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小小小美呀儿,喜欢点击关注我!

康熙王朝容妃去世后为什么刷马桶(康熙王朝容妃去洗恭桶)(1)

从剧里看,这一点与康熙带兵出去打仗有关,索额图等人想要密谋弑君,让太子上位,太子的态度是否认的,让索额图不能伤害他爸爸,康熙回来后疑问太子,太子认错,没有明说自己是不允许杀君的,爸爸以为儿子有杀老子的心,导致争储爆发,所以孝庄临终前特意强调太子是好孩子,其实就是暗示康熙太子无弑君之心。

康熙王朝容妃去世后为什么刷马桶(康熙王朝容妃去洗恭桶)(2)

所以至少《康熙王朝》里,废太子其实是做错了,《康熙王朝》这部剧前面一直在铺垫康熙的政治腹黑(打压周培公,放逐魏东亭,偏心太子),噶尔丹死后就开始集中表现康熙的“政治悲剧”了,太子被罢免发疯以后他才发现原来太子是被冤枉的,又收拾大阿哥,收拾完大阿哥又让李光地顶替魏东亭,还有容妃的悲剧,都是编剧为了表现康熙作为帝王的悲剧。

康熙王朝容妃去世后为什么刷马桶(康熙王朝容妃去洗恭桶)(3)

祭祖那日康熙要废除太子,容妃大喊,“老祖宗有懿旨太子不能废”康熙大怒责罚容妃为答应。

容妃本可以私下把孝庄的话转告康熙,废与不废,由康熙来定夺。可她偏偏要在康熙当众人面宣布废太子的时刻站出来说这道遗诏,公然反对康熙的决策,对抗康熙的权威。

红玉事件做得最糟糕。

她同情红玉,放了人家,但是又不给人家找个活路,有个落脚点。自己又不是没有怀孕过,一个孕妇能干什么?老老实实呆着,还能保全她的孩子(至少)。作为一个妈妈,这种心情应该能理解吧?红玉为了自己的孩子(毕竟她也真爱皇太子),肯定心甘情愿留下来,就算生完就要死,也愿意的。

康熙王朝容妃去世后为什么刷马桶(康熙王朝容妃去洗恭桶)(4)

这女人在蓝齐儿之后就疯了,把皇帝看成大反派,屡次对抗皇权,让皇帝下不来台,皇帝也没办法交流,最后只能让她消失。

唯一解释容妃的种种人间迷惑行为,她其实对皇帝是有怨恨的,从嫁蓝齐儿开始就有。只是小,军前蓝齐儿不肯回来与皇帝决裂,加重了怨恨,她不再信任皇帝的判断与操作,认为皇帝必然是错误的,才会公开与皇帝对抗,甚至私放红玉,皇帝既然是错误的,那她自己就是对的,即使付出再多的代价也要抗下去。

康熙王朝容妃去世后为什么刷马桶(康熙王朝容妃去洗恭桶)(5)

当初蓝琪儿不想外嫁葛尔丹。如今爱了自己丈夫等来的又是死别。这一生简直太惨了。完全就是政治牺牲品

她最多只是看不惯而已。她无心机,有情义,这大概是康熙喜欢她的原因吧。毕竟皇上身边多的是慧贵妃跟明珠、索额图这样的人。

但她根本拎不清,没有政治智慧

这点她比不上苏麻喇姑智慧看得透。李光地去见苏麻想让她出主意的时候她就说,皇帝是这个世界上最伟大的人,必要的时候,也是最无情的人。

康熙王朝容妃去世后为什么刷马桶(康熙王朝容妃去洗恭桶)(6)

而是皇权之下,所有人都不是可以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的,哪怕皇帝本人,也不可能我心里怎么想我就怎么做的。

但是康熙还是爱她的。太聪明且世俗通达的女人不会沦落到洗恭桶,但是不可爱,尤其康熙这种顶级人精眼里更是不可爱。

爱的真可能是她对自己的一个自我安慰,可是他爱的真,为什么不站在康熙角度思考一下呢?也许她没有那种智慧,又或者她压根没想过,以为这是过家家

康熙王朝容妃去世后为什么刷马桶(康熙王朝容妃去洗恭桶)(7)

