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肃八卦(微信号yansubagua)禁止未经许可转载,转载及合作请询@萝贝贝,或邮件至mszhangziyan@foxmail】

ps当然欢迎你们把原文转发到朋友圈

又是一年3月8日。

有些话去年说过了,今年还是要说。因为去年看到的现象,今年还在发生。

被污名化的妇女

首先就是“妇女节”这个名字。

我在朋友圈看到若干个女性朋友很开心地说:“幸亏今天没人祝我节日快乐。”

而严肃八卦昨天也收到一位读者的留言说:终于变成要过妇女节的人了。

请注意,“妇女”和你想的不一样,不是用来专指已婚女子或是年纪大的女人。

“妇女”本义是:「成年女子的通称,司法解释中定义14岁以上的女性称为妇女。」

为什么在3月8日需要说“妇女”,仍然要用去年用过的引文来说明

李思磐专栏《今天的妇女随时可能遇到的羞辱》,其中提到了妇女的含义,供年轻女孩参考:

在中文世界,所有跟妇女权利有关的法律和政策文件,对于女性的称谓,都是“妇女”。在中国大陆,妇联、妇女发展规划、妇女地位调查,到联合国国籍法文件的翻译,譬如《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的公约》,都只用这个词。

首先,“妇女”不带有贬义。

国际劳动妇女节(International Working Women's Day,简写IWD),全称“联合国妇女权益和国际和平日”、“联合国女权和国际和平日”(United Nations women's rights and international peace day)。

该节日是为了纪念在1911年美国纽约三角内衣工厂火灾中丧生的140多名女工。

同时,是在每年的3月8日为庆祝妇女在经济、政治和社会等领域做出的重要贡献和取得的巨大成就而设立的节日。

当你因为偏见而抗拒“妇女节”这个名字,就失掉了这个节日真正的意义。

女生节消灭妇女节

基于对“妇女”一词的普遍误解,网络上就诞生了若干个完全和妇女节含义背道而驰的三八节打开方式。

“女生节”在1986年由山东大学首先发起,百度百科里写着别称是:“男生表白日”。

对于妇女节的理解(我要过妇女节妇女)(1)

奇怪的是:年轻女孩子在妇女节给长辈准备礼物祝福她们,同时自己坚决不过妇女节,因为觉得“三八”是贬义词。(问题是你将来也会老啊)

对于妇女节的理解(我要过妇女节妇女)(2)

在记者随机采访的十几个大学女生里面,几乎所有女生都决定在妇女节给自己的长辈准备一份礼物,而并非自己。面对这个现象,记者很奇怪地问这些性格迥异的女生:“为什么没有想过给自己一份礼物?”这样一个问题。她们给出的答案,几乎是一致的:“妇女节?那不是已婚女性过的节日嘛?和我们没有关系吧。”更有同学表示:“‘三八’现在已经成为一个贬义词,谁要是祝我“三八妇女节快乐!我就跟谁急了。”(中国新闻网)

大学里过“女生节”的方式,主要是联谊和表白。

第一个常见项目:是由同院系男神批量准备给全体女生的小礼物,譬如一支玫瑰花、小卡片、马卡龙。

第二个常见项目:横幅表白。

这些表白的意味,很多都是违背了女性独立自主精神的。

譬如:你只要美就好了,男生负责让你美。

对于妇女节的理解(我要过妇女节妇女)(3)

这不是回到“女人的价值是美,男人是保护者和支配者”了吗?

“今天我们都是你的夜华”

对于妇女节的理解(我要过妇女节妇女)(4)

(cr@那个头顶香蕉的少女)

“每个女孩子都是东华帝君最疼爱的小狐狸”……

对于妇女节的理解(我要过妇女节妇女)(5)

(cr @一个小栗子)

大学生有联谊和社交的需求,可以理解。但男生对女生的表白,和对女生的“祝福”,并不是一回事。

为什么大学男生对女生的肯定,只有“你可以是我潜在的恋爱结婚对象”这一种呢?

大学女生都是一个个独立的人,她除了作为你的潜在的恋爱结婚对象之外,她的人格呢?她的精神呢?男生们不去欣赏吗?

