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c七大手法用处口诀(新QC七大手法详解)(1)

  1. KJ法(亲和图法)(Affinity Diagram)
  2. 关联图法(Rolation Diagram)
  3. 系统图法(Systematization Diagram)
  4. 矩阵图法(Matrix Diagram)
  5. 过程决策计划图法(Process Dicesion program Chart)
  6. 箭条图法(Arrow Diagram)
  7. 矩阵数据分析法(Factor Analysis)

新QC七大手法的使用情形,可归纳如下:

亲和图——从杂乱的语言数据中汲取信息;关联图——理清复杂因素间的关系;系统图——系统地寻求实现目标的手段;矩阵图——多角度考察存在的问题,变量关系;PDPC法——预测设计中可能出现的障碍和结果;箭条图——合理制定进度计划;矩阵数据解析法—多变量转化少变量数据分析;

新QC七大手法概述:

qc七大手法用处口诀(新QC七大手法详解)(2)

新QC七大手法的特点:

  1. 整理语言资料的工具
  2. 将语言情报用图形表示的方法
  3. 引发思考,有效解决凌乱问题;
  4. 充实计划;
  5. 防止遗漏、疏忽;
  6. 使有关人员了解;
  7. 促使有关人员的协助;
  8. 确实表达过程。
  9. 管理工具,可以应用于QC以外的领域

新QC七大手法的五项益处:

  1. 迅速掌握重点--实时掌握问题重心,不似无头苍蝇般地找不到重点。
  2. 学习重视企划--有效解析问题,透过手法的运用,寻求解决之道。
  3. 重视解决过程--重视问题解决的过程,不只是要求成果。
  4. 了解重点目标--拥有正确的方向,不会顾此失彼。
  5. 全员系统导向--强化全员参与的重要性,进而产生参与感与认同感。

新旧QC七大手法的区别:

新七大手法并不能取代旧七大手法,两种品管手法相辅相成。

qc七大手法用处口诀(新QC七大手法详解)(3)

新旧七大手法使用范围:

qc七大手法用处口诀(新QC七大手法详解)(4)

亲和图法

1.定义 把大量收集到的事实、意见或构思等语言资料,按其相互亲和性(相近性)归纳整理这些资料,使问题明确起来,求得统一认识和协调工作,以利于问题解决的一种方法。

亲和图法是1953年日本川喜田二郎在探险尼泊尔时,将野外的调查结果数据予以整理时研究开发的,也叫KJ法。

2.应用时机

3.适用范围

4.亲和图特点

5.亲和图类型

6.亲和图制作步骤

▶ 决定主题(可从以下几方面)

用一个整句来描述需要讨论的问题,如:“为家庭计划一个愉快的假期时涉及哪些主要问题?”“今后,本公司应如何开展质量保证活动?”等。

▶ 针对主题来进行语言资料的收集就所讨论的问题,想出至少20条意见或争论点,用简明的语言表达。(收集意见的方式可从以下方面)

▶ 重新讨论确认,修正语言资料

▶ 语言资料卡片化:用显著的标识和粗大的字体把每一条意见分别记在卡片上。

qc七大手法用处口诀(新QC七大手法详解)(5)

▶ 卡片的汇集、分组:整理,收集卡片,将卡片分成几个相关的类别 (卡片编组)

qc七大手法用处口诀(新QC七大手法详解)(6)

▶ 制作亲和卡片:编组编写主卡片,将每类意见归纳为一个简要的主题内容

qc七大手法用处口诀(新QC七大手法详解)(7)

▶ 卡片的配置排列:绘制最终的亲和图

qc七大手法用处口诀(新QC七大手法详解)(8)

