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至六题在上一个文件里,因为太多字不让发哦,不便之处敬请谅解!^O^)

七、阅读空间。

(一)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1.题目中的“醉”的意思是____________,这首诗是苏轼在望湖楼_______________的时候所写的一首诗。

2.这首诗中的每一句都是一幅画。请你参照示例,补充所缺的图画名字。

第一句:云翻图 第二句:____________ 第三句:风卷图 第四句:____________

3.第一句诗人把乌云比作__________,形象逼真,一个“未”字,突出了天气变化之______________。

第二句中的“跳”和“乱”写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三句的“____________”字用

得十分精妙,突出天色变化之快,显示了风的巨大。

4.提到西湖,我不禁会想到诗人苏轼在这里写下的另一首诗中的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书湖阴先生壁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1.本诗的作者是______代的___________,这是他写在___________家___________(哪里)的一首诗。

2.诗的前两句是写庭院的,其中“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两个字写出了庭院的洁净,可以看出

主人爱洁净。“__________________”几个字写出了庭院的秀美,“_______________”几个字写出了主人的勤劳。

3.诗的后两句写的是庭院周围的自然环境,运用了对偶和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写出自然山水如此有

情,也表现了主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情趣。

(三)书戴嵩画牛

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所宝以百数。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

一日曝书画,有一牧童见之,拊掌大笑曰:“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处士笑而然之。古语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不可改也。

1.本文的作者是宋朝的_______________,我们还学过他的古诗《___________________》。

2.解释下列加点字词的含义。

(1)一日曝书画 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今乃掉尾而斗 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处士笑而然之 然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则故事给你的启示是什么?请联系生活实际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先把诗句补充完整,再完成练习。

①过故人庄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_________________。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_________________。

1.本诗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他还写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的是山村的自然风光;诗中“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两句将视角从窗外转入屋内,写出了农家生活的情趣。

3.诗中自然的风光,普通的农院、平凡的生活场景。醇厚的友谊都深深地吸引了作者,所以最后作者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②春 日

胜日寻芳泗水滨,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等闲识得东风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朱熹的这首诗表面描绘了___________(季节)的美丽景色,实则是一首____________(咏史 哲理)诗,表达了诗人于乱世中追求圣人之道的美好愿望。

2.从表面上看,诗歌的第一句“胜日”指_________________,点明天气;“泗水滨”点明____________;

“寻芳”,即寻觅美好的春景,点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提到朱熹,我会联想到他的另一首诗《观书有感》。其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两句,告诉我们要不断地接受新事物和新知识,才能保持思想的活跃。

③回乡偶书

_________________,乡音无改鬓毛衰。

_________________,笑问客从何处来。

1.从题目可以看出本诗是贺知章_____________时偶然写得的。

2.本诗通过诗人的变——“___________”和不变——“___________”之间的对比,以及儿童所问“_______

_____________”,流露出作者对生活变迁、岁月沧桑、物是人非的感慨。

(五)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1.这首诗围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展开叙事抒情。

2.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只等闲”表现了红军战士藐视困难、从容不迫的自豪感。

B.第三、四句和第五、六句都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

C.“逶迤”“磅礴”“细浪”“泥丸”突出了长征路上的艰难

D.从“尽开颜”中可以感受到红军翻越雪山后的喜悦心情

3.这首诗为我们具体展示了五幅红军长征中威武雄壮的“征难图”。请你参照例子,概括诗歌内容。

A.腾越五岭 B.疾跨乌蒙 C.__________ D.___________ E.喜踏岷山

4.“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中的“云崖”,原是“悬崖”,后才改为“云崖”。你觉得这个修改好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以学自损 不如无学

