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形成的奥秘(地球奥秘大百科)(1)

地球上的季节

站在地球上,感觉它似乎是稳定不动的,其实作为太阳系的八大行星之一,地球也在不断地运动着。像其他同伴那样,地球的运动同样具有自转和公转两种形式。地球的公转是地球围绕太阳在一个椭圆轨道上的转动,方向从北半球看是逆时针方向;地球的自转是地球围绕地轴的转动,方向是自西向东。由于地球转动具有相对稳定性,所以人类生活历来都用公转和自转作为计时的标准。公转一圈的时间是一年,自转一圈的时间是一天。自转产生了地球上黑夜与白昼,公转以及地球自身地轴的倾斜则产生了一年四季的变化。

白天和黑夜

地球自转时,总是半面对着太阳,半面背着太阳。由于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因此平 行地射向地球的太阳光只能照亮地球面向太阳的一半。对着太阳的半面接受太阳照射,就是白天;背着太阳的半面受不到太阳的照射,就是黑夜。自转使地球产生了昼夜的更替,而且地球的自转周期适中,使地球白天不会过热,夜晚不会过冷。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地球会绕着自己的地轴不停地自转。地球自转一周需要大约24小时,称为一个“地球日”,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一天”。由于地球是自西向东方向自转的,因此我们每天看到的太阳都是从东面升起,从西边落下。地球一边自转,一边还在绕着太阳公转。地球公转与地球自身的倾斜,形成了四季变化。在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圈的过程中,南北半球接受太阳的辐射及热量在不断发生变化,产生了冷暖交替的循环。世界各地四季的早晚和长短有较大差异,只有在温带地区,四季界限才表现得比较明显。

地球形成的奥秘(地球奥秘大百科)(2)

地球的自转

地球的五带

在地球纬度不同的地方,太阳照射的角度不一样,有的地方直射,有的地方斜射。所以,地球上各个地方获得的太阳热量有多有少。按照各个区域获得太阳热量的多少,人们把地球分为5个气候带,分别是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和南寒带、热带与南、北温带的分界线分别是23°26'的南、北经线圈,称为南、北回归线;温带与寒带的分界线分别是66°24'的南、北经线圈,称为南、北极圈。

地球形成的奥秘(地球奥秘大百科)(3)

拼接图一年四季

地球形成的奥秘(地球奥秘大百科)(4)

四季

一年四季

地球的公转以及黄赤交角的存在使地球的同一地点在不同的时候昼夜长短、获得的太阳热量不尽相同,这样,随着地球一年绕太阳转一圈,地面上出现了四季的变化。夏季是白昼最长、太阳最高的季节,冬季则相反,春、秋属于过渡季节。由于地球不停地公转,春、夏、秋、冬四季便交替不断出现。不过,北温带和南温带地区,四季的出现正好相反,当北温带的人们正穿着大棉袄的时候,南温带的人们却在海滨浴场避暑呢!全球范围内也不是所有地方都有四季。在赤道和极地,只有夏季和冬季,有些地方一年中也许只有两季、三季、只有在温带地区,四季的界限才显得相当明显。

公历和农历

我们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公历”俗称为“阳历”,是1582年由罗马教皇格里高利十三世颁布施行、后来又根据儒略历修订而成的。公历以耶稣诞生的年份为公元1年,以此类推;1年365天,每4年出现一个闰年,即366天;每年分为12个月,有31天或30天的大小月之分(其中2月为28天,闰年29天)。这也是现在世界大多数国家所采用的历法。在中国,民间通常还会使用传统的的农历,也俗称为“阴历”,农历严格按照月相的变化周期来记月,并且设有24个节气,仍然对农事活动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