7.相关注意事项

关联图法

1.定义 就是把关系复杂而相互纠缠的问题及其因素,用箭头连接起来的一种图示分析工具,从而找出主要因素和项目的方法。

60年代由日本应庆大学的千住镇雄教授开发出来的,正式的全名叫做《管理指标间的关联分析》。

2.适用范围

3.应用最佳时机

当问题发生时,个人力量有限,因此“关联图”需要藉由许多专业的干部或有共同关系者共同合作,以广泛、深入且有效的共同讨论模式,寻求问题的解决之道。使用「关联图」拥有自由表达的特点,再加上没有图形制作上的限制,因此开放思考的转变及应用对策的展开都变得很容易,可加速对品质管理上的改善活动运作。

4.关联图的特点

5.关联图类型

qc七大手法用处口诀(新QC七大手法详解)(9)

qc七大手法用处口诀(新QC七大手法详解)(10)

qc七大手法用处口诀(新QC七大手法详解)(11)

qc七大手法用处口诀(新QC七大手法详解)(12)

6.关联图做法

7.制作关联图步骤

8.判别方法

qc七大手法用处口诀(新QC七大手法详解)(13)

qc七大手法用处口诀(新QC七大手法详解)(14)

qc七大手法用处口诀(新QC七大手法详解)(15)

9.注意事项

10.案例

某车间照明耗电量大,QCC小组针对此情况运用关联图 进行原因分析。

qc七大手法用处口诀(新QC七大手法详解)(16)

系统图法

1.定义

系统图就是把要实现的目的与需要采取的措施或手段系统地展开,并绘制成图,以明确问题的重点,寻找最佳手段或措施的一种方法。

2.适用范围

3.系统图的特点

4.系统图类型对策展开型:将问题对象所构成的要素有系统的展开,使关系明确,即上一级手段成为下一级手段的行动目的

qc七大手法用处口诀(新QC七大手法详解)(17)

构成要素型:目标、目的达成的对策、手段有系统的展开、获得,即最后的要素就是需要实施的方法和手段

qc七大手法用处口诀(新QC七大手法详解)(18)

5.系统图做法

6.注意事项

7.系统图优点

虽然在解决问题的步骤中,每个阶段都可以应用系统图,但是最重要的是在“拟定对策”的阶段中,活用系统图可以充分发掘问题的潜在原因,并且选定欲解决的目标之后,在将对策具体化的过程中,也可以运用系统图,协助我们拟定对策。

8.案例

qc七大手法用处口诀(新QC七大手法详解)(19)

矩阵图法

1.定义

从问题事项中,找出成对的因素群,分别排列成行和列,找出其间行与列的关系或相关程度的大小,探讨问题点的一种方法。

2.适用范围

所谓“矩阵图”就是利用多元项的思考方式,分析现象、问题与原因三者之间的关连性,组合要素间的各项关系,发展成为解决问题的策略,进而探索出问题的型态与内容,获得解决问题的对策,主要适用于:

⏩ 明确各机能与各单位间的关系;

⏩ 明确质量要求和原料特性间的关系;

⏩ 明确质量要求和制程条件间的关系;

⏩ 明确制程不良与抱怨或制程条件间的关系;

3.矩阵图特点

4.矩阵图种类

qc七大手法用处口诀(新QC七大手法详解)(20)

qc七大手法用处口诀(新QC七大手法详解)(21)

qc七大手法用处口诀(新QC七大手法详解)(22)

qc七大手法用处口诀(新QC七大手法详解)(23)

5.矩阵图做法

⏩ 不良现象因素群;⏩ 不良原因因素群;⏩ 加工过程因素群。

⏩ 根据选定的矩阵图模式,将待分析的因素群安排在相应行、列(或纵)的位置上,并依据事先给定的顺序填列各个因素。

⏩ 确定表征因素之间关联关系的符号,通常用“◎”表示两个因素之间存在密切关联关系,“○”表示两个因素之间存在一般关联关系,“△”表示两个因素之间可能存在(或存在较弱)关联关系。

