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延安4月13日电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谢湘)1939年4月13日,由民族诗人光未然和人民音乐家冼星海共同创作的《黄河大合唱》在陕西延安首次公演。80年后的今天,这首史诗般的经典交响乐在延安鲁艺旧址再度唱响。中央音乐学院终身教授郭淑珍、著名演播家瞿弦和参加了今天的演出。

《黄河大合唱》诞生于上世纪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年代。1938年10月,诗人光未然率领抗敌演剧三队,从武汉奔赴西北抗日游击根据地。在东渡黄河之时,壶口瀑布的壮观景象、圪针滩古渡口的惊涛骇浪,都强烈地震憾着诗人的心弦。

黃河给了诗人和音乐家灵感。光未然心潮澎拜,长达400行八段歌词的诗作一气呵成,才华横溢的音乐家冼星海激情谱曲,共同完成了《黃河大合唱》的创作。抗敌演剧三队与鲁艺乐队于1939年4月13日在陕西陕北公学礼堂首演。《黄河大合唱》成为鼓舞中华民族决不屈服,誓死抗战到底的号角。

为了隆重纪念《黄河大合唱》首演80周年,中共陕西省委宣传部、延安市委宣传部和山西省中华文化促进会共同主办了《我和我的祖国——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暨〈黄河大合唱〉首演80周年》演唱会。

从4月9日到13日,4场《黄河大合唱》专场演唱会先后陜西宜川黄河壶口瀑布、山西永和县黄河蛇曲广场、延安大剧院、延安鲁艺旧址举行。由澳大利亚纳维塔黄河合唱团、西北民族大学合唱团演唱的《黄河大合唱》,在黄河两岸久久回荡。

与此同时,一支由40余人组成的“重走《黄河大合唱》创作之路”寻访团也在行动之中。寻访团成员有抗敌演剧三队队员的后代、有研究《黄河大合唱》学者、有来自光未然小学的教师和学生等等,他们在宜川县的屹针滩、吉县小船窝、永和关等地进行寻访,追溯《黃河大合唱》的创作源头。

《黄河大合唱》词作者之子张安东是这次活动的策划者、组织者、策划者之一。在这次寻访黄河的旅途中,他多次抹去眼角的泪水。他说,一步步踏着前辈英雄走过的脚印,一遍遍听着民族精神的赞歌,我们在寻找《黄河大合唱》的灵魂及所要表达的精神,一路走来,真是震撼啊!

黄河大合唱第一次演于哪里(经典之作黄河大合唱80年后在延安再度唱响)(1)

4月13日下午,我和我的祖国——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暨《黄河大合唱》首演80周年演唱会在延安鲁艺旧址隆重举行,来自澳大利亚纳维塔黄河合唱团和西北民族大学合唱团300余人激情演唱《黄河大合唱》。

黄河大合唱第一次演于哪里(经典之作黄河大合唱80年后在延安再度唱响)(2)

著名演播家瞿弦和朗诵《黃河大合唱》第三章《黄河之水天上来》。

黄河大合唱第一次演于哪里(经典之作黄河大合唱80年后在延安再度唱响)(3)

92岁高龄的著名歌唱家郭淑珍在纪念《黄河大合唱》演唱会现场和演员、观众一道高声演唱《我和我的祖国》。

黄河大合唱第一次演于哪里(经典之作黄河大合唱80年后在延安再度唱响)(4)

《黄河大合唱》演出结束后,瞿弦和与演员们合影留念。

黄河大合唱第一次演于哪里(经典之作黄河大合唱80年后在延安再度唱响)(5)

在4月13日下午《黄河大合唱》演出结束之后,光未然之子张安东激动地流下了热泪,他与率团回国演唱《黄河大合唱》的团长陈丰紧紧握手,表示感谢!

黄河大合唱第一次演于哪里(经典之作黄河大合唱80年后在延安再度唱响)(6)

4月9日下午,纪念《黄河大合唱》首演80周年首场演唱会在陕西宜川壮观的黄河壶口隆重举行。

黄河大合唱第一次演于哪里(经典之作黄河大合唱80年后在延安再度唱响)(7)

4月11日下午,纪念《黄河大合唱》首演80周年演唱会在延安鲁艺旧址举行。来自诗人家乡光未然小学的老师宋春与学生宋百川非常投入地观看演出。

本文照片均为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谢湘拍摄

本文源自中国青年报客户端。阅读更多精彩资讯,请下载中国青年报客户端(http://app.cyol.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