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前,有幸听过一个在日本服装品牌工作30多年的日本女人讲起日本服装的发展史,其中讲到了日本品牌的组织架构,我很有兴趣,这几天翻阅,发现很多的精妙之处,原图形式如上图:

日本本土品牌发展(日本品牌的组织架构)(1)

对于一些不同的叫法,她也做了注解,分别如下

1.事业部负责人:指标的制定

2.品牌导演:制定品牌的下期方向,一年后呈现什么样的品牌,更多的时间在外面,收集情报,做品牌策略

3.MD:左手算盘,右手审美;

4.设计师:对品牌顾客生活方式的了解,在MD的商品规划下设计商品

5.区域MG:情报信息传递,管理店铺人员

6.VMD:一定要了解品牌的产品结构,产品效率,库存效率;

7.销售促进:营销策划人员,推广企划

8.DB:提高正价产品的销售率

以上是她所讲的一小块内容,以下是我的解读:

1.公司组织架构以职能划分,而不以部门划分;我们见到国内品牌的组织架构通常都是总裁办、营销中心、供应链中心、物流中心、研发中心、形象中心、自营部、加盟部、设计部等等形式呈现,个人总觉得不是特别好,至于说问题出在哪里,也总讲不清楚,后来我的老师陈琦曜先生告诉我,组织应该是以职能来划分的时候,我有了点思路,直到看到日本老太太的这张架构图,我想我明白了部门越多效率越低的核心原因;

2.店铺是日本品牌的核心;一切围绕着店铺展开,店铺可以找让所有问题的答案,在我们国内品牌的店铺,同样如此,通常,看一个品牌的管理水平和发展,不要看品牌的时装发布会和服装展,而是要看这个品牌的店铺;有很多品牌的展会,光鲜亮丽,店铺表现力都一团糙;

3.MD是商品总监兼买手的角色;日本老师对MD的注解是左手算盘,右手审美,你不但要知道这款衣服好不好看(和好不好卖),还得知道能卖多少,各类品内分别多少款多少件等等,这些是需要拿往年数据和今年目标来算帐的;就像《真我霓裳》中的田渊先生,在米兰在巴黎他是买手,回去后他是商品部的老大,类似的情况,国内有成功品牌;

国内的另一种情况是,部分品牌盲目招聘人员充当买手,也经常去东京\米兰\巴黎买买货,如果拿左手算盘右手审美来点评她们,她们绝大部分可能只有一只手,没有算盘;

4.设计师的定位准确;她们对设计师的注解是,对品牌顾客生活方式的了解,在MD的商品规划下设计商品,个人认为这两点非常之精确,要想让自己设计的产品畅销,就必须对自己的顾客足够了解,设计师光在公司画图是不够的,需要经常去店铺,甚至和顾客交谈,从而让自己的设计更贴合实际需求;第二点,在MD的规划了设计商品,做为设计师,是需要在一定范围来设计产品的,风衣多少款? 短裤多少款? 是需要有数据依托的,那么谁有数据呢,左手拿算盘的MD那儿就有了;

曾有一个品牌,为了货杆里的成套搭配,裤子和裙子的款数占到了35%,结果下装的销售占比根本达不到,导致大量的下装积压;

还有一个中高端品牌,设计师突发奇想,设计了两个运动系列,那种类似于AD和NIKE的卫衣一样的款式、颜色和面料,当然价格是很好的,结果顾客看不懂了,也没人买,用顾客的话说,我买晨跑套装的话,肯定去运动品牌买啦,最后不得已,两个系列几万件产品都作为礼品送顾客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