我们站在上帝视角,明白地看到各方势力的心事和历史走向,又有充裕的时间考虑论证,而对于当事人来说,只缘身在此山中,可能做出不那么明智甚至愚蠢的决定。

可惜皇帝需要的不是一个妻子。这时候她的所谓“真心”就成了一种绑架,变成索取的工具。

她该知道皇帝要什么,给对方所需要的,才是真心,而不是自己想要的。

皇帝需要的是子嗣,不是妻子。皇帝是政治化的人物,皇帝其实是一个组织,一个符号,一个机构,唯独不是一个人。特别是合格的皇帝,是以天下为家的,而不是以某一个人。她太自不量力了,本质上不是为了皇帝好,而是为了表现自己恪守“祖训”不管这个祖训是不是有利于大清朝的长远统治。以为人人都顺从皇帝,自己逆着,更能彰显与众不同,而没认清自己的能力。

康熙王朝容妃去世后为什么刷马桶(康熙王朝容妃去洗恭桶)(8)

新三国里司马懿的一句话,曹冲不是真正聪明的公子,真正聪明的公子应该让人看不出他的聪明,真正聪明的人应该外表憨厚,内心坚韧,才是真的聪明。

这其实也是朱苏进自己的理解(康熙王朝也是朱苏进改编),历史上曹丕登基之后自己都曾言曹昂长子,若在世,继承理所应当。而仓舒(曹冲)若在,也轮不到自己。

朱苏进对于曹丕毒害曹冲一段虚构实在是扭曲至极。

康熙王朝容妃去世后为什么刷马桶(康熙王朝容妃去洗恭桶)(9)

需要藏锋芒的时候的确应该藏锋芒,比如新人进入一个未知的环境。但也有很多时候是不需要也不应该藏锋芒的。诸葛孔明一辈子也没藏锋芒,司马懿的藏锋芒也是在被曹爽架空之际。

其实康熙让魏东亭去台湾应该是早就想好的,只不过找个由头而已,容妃也算背锅了,这事魏东亭确实有点恨她。

康熙王朝容妃去世后为什么刷马桶(康熙王朝容妃去洗恭桶)(10)

容妃本来也不想管前朝的事情,但是康熙一开始是非要告诉她的。当然,是因为爱。

后来容妃管得太多了,康熙已经警告她了,她还不听,虽然是尊重老祖宗,但是这是愚孝。老祖宗的说法也没错。可是毕竟她已经去了,废太子以后会出现什么烂摊子,自然有活人收拾。

按照已故的人的遗言办事,如果出现了延伸问题,难道还要招灵请示吗?她可以传达老祖宗的话,但是不能要求康熙遵照执行。

康熙王朝容妃去世后为什么刷马桶(康熙王朝容妃去洗恭桶)(11)

其实历史上为什么废太子?不是太子做错什么,本身就是因为康熙活太长了,这是一把手对继承人的忌惮。

太子这个事情,康熙和汉武帝如出一辙,太子本身都是帝国理想继承人,根本没有错

包括玄武门之变也是李世民和他爸的矛盾而不是李世民和他哥。

康熙王朝容妃去世后为什么刷马桶(康熙王朝容妃去洗恭桶)(12)

古代和现代政治是不同的。太子不一定是二把手,宰相才更是,或者说有那么一个权臣。太子的权利大小完全取决于皇帝,看皇帝愿意先分给他多少。彻底无权的,如武则天几个先后做太子的儿子,远不如武则天有权。李世民虽然才干突出,但李渊要是一开始就不培养他,不给他兵历练,他后来也成不了。秦王权大,本身就是李渊为了安全,制衡太子的,后来形势对李世民不利,他先动手。如果李渊对太子不满,要立秦王,那先动手的就是太子,当然他能不能成功不好说,像李承乾就先动手了,别说李世民对三个嫡子已经很有爱。早先太子多少有点自己的实力,等到宋以后,太子彻底就是个摆设,像朱标和胤礽能监国,本身就是异类,朱标好在死的早,胤礽悲剧康熙活太久。

