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初理解,这篇杂文讲的基本上都是废话。它打了一大堆比方,想讲的无非是,对待外来文化,我们应该主动挑选,自己判断其中的好坏,然后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鲁迅先生为什么要写拿来主义 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1)

可是,真正麻烦的地方恰恰在于怎么判断外来文化的好坏,好坏判断的标准是什么,应该怎么确定?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是谁都会同意的。问题是怎么分辨什么是精华什么是糟粕。只说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等于什么都没说。

守旧派、义和团也完全可以同意要有选择,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只是在他们的判断里,外来文化全是糟粕,当然要抛弃。全盘西化论者也完全可以同意这个论调,只是在他们的判断里,西方文化全是精华,当然要全盘接受。

鲁迅先生为什么要写拿来主义 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2)

问题的症结在于怎么判断好坏,怎么进行挑选,而光强调要有所挑选,几乎什么都没有说出。

我看,不是这个拿来主义如何吸引人,而是应当思考如何拿来?拿来什么?拿来以后,如何使用和利用拿来的东西?这才是最重要的。至于适用于怎样情况?什么情况都可以,只要你能拿来就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