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儿时的春节旧历年底的景象,在童年的记忆中是挥之不去的腊八节一过,母亲和我们每天都掐着指头数日子,计算着距离过年还有多少天母亲要计划着准备一家人过年的新衣裤、新鞋袜,以及何时宰杀年猪,何时蒸年馍,何时打扫房屋,何时擀长面我们则想着穿新衣,吃饺子、吃长面、吃猪肉片炖酸菜粉条子的大绘菜以及和要好的伙伴一天到晚什么活也不干、痛痛快快、昏天黑地地玩耍,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结庐在人境的文本解读?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结庐在人境的文本解读(流影掇拾耑庐自述)

结庐在人境的文本解读

二 、儿时的春节

旧历年底的景象,在童年的记忆中是挥之不去的。腊八节一过,母亲和我们每天都掐着指头数日子,计算着距离过年还有多少天。母亲要计划着准备一家人过年的新衣裤、新鞋袜,以及何时宰杀年猪,何时蒸年馍,何时打扫房屋,何时擀长面。我们则想着穿新衣,吃饺子、吃长面、吃猪肉片炖酸菜粉条子的大绘菜以及和要好的伙伴一天到晚什么活也不干、痛痛快快、昏天黑地地玩耍。

一天天地,年三十终于快要到了。猪宰了,馍蒸了,房屋打扫干净了,长面擀好晾干放在笸箩里了。窗户洗刷干净糊上了洁白的窗户纸、贴上了好看的窗花。父亲早就把写春联的任务交给了我。乡亲们陆陆续续地拿着成卷的红纸到我家,我照着对联本,不停地写啊写,堂屋的地上和门口的台阶上到处晾着墨迹未干的红对联。姐姐不住地唠叨,抱怨我因给乡亲们写对联,耽误了给家里干杂活。但还有两家,我还要带上笔墨上门去写,这就是住在大灰圈口上的尕奶奶家和郑禧德叔叔家。尕奶奶是郑家叔叔的生母,因染了抽鸦片烟的恶习,被我姨爷休了,再嫁于正路乡拉牌村张姓人家。后来又搬了回来,和郑叔叔家住隔壁。我到他们两家写对联,总得半天时间,写好对联,吃了晚饭方才回家。

年三十的下午,家家的厨房烟囱里炊烟飘起,混合着煮肉、炝葱花的香味弥漫在整个村庄的上空。院子打扫了一遍又一遍,对联贴好了,大红灯笼挂起来了。吃过年夜饭,父亲在堂屋的神龛和灶娘娘的神主前摆好了供品,点燃了香烛,举行迎财神、接灶娘娘的仪式。然后就领了我们,打着灯笼到村子外面去给先人们烧纸。晚上,照例是守岁和啃猪骨头“咬鬼”。谁都兴奋得不愿意睡觉,弟兄姐妹几个围坐在炕头,打扑克、玩牛九牌。半夜时分,母亲将煮得酥烂的猪骨头从锅里捞出来,撒了椒盐,热腾腾地冒着香气。我们再也顾不得玩牌,纷纷上前,抢着去吃。似乎没有怎么睡,刚刚闭上眼睛眯糊了一会儿,天就蒙蒙亮了,远近又响起了劈劈啪啪的鞭炮声。赶快起了床,洗了手脸,吃过纯羯羊肉馅的元宝饺子纷纷出了门。男孩儿们结了伙去给亲戚和老人拜年;女孩子走在一起,叽叽喳喳地比谁的衣服花、谁的鞋子好看。

我先到离堡子不远的吴绍山干爹家拜年。他本是四川省宣汉县人,早年参加红军,一九三六年随军长征,爬过雪山,走过草地。一九三七年红四军西征高台失利,他腿部受伤,突围中被马家队伍所捕,伺机逃脱后流落到我村,娶妻生子,定居了下来。他本姓戴,为隐瞒身份改姓吴,直到全国解放十多年后,才改回原姓。但我是自小称呼惯了的,怎么也改不回来。给吴家干爹、干妈拜完年后,我又要去郑禧德叔叔家拜年。叔叔和婶婶拿出早就准备好了的核桃、花生、大枣、糖果等许多小孩爱吃的食物,将我的两个上衣口袋装满了,才让我出门。

学校门口的操场上,人越来越多。激烈的篮球比赛,吸引了不少来看比赛的人。年前就已搭好的秋千架旁围满了穿着鲜艳的姑娘们。她们轮流荡起秋千,长长的辫子上用彩绸扎成的蝴蝶结在空中飞舞,煞是好看。小姑娘们三五成群的在一起玩着跳房子、踢毽子的游戏。男孩子们或是“打缸”,或是比赛打铜钱

“打缸”是一种很有意思的游戏。游戏的玩具是一快能平稳地支放在地面上的片状石块,是每个男孩子平时留心早就准备好了的。一方先将自己的石块在地面上支起来,另一方则在距离约三米远的地方用各种动作将其击倒。除了用手和脚远距离投掷外,还要用身体从头到脚的各个部位,将石块运送到支着的石块前去击倒它。谁先能用各种动作将对方的石块击倒,谁就算赢。惩罚负方的办法是:胜方将自己的石块平放在脚面上,用力踢送出去,不论踢多远,负方都要将胜方背到踢出去的石块跟前。三五个小朋友在一起玩“打缸”的游戏,一个个灰头土脸的,像从土里钻出来一般,愉快极了。

当时民间流传着一句民谚说:“今年打缸,明年吃糠”。果然连续遭受了三年严重的自然灾害,大饥荒之后,小孩子们再也不玩这种游戏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