康熙王朝容妃去世后为什么刷马桶(康熙王朝容妃去洗恭桶)(13)

康熙自己的原话就是胤礽骑射文章等样样在一群阿哥中是出类拔萃的,不过性格上他不太能忍,毕竟出生就是太子,又是一直被宠长大的,顺的不得了。其实他也不是等不及要当皇帝,是做了几十年太子羽翼已丰,康熙快要驾驭不住太子党了,不得不除掉他一部分势力,然后其他阿哥落井下石,激化了康熙和他的矛盾。太子被废,康熙要立新太子就是打击投机者的一个套,康熙也不是傻瓜,其实其他儿子他也没有一个满意的,光看人才都不如太子。最后快死了是矮子里拨个高个选雍正,因为他知道雍正和太子没矛盾,会善待太子一家。废太子一家后来是被乾隆清算掉的。

康熙王朝容妃去世后为什么刷马桶(康熙王朝容妃去洗恭桶)(14)

孝庄太后托孤时暗示过她立身之道:你有一个优点叫绵里藏针,可惜她自己忘了,越来越习惯冲到前台,在那种年代只能做炮灰了

老太太在维护帝王权威方面是教科书级别的,

顺治要杀苏麻,老太太当场啥也没有说,背后救的。

顺治要出家,老太太自己在奉先殿又哭又跪又拿药威逼,还请玉林秀施压,可愣是没在重臣面前跟顺治冲突起来。

少年康熙要提前亲征,结果被鳌拜欺负了,老太太赶回来,骂了康熙一顿,可转脸就对着鳌拜等大臣给小皇帝找脸面。

除鳌拜的时候,自己调的兵,也跟众人说是皇帝调的。

孝庄跟吴应熊说不会撤藩惨遭青年康熙打脸,老太太跟康熙在自己宫里吵得背过气去,老太太公开可也没说康熙的不是。

康熙王朝容妃去世后为什么刷马桶(康熙王朝容妃去洗恭桶)(15)

康熙闹着要退位回东北,孝庄也是关着奉先殿的门训他(虽然门外大臣都听见了),开了门还给他背黑锅,说撤藩都是她的错。

老太太觉得容妃再差也就是废太子前或者事后跟皇帝私下说,皇帝对着容妃发顿火的事儿,毕竟容妃跟太子没利益纠葛也没啥感情关系,也就传个话而已,容妃把自己绵里藏针的人设给扔了,结果怪老太太坑她?

老觉得皇帝对容妃狠那还是,编剧撒狗血太过,把容妃整去刷马桶。在出现这真狗血情节之前,皇帝对容妃那真是够容忍了,军前母女相拥这骚操作,只是从皇贵妃降成妃,也不提她抗旨。

公开反对康熙废太子,实打实的抗旨,并且死不松口,只是降成常在,去照顾老太太的话,也避免了其他妃子作践她。

康熙王朝容妃去世后为什么刷马桶(康熙王朝容妃去洗恭桶)(16)

甚至把红玉交给她照顾,我有点理解成皇帝认为容妃依旧是他信任的人,结果大家都知道了,皇帝对她的容忍就彻底崩了,两人都在赌着口气等着对方服软,结果皇帝心更狠,熬死了容妃

至于后妃不得干政这种东西,听听就好了,皇帝愿意跟谁聊天,谁管得着他?

康熙王朝容妃去世后为什么刷马桶(康熙王朝容妃去洗恭桶)(17)

“反正都这样了,享受吧”

就历史经验说,废太子确实不好,一个妇人尚且能舍命一搏,后人你我也就在今天有资格作沸沸之语罢了。

我是小小小美呀儿,喜欢点击关注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