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风有时,归有时

早些年,村子的最里头有一对老夫妻,几只鸡,一条狗,一幢石头砌的房子。现在,只有一个绿色养殖场孤零零地落在那。

小时候,这里就是我们世界的大部分,学习、玩耍,这个时间段的所有所有都发生在这山脚下的村落。它有一个很出世的名字——乘风源,是顺风而来,由风指引,来到这的隐士繁衍的一代代人形成的。不说这里是现代的桃花源,而是最早来的一批人的归隐之地,接下去一代代子子孙孙的源头。

浆水泉公园游记(乘风有时归有时)(1)

翔鸿乘风,傲娇的村头

浆水泉公园游记(乘风有时归有时)(2)

无人机下的小村

有人说,乘风源村民大多数姓李,是拥有李唐直系血脉,“三田李氏”之一江西婺源“严田”李氏德鸾的后代。因战乱纷争,来到这里,过着朴实安详的日子。这里不探讨这段历史是否真实,我只知道,我家旁边的祠堂门楣上挂着三田世家。从记事以来,这块匾一直挂着,祠堂也一直在翻新。

浆水泉公园游记(乘风有时归有时)(3)

我家对面的祠堂

小时候不懂乡愁是什么,现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的感触才开始蔓延。学前班天天回家,小学隔三天,初中一礼拜,高中一个月,大学一学期,今年毕业,还未回家。脑海中的家乡,幼时是最深刻的,长大后每次回家,村子都以新面貌迎接。这次回家有了垃圾分类区,下次回家看到小公园、小亭子,下下次村头一座木桥映入眼帘,到了晚上亮起灯格外好看。

浆水泉公园游记(乘风有时归有时)(4)

兰亭

浆水泉公园游记(乘风有时归有时)(5)

晚霞

浆水泉公园游记(乘风有时归有时)(6)

老树

五水共治、小镇红色旅游的兴起,村子的环境也越来越好。不管外在的装饰如何变化,我们都能找到你熟悉的样子,有好山、好水、浓浓的风土人情,还有舌尖上的美味,这些都不曾改变。

这里的山,并不是横看成岭侧成峰的天斧神功,这些丘陵地带的小山也别有一番韵味。它们是纯厚的,开辟山坡种植茶树,帮助当地农民增收;山脚下的平地是一亩亩的田,一季绿色水稻、一季黄色油菜花。最爱这满眼的油菜花,一天的不同时段都可以看到不一样的美,早晨的雾气配上这带点湿气的花儿,如油画般,却是真真切切的。

浆水泉公园游记(乘风有时归有时)(7)

漫田的菜花

浆水泉公园游记(乘风有时归有时)(8)

黄油油

这里的水,清澈见底,夏天远远听着水声都能感觉到凉爽。记得小时候最爱的就是下午三四点约一二伙伴,小溪摸螃蟹。村子的最上游有个水库。冬天,看着湖面特别安静,深不见底的蓝色湖面不免有点害怕。将近春节的时候,水库的人气蹭地上升,村民都来买这纯天然放养的鱼儿,有白鲢、鲫鱼、鲤鱼。鲤鱼的口感不佳,因幼时喜欢,家里人还是会买上一条小鲤鱼。现在想想还真是件开心的事。

浆水泉公园游记(乘风有时归有时)(9)

“金鸡岩”的流水,小桥没拍到

浆水泉公园游记(乘风有时归有时)(10)

一弯清泉

浆水泉公园游记(乘风有时归有时)(11)

水库一角

离家在外,跟同学、友人提起家乡最多的还数那两座石拱桥和家乡美食。在印象里,这两座桥是神秘的,也是亲切的。最爱的一座石拱桥距离村口估摸三四百米,在这个桥上打过水漂,摘过野果子,跟小伙伴跑过,也在桥底捡过螺蛳,躲过雨。另一座在500多年的大樟树下,连接乘风源上下村。幼时听大人说,不要在这停留过久,说有可怕的东西。可能很久以前,这里没有房屋,晚上才显得可怕。现在新房屋造起来,上下村几乎连接起来了,桥也翻新,多了番生气。

浆水泉公园游记(乘风有时归有时)(12)

年代的拱桥

浆水泉公园游记(乘风有时归有时)(13)

村内的拱桥

浆水泉公园游记(乘风有时归有时)(14)

谁拍的拱桥呀

除了两座石拱桥,与友人谈的最多的就是吃的,民以食为天,我们村的美食可不拖后腿。最爱的是米羹,也许看着这红红的颜色和混沌的外观没有多大的勇气和胃口。但我敢打包票,只要你吃上这一口,你会迷恋这味道。这是由大米、辣椒、大蒜和茴香磨出来后加入干菜、面条、豆腐熬煮出来的,整个流程完成需要耗费整整半天。平时并不经常做,逢年过节、白喜事,才会做上个几回。看来美食跟随节假日,这是没错的。除了米羹,代表性的美食还有清明粿、粒粒粿、中秋的麻糬。农村的人都是勤奋的,现在村里很多家都自己做豆腐。最喜欢就是在出豆腐前,舀碗豆浆配点白糖,味道堪称一绝,一碗下肚不比山珍海味差。每次离家,家里的老腊肉也是让心心恋恋,一锅煮吃上个四五块不成问题。

浆水泉公园游记(乘风有时归有时)(15)

这是清明粿

浆水泉公园游记(乘风有时归有时)(16)

麻糍

浆水泉公园游记(乘风有时归有时)(17)

老豆腐

浆水泉公园游记(乘风有时归有时)(18)

老腊肉

农村的孩子零食少,小孩子都喜欢爬到山上,摘些粉红色的野草莓,我们那方言叫“ong”确是个可爱的名字。还有那紫色的桑葚,吃完手上嘴上全是紫红紫红的,破相没关系,小孩子哪在乎这个。

浆水泉公园游记(乘风有时归有时)(19)

儿时最爱,可是没有熟

写到这,开始想念家乡的那片天,那里的空气和味道,真想请个假回家呆上个礼拜。晚上再压压大马路,极佳的散心方式。这里的所有都是那么符合乘风源这个名字,那么惬意和舒心。小时候这里是世界的大部分,现在成了一年当中停留最少的地方。远在外的我们,不管在哪里,有空多回家看看,这里的天空真的很美。

愿我们乘风追梦有时,乘风归来有时。

浆水泉公园游记(乘风有时归有时)(20)

回杭

浆水泉公园游记(乘风有时归有时)(21)

怀念-想家

毕业一年,想扎根大杭州,虽然我是属于杭州户口,可是还是难于上青天般的落足于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