合他们的力量来完成半导体产品化的工作,是最适合的选择。因此井深下定决心,一定要取得半导体的专利使用权。

索尼芯片收音机有哪些(日本电子硬件王SONY)(2)

美国贝尔研究所

隔年,盛田为了和WE签约赴美。那个时候,东通工对半导体的未来完全不清楚;即使是WE也只不过是将半导体用在助听器上。但是井深和盛田,已决定将半导体使用于收音机。RCA战前使用小型真空管所制造的收音机,只能维持四小时,而且还是价格昂贵的电池,占去收音机空间的一大半。如果使用半导体的话,可以解决电力和体积的问题,生产出来将是划时代的产品。

索尼芯片收音机有哪些(日本电子硬件王SONY)(3)

贝尔研究所的创始人

井深和盛田已经想到,如果可以制造出携带型的收音机,一定可以创造新市场,盛田和WE签完约后,到欧洲旅行。盛田后来提到,欧洲当时刚从战争复兴,所以心情感觉上十分沉闷。有一天在德国某餐厅点冰激凌时,盛田看到像是日本伞般的装饰品。服务生带点拍马屁的意思说,这是你们国家做的呢。可见全世界的人,对日本产品的认识仅限于此。带给盛田梦想的是飞利浦工厂,荷兰是个农业国家,在这样一个城市的角落,飞利浦博士完成他的理想,盛田想:“我们应该也可以”。

索尼芯片收音机有哪些(日本电子硬件王SONY)(4)

TR52和TR55

技术者废寝忘食努力的结果,在半导体上面投入了大量的研发费用,这也使得当时主要来往的银行——三井银行,下了一大跳;非常遗憾的是,世界第一位开发半导体收音机成功的公司并不是SONY,而是由1954年美国REGEMCE公司完成。第二年SONY完成了日本第一台半导体收音机TR52。收集各方对性能的评价之后,美国公司只有四成,SONY为五成,很明显是SONY的胜利。而且美国公司的半导体是外制,而SONY是自行制造,让技术者更加放心地拥有自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