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山西,岳麓东,城南讲学峙其中。人可铸,金可熔,丽泽绍高风。多材自昔夸熊封,男儿努力蔚为万夫雄!

这是《恰同学少年》中,第一师范的校歌。当年第一次看这部剧,第一次听到这首校歌,便被悠扬的旋律,豪迈的歌词所折服。多么雄奇的歌词,多么豪迈的志向,让我这个电视机前的观众,听了看了,也不禁豪情万丈,想要立下大志,成为男儿中的万夫雄。

恰同学少年电视剧里面经典对话(难以超越的经典励志片)(1)

第一次看《恰同学少年》这部剧,是在不经意之间。没想到看了一点,便被深深吸引了。剧情实在是太精彩了,故事实在是太好了。不但不俗,而且高雅之至,豪迈之至,让人看了热血澎湃,顿生豪情。

全剧主要讲述的故事是毛泽东等学生在一师求学的故事,循着伟人的脚步,重温伟人的学生时代,目睹伟人的峥嵘岁月,实在是一大幸事。

全剧可谓构思精巧,制作精良 。没有一句多余的台词, 没有一个多余的镜头,没有半点狗血的剧情,全程都是那么的高潮跌宕,让人看了欲罢不能。不忍放过一个镜头,一句台词,一处剧情。

这部剧实在太好了,好到里面许许多多的台词,都是经典至极,无懈可击。好到这里面的许许多多台词,我都拿本子记着,时不时拿出来品味。这哪是在看消遣的电视剧啊?这哪是电视剧在消遣观众啊?分明是一部充满正能量和无穷力量的好剧啊,在看剧的同时就能受到熏陶,受到传承,受到洗涤。

恰同学少年电视剧里面经典对话(难以超越的经典励志片)(2)

失落的人,看了这部剧,会充满斗志和力量,从新走向自信的前路。奋进的的人,看了这部剧,会更加的斗志昂扬,充满能量。这是一部老少皆宜,全民受益的好剧啊。特别适合在校学生和老师观看,学生看了,才会懂得为什么学习,怎样学习,学习的目的到底是为了什么?老师看了,才会懂得如何教书育人,怎样教书育人,应该培养怎样的学生?总而言之,这部剧实在是值得当下的教育者和学生好好看看,实在是很有借鉴教育意义。

这部剧主要的剧情发生在湖南省第一师范,主要的人物是毛泽东,主要的故事是毛泽东和老师之间的故事。什么是优秀值得尊敬的老师?什么是可以为之栽培的学生?在毛泽东的身上,在毛泽东身边的老师身上,我仿佛找到了答案。毛泽东来到一师是对的,在这里五年半的学习,影响了他一生。

1936年,毛泽东在陕北与美国记者斯诺谈话时曾这样说到,“我在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的生活中,发生的事很多,我的政治思想也在这一时期开始形成。在这里,我也获得了社会活动的最初经验。”建国后,毛泽东会见当年的师友们,也曾多次说到,“我没有正式进过大学,也没有到国外留学,我的知识,我的学问是在一师打下的基础。一师是个好学校。”

一师的确是所好学校,让青春期躁动不安、心性不定的毛泽东在这里安心读了五年半书。要知道在进一师之前,毛泽东换了很多所学校,始终没有稳定下来,始终没有找到适合自己脾性的学校。他与一师的相遇,有种相见恨晚的感觉。

恰同学少年电视剧里面经典对话(难以超越的经典励志片)(3)

在一师读书期间,毛泽东可以不必再为学费发愁,因为这所学校不收学费。可以不必再为吃饭住宿发愁,因为这所学校包吃住。可以不必再为读书而发愁,因为这所学校的老师有读不完的书可以借给他。可以不必再为有问题无人能解而发愁,因为这所学校有许多顶尖而德高望重的老师可以为他解答。

什么是好的学校?不是升学率高的学校就是好学校,而是充满朝气和希望,能够给学生人生正确引导的学校才是好学校。什么是好的老师?不是能将成绩教得很棒的老师就是好老师,而是能跟学生打成一片,真正能让学生受益一生的老师才是好老师。

伦理学老师杨昌济,湖南省督军谭延闿聘请他到省教育司当司长,他都不去。看到毛泽东的作文,他欣然接受一师校长孔昭绶的聘书。为的是什么?为的是他“自闭桃源称太古,欲栽大木柱长天”的夙愿。在小小的一师,杨昌济终于实现了择一两位贤才的愿望,毛泽东、蔡和森,就是他眼中的奇才和大才。

一生能有这样两位得意门生,杨昌济虽死无憾。在去世之前,他还不忘像章士钊推荐这两位得意弟子,吾郑重语君,毛蔡二子海内人才,前程远大。君不言救国则已,救国必先重二子。

恰同学少年电视剧里面经典对话(难以超越的经典励志片)(4)

国文课老师袁仲谦,长沙有名的国学泰斗。为何老是跟毛泽东过不去?为何一次次为难毛泽东?还不是想改造毛泽东作文的弊病,使他心目中的大才更加的完美。毛泽东刚开始误会过袁仲谦,得知老师的苦心后,他虚心接受,认真钻研古文,成为了袁仲谦在第一师范的学生中古文最好的一位。时隔多年,人在延安的毛泽东在谈及袁仲谦时,依旧心存感激。“多亏袁大胡子,今天我在必要时仍然能写出一篇过得去的文言文"。在校长张干要开除毛泽东时,袁仲谦据理力争,迫使张干收回了开除毛泽东的决定。袁仲谦非常欣赏毛泽东,对许多人说过:“挽救天下危亡者,必期毛泽东也!”

历史课老师黎锦熙,年少有为的青年才俊。年纪仅仅比毛泽东大了三岁,跟毛泽东是一见如故,亦师亦友。他欣赏毛泽东的文采,钦佩毛泽东的志向。第一次上课时,他便被与众不同的毛泽东所吸引。“在所有的学生中,毛泽东显得那么神经儒雅,并无过激言行,上课听讲时从不浮躁,一双眼睛灼灼有光,课间休息时,他从不和人打闹,对一切事物总是静思、观察。”黎锦熙和毛泽东保持了一生的友谊,蒋介石败退台湾时,曾要求他南下,他断然拒绝,直言:“我要在这里等待一位唐宗宋祖稍逊风骚的伟人哩!”

恰同学少年电视剧里面经典对话(难以超越的经典励志片)(5)

校长孔昭绶,留学日本的高材生,屈居在第一师范为的是什么?还不是想靠教育救国,为国家储备人才吗?虽然是一师的校长,他却并未与学生保持距离,而是经常深入学生之中去,跟学生们交流探讨。他在剧中有三次重要的讲话,每一次都是那么令人振聋发聩,令人受益匪浅。

同学们,第一师范的同学们。什么是贫困,什么是富有?穿草鞋,打补丁粗茶淡饭就是贫困?穿皮鞋,坐轿子,山珍海味就是富有了吗?

自己不计较个人得失,尽己所能,让更多的人得到幸福的时候,你在精神上是那样的富有和快乐。

就算你坐拥万贯家财,可是到了晚上,你就会发现,你并不快乐,因为你在精神上,是个一文不名的穷光蛋。

多么好的电视剧,多么经典的剧情,相信但凡看过这部剧的人,或多或少都会受到影响和触动。只是可惜的是,如此好剧似乎已经被遗忘,不但在电视台没有反复重播,就是在视频网站上也难得一见了。可惜,实在可惜,如此经典难以再有的励志剧,就这样成了喧嚣社会里的垃圾,被弃之不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