更重要的是,把女性权益的节日偷换概念成联谊、表白,倡导女性权益的三八妇女节就消失了。

当大学生们找工作之后看到“只招男生”这种性别歧视的招聘理念,男生和女生都会觉得理所应当吗?

当他们开始谈恋爱的时候是否能意识到“你负责美、我负责让你美”是一种歧视和不尊重,是物化了女性呢?

晒美女、赞母亲、要宠溺……

走出大学,还有什么妇女节打开方式?

一种常见的对妇女节的误读是:母亲节。

包括央视新闻在内的多个官媒都用这种方式来打开妇女节。

对于妇女节的理解(我要过妇女节妇女)(6)

对于妇女节的理解(我要过妇女节妇女)(7)

对于妇女节的理解(我要过妇女节妇女)(8)

对于妇女节的理解(我要过妇女节妇女)(9)

“妇女”被误解为“生了孩子的女人”。

可是,妇女有生育自由权,并不是每一个女人都会成为母亲,她们可以自由选择。

商家的宣传概念里则容易强调“宠爱”之类的概念。

【女人,天生就是用来宠爱的】

对于妇女节的理解(我要过妇女节妇女)(10)

对于妇女节的理解(我要过妇女节妇女)(11)

可是女人的价值就是“被宠爱”吗?

翻了一天微博,大部分明星(不论男女)都不敢使用“妇女节”这个称呼。

甚至一位号称是“he for she”国内代言人的男星,也没有意识到3月8日和女性权益有关,只祝自己的太太女神状态永在。

不想看男人祝我被宠爱祝我永葆青春,只想看到他们是尊重女人的。

对于妇女节的理解(我要过妇女节妇女)(12)

唯一大方说出“三八妇女节”概念,而且发了真正的女性独立自主祝福语的,是林志玲。

对于妇女节的理解(我要过妇女节妇女)(13)

整个微博啊,只有林志玲一个女明星不忌惮“妇女”这个词。

进步正在发生

但社会始终是在进步的。

曾经劝告女人少看偶像剧的《人民日报》,注意到女性权益问题。

对于妇女节的理解(我要过妇女节妇女)(14)

对于妇女节的理解(我要过妇女节妇女)(15)

尽管他们的三八节鸡汤还是这样↓都是让女人做自身建设,而不追问社会对女人是否公平。

对于妇女节的理解(我要过妇女节妇女)(16)

另一方面,今年特别刺眼的商业广告明显减少。

曾经因为三八节推出跳舞娃娃而被抨击的百度,今年的图标是这样:女人拥抱丰富多彩的世界。

对于妇女节的理解(我要过妇女节妇女)(17)

手机端主题页也提出了女性话题↓

对于妇女节的理解(我要过妇女节妇女)(18)

但百度也没有做充分,PC端的妇女节主页看不到男女平权内容,只有消费指南。

对于妇女节的理解(我要过妇女节妇女)(19)

另外,今年我也看到了好几个意味很积极的妇女节广告。

一个电商品牌请了徐静蕾去谈女性主义,广告里也不再强调女人是被宠爱的、被照顾的、为男人打扮的,而是鼓励女人活出自己。

一个化妆品广告做了妇女节历史介绍视频,简明介绍了中外女权运动史。

一个社交APP录制了小视频,用调侃的方式指出过去种种“只过女生节”的商业推广是不对的。

一个海外的电商网站打出的口号是:“女性的力量。”

这些都是社会不断发声之后带来的积极改变。

———————————

好,不是表白、不是母亲节、不是物化女性。

在妇女节,到底应该关注什么议题?