夫①学者②,所以求益耳。见人读数十卷书,便自高大,凌忽长者,轻慢同列,人疾之如仇敌,恶之如鸱枭③。如此以学自损,不如无学也。

【注释】①夫:发语词。②学者:学习的人。③鸱枭:两种鸟。古人认为是恶鸟。

1.解释加点的字。

(1)凌忽长者:________________ (2)人疾之如仇敌:__________________

2.如此以学自损,不如无学也。(翻译成现代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原文句子回答“如此以学自损,不如无学也”中“如此”是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短文告诉了我们—个怎样的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牛刀小试。

在古代许多诗人都善于观察和发现,抓住景物的特点描写。请你仿照示例,写出下面的诗句中所描写的景物及情感。

(1)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诗人赞美春雨的及时)

(2)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诗人赞叹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壮丽)

(3)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诗人感叹____________的______________)

(4)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诗人怜惜宫女的_____________________)

(5)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诗人感叹____________的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1.A 2.B 3.D 4.C 5.D

6.B 7.C 8.B 9.C 10.A

二、1.B 2.B 3.A 4.B 5.A

三、 1.(1)①明月 鹊 清风 鸣蝉

②A

(2)A

(3)怎么忍心分别 在夕阳下相互倾诉着惜别之情 点明中心

(4)①认为在这个世界上再也没有值得他为之弹琴的人了

②B

2.示例:(1)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2)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3)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3.(1)丁香空结雨中愁

(2)千里莺啼绿映红 水村山郭酒旗风

(3)当以死守 尺寸与人

(4)无情未必真豪杰 怜子如何不丈夫

(5)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四、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杜牧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刘禹锡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朱熹

儿童相见不相识 —— 笑问客从何处来——贺知章

五、1.√ 2.√ 3.× 4.× 5.√

六、1.稻花香里说丰年 听取蛙声一片

2.银河 牵牛织女家 银河边上牛郎和织女的家中

宁静生活 示例:黄河之水天上来 奔流到海不复回

3.示例:为人民谋利益,为人民服务 野草

4.吕氏春秋·本味 知音 知音难觅或乐曲高妙

七、(一)1.醉酒 醉酒

2.雨跳图 水息图

3.翻墨 快 雨大且急 忽

4.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二)1.宋 王安石 湖阴先生 墙上

2.净 无 花木成畦 手自栽

3.拟人 热爱自然山水

(三)1.苏轼 示例:题西林壁

2.(1)暴晒 (2)却 (3)认为他说的对

3.示例:我们做事要联系客观实际,不能迷信权威。

(四)①过故人庄

青山郭外斜 还来就菊花

1.孟浩然 示例:春晓 宿建德江

2.绿树村边合 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 把酒话桑麻

3.待到重阳日 还来就菊花

②春 日

无边光景一时新 万紫千红总是春

1.春天 哲理

2.晴日 地点 出游目的

3.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③回乡偶书

少小离家老大回 儿童相见不相识

1.回到家乡

2.鬓毛衰 乡音无改 客从何处来

(五)1.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2.C 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词句的理解。“细浪”“泥丸”是对五岭、乌蒙山的缩小夸张,体现的是红军的英雄气概。所以选C。

3.C.巧渡金沙 D.飞夺泸定

4.好。“云崖”着重体现了山崖之高,有高耸入云之感,用以突出长征之路的艰险,“悬崖”就显得普通了,从意境上说“云崖”更好。

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鉴赏的能力。“云崖”指高耸入云的山崖,说明金沙江的地形险要,突出了红军渡金沙江的惊险。

(六)1.(1)忽视,怠慢 (2)憎恶,怨恨

2.像这样用学习到的东西来损害自己,还不如不要学习。

5.见人读数十卷书,便自高大,凌忽长者,轻慢同列。

6.学习永无止境,不可轻易满足;做人要谦虚谨慎,不可骄傲自大。

八、(2)庐山瀑布 (3)春天 美丽 (4)凄凉 (5)雪景 奇丽

六年级上册古诗词复习题(六年级上册古诗专项期末复习)(1)

六年级上册古诗词复习题(六年级上册古诗专项期末复习)(2)

六年级上册古诗词复习题(六年级上册古诗专项期末复习)(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