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几何时,创业成为一种时髦的词儿,大到巨头企业、小到个体户,都冠上“创业”的名头大行其道,随着近几年移动互联网的大热,诸多人更是感觉迸发出了无穷的斗志,纷纷下海创业,当然,大部分结果都是无疾而终,数据显示,中国互联网创业的成功率仅为5%,余下的,都打了水漂。

地铁怎么扫码支付(地铁扫码创业从)(1)

而在创业里面,最常见也是最讨普通人厌的,就是地铁扫码创业,有朋友在朋友圈留言称,地铁车厢里最讨厌的几种人包括,借助音箱乞讨的、扫码创业的、发小广告的、地铁里吃东西的、脱鞋的、手机外放音乐的、大声在地铁里讲电话的,地铁扫码创业正是其中的一种。

前几天的地铁扫码创业事件已经尘埃落定了,但是,想必大部分人都被地铁扫码创业者“骚扰”过,有的甚至不厌其烦地要求你来扫(因为这是他们的KPI),确实很烦人,见到一次两次你会无所谓,但是如果见到的次数多了,肯定就非常非常讨人厌了,慢慢地,地铁扫码创业就变成了“全民公敌”,看到地铁扫码创业的,就跟看到地铁乞讨一个样。地铁扫码创业成为“全民公敌”我认为有以下几个原因:

1.不友好的要求用户扫码。比如,有人好好的躲在地铁角落里看书,一个地铁扫码创业者哼哧哼哧地跑过来说,“你好,我是XXX创业公司的,我们正在进行XXX活动,希望你能够关注一下……”很明显,看书的人就被打断了,如果看书的人不搭理他们的话,可能人家还会来第二次、第三次,类似这种不太友好的要求还挺多的。

这种不友好体现在,没有关注他人的感受,很突然地打断别人正在做的事情,社交礼仪课里面就提到过,切勿随意打断他人正在做的事情,更何况这些创业者是以陌生人的身份闯入他人的世界里去,有的还态度不好,认为别人欠了他似的,这种态度,肯定会让人厌倦的。

地铁怎么扫码支付(地铁扫码创业从)(2)

2. 考验地铁扫码创业者自身的心理素质。不可能所有其面对的人都是微笑或者很好的态度来面对陌生人的打扰,有的可能会直接说“走开、走开”,甚至更恶劣的语言,直接骂人的也有可能。一辆地铁里那么多人,肯定会形形色色的人都有,不可能每个人自身的素养都很高,而地铁扫码创业者又是以陌生人的角色闯入,很有可能让这些人“不爽”,自然,就会有各种不同的遭遇。

一旦地铁扫码创业者自身心理素质不过关的话,很有可能就会对方对骂或者回击,所谓“一个巴掌拍不响”,如今两个“巴掌”都互相怼起来了,自然会将矛盾彻底点燃。我们在地铁里看到的扫码创业者,也只是员工而已,并非公司的老板,人家也只是为了完成老板布置的任务,如果一天天的全是各种负能量,内心深处肯定受不了,就更容易对他人造成不适。

3.一段时间内遇到的地铁扫码创业者太多。比如,用户一天内或者几天内,遇到四五波甚至更多次数的地铁扫码创业者,来要求用户扫码,这就会给大家造成一种错觉,认为地铁扫码创业者很low,久而久之,就容易形成厌烦心理。试问,有几个人希望自己没事儿就被人打扰呢?即使别人啥也没干,就站在那里,突然来了几个人求你扫他们的码,如果只遇到一次也就罢了,三番五次的,任谁也受不了。

正是这种一而再再而三的不适感,不断叠加、积攒,用户内心当然会讨厌这群人了,而且,大多数地铁创业扫码的人都是小鲜肉、美女,又不可能很不绅士的对别人发火,然而,内心的不适感依旧没有消除,次数越多,内心的怨恨越重。

4.关注后换不来福利,全是广告。用户关注创业者提供的二维码以后,完全没看到任何福利,一路过来全是各种凌乱的广告,这不跟地铁里别人硬塞一张广告纸差不多吗?然而,其要求用户扫码的时候,肯定是各种好话说尽,不然用户也不会关注他们的账号。

实际上地铁扫码的效果并不是太好,有数据统计,六成人不搭理这些人,但为何创业者们还是对这种方式痴迷不已呢?

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互联网创业成本太高,如今一个新客的获取成本,少则几十元,多则几百元,对于创业者来说是一笔巨大的负担,而利用地铁扫码来获取新客的话,只需要出人力即可,无需过多的成本,人力,多便宜呢?

二是资本市场的数据需求。资本方面对数据有硬要求,某些创业公司不得不使用这一低成本的获客方式,毕竟,只要获客量足够,就能够对投资人吹嘘了。

现在的创业确实让人看不懂,创业,创的是谁的业呢?

文/郭静,郭静的互联网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