至少娱乐新闻里这些话题值得被重视。

【面对性骚扰和性侵害,女人不应该沉默】

3月5日女星马丽被性骚扰,选择微博发声。

对于妇女节的理解(我要过妇女节妇女)(20)

但评论里有人说“有人摸你就不错了”,还有人质疑她炒作。

这件事很遗憾的是超市角落没有安装摄像头,警察也拿猥亵者没办法,马丽发出猥亵者照片会涉嫌违法。马丽于是删掉了微博

对于妇女节的理解(我要过妇女节妇女)(21)

但这种对性骚扰零容忍的意识鼓励了很多女生说出曾经的阴影事件,也会改变一些女性面对性骚扰的态度。

对于妇女节的理解(我要过妇女节妇女)(22)

Lady Gaga曾经在广播节目里讲出高中时被性侵的经历

对于妇女节的理解(我要过妇女节妇女)(23)

最近奥斯卡影后简·方达也站出来了

对于妇女节的理解(我要过妇女节妇女)(24)

她自己曾在幼年时被性虐待,年轻时又因为不肯跟老板睡觉而被解雇,现在她为强奸受害女性奔走,分享自己和母亲被性侵的经历。

对于妇女节的理解(我要过妇女节妇女)(25)

被骚扰被侵害不是女人的错,这些女星的勇敢会给社会正面的示范作用。

【男女需要同工同酬】

帕特丽夏·阿奎特,《少年时代》里默默付出的母亲

对于妇女节的理解(我要过妇女节妇女)(26)

她拿到奥斯卡女主角时,发声支持男女同工同酬:“感谢每一位纳税人和每一位公民的母亲,我们曾经为了别人的平等权益而战斗,现在让我们为男女同工同酬战斗,为美国所有女性的平等权益战斗。”

对于妇女节的理解(我要过妇女节妇女)(27)

【男女平等需要全社会的认可】

梅丽尔·斯特里普出演女权电影《妇女参政论者》

对于妇女节的理解(我要过妇女节妇女)(28)

甚至上书国会,希望促进美国男女平权修正案列入宪法

对于妇女节的理解(我要过妇女节妇女)(29)

【女人有结婚和生育自由】

不要称呼不结婚的女明星为“黄金剩女”,没有人是被剩下的。

像天海佑希这样不喜欢家里有人的女人。尊重她的选择就好。

对于妇女节的理解(我要过妇女节妇女)(30)

对于妇女节的理解(我要过妇女节妇女)(31)

对于妇女节的理解(我要过妇女节妇女)(32)

【女人的私密照片被传播出去,有错的是传播者,女人是受害者】

对于妇女节的理解(我要过妇女节妇女)(33)

【在娱乐新闻中不要用侮辱女性的词汇,警惕各种隐形的荡妇羞耻思维】

这种言论是侮辱性的,不可以使用↓

对于妇女节的理解(我要过妇女节妇女)(34)

【影视剧中的性别歧视仍然严重】

结婚生子是国产生活剧的主流,婆婆岳母干预子女私生活成常态,只有年轻漂亮的女明星能当女主角,老女人都在催年轻女人生孩子,描写成熟女性生活的作品几乎没有。

对于妇女节的理解(我要过妇女节妇女)(35)

很多歧视都还没有改变。

这几年关于性别话题的争议越来越多,网络上女权话题如火如荼,但现实是巫山有童养媳新闻至今没有一个合理的结果,一本认真的性教育教材明明在输出很好的性别观点,教育孩子正确认识性别和男女平等,却被网络误读甚至造成校方回收教材。

我们仍然要发声呀。

请不要再跟我说女人讲女权就没有男人爱。第一,主张自己有正常人类的权利有什么不对?第二,“有男人爱”不是女人活着的目的。第三,如果男人讨厌女人有权利,那这是什么样的人?

再一次说,男女不是敌人,我们希望女性被尊重,也是为了男性得到尊重和理解。让女性从性别偏见中解脱,让男性也可以解脱。我们不一定要结婚生子,他们也可以不那么阳刚,也可以选择回到家庭,如果他们喜欢男人也没问题。我们都要当“人”而已。

去年写的话,今年还是要再发一遍。希望明年的这一天,现实又能更好一些。

3月8日,我只想祝女性都自由。你可以成为任何你想成为的样子,喝茶或者喝酒,穿高跟鞋或者跑鞋,爱打扮或是不打扮,居家或者远行,强硬或者柔软,胖瘦都好,结婚单身随便,当妈妈或丁克看你喜欢……但不需要成为别人认为的样子。

你,是自由的人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