6.应用矩阵图的优点

7.注意事项

在评价有无关联及关联程度时,要获得全体参与讨论者的同意,一般不可按以少数服从多数人的表决通过来决定。

PDPC法

1.定义

Process Decision Program Chart ,为了完成某个任务或达到某个目标,在制定行动计划或进行方案设计时,预测可能出现的障碍和结果,并相应地提出多种应变计划的一种方法。又称重大事故预测图法。

日本国立公害研究所所长近藤次郎博士,在东京大学任教时,适逢东大纷争(1968-1969年),为了解事件最后将如何,于是详细的剖析其前途与进展过程,其使用的方法后来经过系统化后,被称为“过程决定计划图法”。

2.应用时机

3.适用范围

4.PDPC法的特点

5.PDPC法分类

qc七大手法用处口诀(新QC七大手法详解)(24)

6.顺向进行式PDPC法做法

7.逆向进行式PDPC法做法

8.注意事项

9.案例: 防止产品搬运过程中倒置

箭条图法

1.定义透过小组讨论,对某事项或工程的实施进行,建立最佳的日程计划并管理,使其能顺利完成的一种手法。1957年,首先是美国杜邦公司推出而发展而成。

2.箭条图记号名称

qc七大手法用处口诀(新QC七大手法详解)(25)

3.适用范围

4.箭条图的特点

5.箭条图做法

6.箭条图关注点

7.日程时间计算方法a.最早结合点日程的计算最早结合点 = 最早结合点日程 作业所需天数最早结合点 = 最大的(最早结合点日程 作业所需天数)

b. 最迟结合点日程的计算最迟结合点 = 最迟结合点日程 - 作业所需天数最迟结合点 = 最小的(最迟结合点日程 - 作业所需天数)

c. 剩余时间的计算剩余时间 = 最早结合点- 最迟结合点

d. 最早开始日程计算最早开始日程= 最早结合点日程

e. 最迟完成日程计算最迟完成日程 = 最迟结合点

f. 最迟开始日程计算最迟开始日程 = 最迟完成日程 - 作业所需天数最迟结合点 = 最小的(最迟结合点日程 - 作业所需天数)

g. 总剩余日程计算总剩余日程 = 最迟开始日程 - 最早开始日程总剩余日程 = 最迟完成日程 - 最早完成日程

h. 独立剩余日程数计算独立剩余日程 = 最早开始日程 -最早完成日程

8.注意事项

9.案例

现在有一个部件,它有两个部分组成,由四个工序 完成。为了节省时间,加工管子和加工盘子可以同时开始,将以上的工艺过程用箭条图表示如下:

qc七大手法用处口诀(新QC七大手法详解)(26)

矩阵数据解析法

1.定义矩阵图上各元素间的关系如果能用数据定量化表示,就能更准确地整理和分析结果。这种可以用数据表示的矩阵图法,叫做矩阵数据分析法。

2.主要方法

数据矩阵分析法的主要方法为主成分分析法,利用此法可从原始数据获得许多有益的情报。

主成分分析法是一种将多个变量化为少数综合变量的一种多元统计方法。

3.应用时机

4.适用范围

5.矩阵数据解析法的做法

6.注意事项

新QC七大手法中唯一采用数据解析的方法就是“矩阵数据分析法”,这个方法是将已知的资料,经过整理、计算、判断与解析后,利用计算机进行多变量分析,适用于复杂多变且需要解析的案例,是一种在品质管理专业领域中较复杂的方法,使用的机率并不高,只要概略熟悉即可。

在使用“矩阵数据分析法”时应注意:

7.案例

下图是X-Y矩阵图,其中abcde为输入因素,ABCDE为输出因素,A因素影响重要度为5,B为6,C为4,D为7,E为2;请确定a、b、c、d、e输入因素的影响顺序。

qc七大手法用处口诀(新QC七大手法详解)(27)

结论:由上表计算结果可知:e、b、c三个因素对输出因素影响最大。

文章转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