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岳剑派掌门当中,衡山的掌门人莫大先生是一个很容易让读者高看一眼的人物,莫大的行事十分符合许多小说中高人侠士的风范,衡阳城中所有人都议论说他与师弟刘正风不合的时候,他却伸出援手杀死了大嵩阳手费彬后飘然而去,五岳剑派所有人都在传播令狐冲行为不端时,他却不信江湖传言,暗中查访,得出令狐冲是位好少侠,五岳剑派所有前辈高手都死在思过崖石洞中,他却逃脱性命,三年后还在令狐冲婚礼上远远演奏了一曲。

南岳衡山莫大先生(衡山掌门莫大先生潇洒侠义)(1)

莫大

以上莫大先生的行径确实符合很多人心目中的高人隐士形象,但是请记住莫大先生的身份是衡山派的掌门人,在笑傲江湖这个披着武侠皮写政治的背景下,金庸对他的设定是一个政治人物,他的潇洒一旦和他的身份结合起来,那他这个衡山掌门人是谈不上多合格的,至多不过是做到了明哲保身。

首先是刘正风灭门事件,不要只看莫大最后出手杀死费彬,请问嵩山派正面灭刘正风满门,全家老少妇孺弟子门人,除了一个求饶的刘正风小儿子外一个不留的情况下,此时,莫大先生在干什么?

南岳衡山莫大先生(衡山掌门莫大先生潇洒侠义)(2)

刘正风

我们说莫大当时声援刘正风有可能避免灭门惨案吗?答案是有的,不妨说说嵩山派敢明火执仗的灭门依仗的是什么。

1.刘正风结交曲洋的事实。

2.嵩山派五岳盟主的身份。

3.嵩山派来了三个高手,丁勉、陆柏、费彬,以三对一的优势对刘正风。

在基于第一个前提下,刘正风结交魔教的证据确凿,正派在场的其他高手虽多,却不会直接相助刘正风,在基于第二个前提下,嵩山派在处理刘正风事件方面比华山、泰山、恒山有更多话语权,而第三个条件,嵩山的高手来的多,纵然刘正风拼死一搏也不是嵩山派的对手。

但是嵩山派没料到,刘正风通过"百变千幻衡山云雾十三式"这套武功出其不意的生擒了费彬,为事件带来了变数。

南岳衡山莫大先生(衡山掌门莫大先生潇洒侠义)(3)

费彬

费彬被擒后,刘正风想拿费彬换他一家性命,并承诺日后与曲洋再不见面,只带一家人远走海外再不到中原。这个提议,岳不群、天门道人、定逸师太三个是赞同了的,而丁勉也有些犹豫,但是陆柏心肠够硬,直接就继续开杀戒。陆柏为何敢这么做?因为他知道,大不了就是刘正风杀了费彬,但是他们两人接下来以二敌一依旧是可以完成灭门的任务。

但是如果莫大这时候肯出面,那情景必然是有所不同,第一,莫大完全可以刘正风私通魔教是衡山派内务为理由,拖延一下说衡山门规必然会严惩刘正风,但不劳嵩山派处理了,要知道五岳联盟是一个军事同盟,嵩山派虽是盟主但并没有资格干涉各派内务的,否者左冷禅也不会想着要并派了。再或者,莫大也可以衡山掌门人的身份当场将刘正风逐出师门,这么一来刘正风就不再是五岳剑派之人,一个不算五岳剑派的人结交魔教,关你嵩山何事?

南岳衡山莫大先生(衡山掌门莫大先生潇洒侠义)(4)

莫大

第二,一旦莫大先生当真声援刘正风,那现在的情形双方高手数量对比就是二比二平,同时那些原本置身事外的衡山弟子,在掌门人到来的情况下,也得和嵩山弟子对抗,丁勉、陆柏就算继续硬来也很难完成灭门任务。所以说,莫大只要愿意,是大概率可以避免这场灭门案的。

那么他为何没有呢?很简单,就是明哲保身四个字,莫大他敢做的也只有在无嵩山派其他人见证的情况下,杀了费彬罢了,他纵然是杀了费彬,内心深处也还是有所畏惧的,还要装模作样的试探一下令狐冲口风够不够严实。

莫大先生道:"【后来听说此人突然失了踪,下落不明,不知到了何处,倒也奇怪】。"令狐冲心想,那日在衡山城外,莫大先生施展神妙剑法杀了费彬,他当日明明见到自己在旁,此刻却又如此说,自是不愿留下了形迹,便道:"嵩山派门下行事令人莫测高深,这费彬嘛,说不定是在嵩山哪一处山洞中隐居了起来,正在勤练剑法,也未可知。"

南岳衡山莫大先生(衡山掌门莫大先生潇洒侠义)(5)

令狐冲

莫大杀费彬一事毕竟还是被左冷禅察觉了,左冷禅将此事当做了让莫大答应并派的把柄,于是原本直接反对并派的莫大先生,在左冷禅拿出"不赞同并派,我就要费彬报仇"的威胁后,便默认了并派之举。

他这番话听来平和,含意却着实咄咄逼人,意思显是说,【倘若莫大先生赞同合派,那么杀死费彬之事便一笔勾销,否则自是非清算不可】。他双目瞪视莫大先生,问道:"莫兄,你说是不是呢?"【莫大先生哼了一声,不置可否】。左冷禅皮笑肉不笑地微微一笑,说道:"【南岳衡山派于并派之议是无异见了】。东岳泰山派天门道兄,贵派意思如何?"

南岳衡山莫大先生(衡山掌门莫大先生潇洒侠义)(6)

左冷禅

这也可见,莫大先生敢在封禅台上反对并派,其实也是看准了少林武当两大掌门均在,嵩山派没有胆子明目张胆的对持异议者搞屠杀,然而一旦左冷禅有了正当理由,即"莫大杀了费彬,这是嵩山和莫大的私仇",那么少林武当两大掌门不好插手,莫大就怂了,门户的存亡和性命,还是后者要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