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寡人,我们自然想到了“寡人之疾”这个成语这个典故来自《孟子·梁惠王下》王曰:寡人有疾,寡人好色对曰:昔者,太王好色,爱厥妃,……当是时也,内无怨女,外无旷夫王如好色,与百姓同之,於王何有齐宣王对孟子说,寡人有毛病,寡人好色孟子回答说,爱好女色并非什么过错,以往周文王的祖父古公亶父就很好色,十分宠爱后妃但他的好色也惠及了百姓,那个时候,男女都能适时婚配,内无大龄未嫁的怨女,外无大龄未婚的旷夫,老百姓都能过上正常的夫妻生活 大王好色,如果能够同理心对待百姓,考虑到老百姓和您一样,也有七情六欲,你这好色就不是毛病这个典故很值得深思,孟子并没有板起脸来要求那些“寡人”,也就是必须以德配天,以德服人的君王作道德模范,而是承认人的七情六欲,唯一的要求是恕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有欲望,也应该尊重别人的欲望寡人的称呼一直延续到隋唐,诸侯级别的人往往自称寡人,比如刘邦被项羽封为汉王,刘邦自称寡人,后来刘邦分封的诸王也都自称寡人寡人这个很有尊严的君王谦称,在后世的使用中,逐渐由单身的统称演变为丧夫妇女的专称:寡妇结果,“寡”这个汉字从至尊跌落到至弱这是语言发展精细化的结果,汉字开始总是身兼多任,一个字可以有很多含义,精细化以后,就会成为专指、特指某一特定事物这也是汉字越来越多的原因,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什么人是自称寡人?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什么人是自称寡人(什么是寡人)

什么人是自称寡人

提到寡人,我们自然想到了“寡人之疾”这个成语。这个典故来自《孟子·梁惠王下》。王曰:寡人有疾,寡人好色。对曰:昔者,太王好色,爱厥妃,……当是时也,内无怨女,外无旷夫。王如好色,与百姓同之,於王何有。齐宣王对孟子说,寡人有毛病,寡人好色。孟子回答说,爱好女色并非什么过错,以往周文王的祖父古公亶父就很好色,十分宠爱后妃。但他的好色也惠及了百姓,那个时候,男女都能适时婚配,内无大龄未嫁的怨女,外无大龄未婚的旷夫,老百姓都能过上正常的夫妻生活。 大王好色,如果能够同理心对待百姓,考虑到老百姓和您一样,也有七情六欲,你这好色就不是毛病。这个典故很值得深思,孟子并没有板起脸来要求那些“寡人”,也就是必须以德配天,以德服人的君王作道德模范,而是承认人的七情六欲,唯一的要求是恕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有欲望,也应该尊重别人的欲望。寡人的称呼一直延续到隋唐,诸侯级别的人往往自称寡人,比如刘邦被项羽封为汉王,刘邦自称寡人,后来刘邦分封的诸王也都自称寡人。寡人这个很有尊严的君王谦称,在后世的使用中,逐渐由单身的统称演变为丧夫妇女的专称:寡妇。结果,“寡”这个汉字从至尊跌落到至弱。这是语言发展精细化的结果,汉字开始总是身兼多任,一个字可以有很多含义,精细化以后,就会成为专指、特指某一特定事物。这也是汉字越来越多的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