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金婚》,我有些羡慕文丽。

不是因为她找到了能容忍她坏脾气、并与之携手50年金婚的佟志,而是因为不管在何时,她都有一个说回就能回的“娘家”。

这个娘家,有为她出谋划策的母亲,有为她义愤填膺,却不嫌事大的二姐文惠,更有一个事事看透,能陪着她度过风雨的大姐文秀。

金婚文丽回娘家大姐教她的是(金婚神仙姐姐文秀)(1)

《天龙八部》里的王语嫣是神仙姐姐,娱乐圈的刘亦菲是神仙姐姐,她们美貌,似不食人间烟火脱离俗尘,但我觉得有另一种“神仙姐姐”:她们是真正的姐姐,却做足了“长姐如母”的风范,用发自内心的“爱”和温暖守护自己的弟弟妹妹,或许她们没有令人惊叹的容颜,但却仍是人间至美。

而文秀对文丽的好,只一点,就足以堪称神仙姐姐。

文丽,生了燕妮、南方、多多、大宝四个孩子,而每次不管是文丽生孩子,还是因为文丽一心要生男孩,却在一次次生女儿的魔咒里想要打掉孩子,每一次,陪在产房外静静等候的,都有大姐文秀。

四次生孩子,一次没做成的流产手术,产房外的大姐,暖透人心。

金婚文丽回娘家大姐教她的是(金婚神仙姐姐文秀)(2)

文丽第三次生了女儿多多时,文秀抓了抓头发“怎么又是个女孩”,可却在文丽最终得偿所愿生了男孩大宝,文丽与佟志惊喜交加,这个时候的文秀,是眼含泪水,她将内心的激动、兴奋、庆幸等等情绪都化成眼里带着光、带着情的泪。

这样以爱之名,守护自己妹妹的姐姐是否也在这一次次的暖心里感动了你?而文秀除了照顾、守护文丽,其实文丽在几乎每次婚姻生活不顺,甚至犯了错之后,她都能看到事情最根本的原因和最现实的解决办法,尤其是在文丽的这“三件大事”上,她太通透了。

金婚文丽回娘家大姐教她的是(金婚神仙姐姐文秀)(3)

01 婆媳因喂食吵架事件

文丽与佟志第一次大吵,是因为文丽婆婆常用嘴嚼碎了食物喂大宝吃饭为导火索。

其实针对这一喂食事件,从根本上来说,谁都“没错”。

其一,文丽的婆婆用嘴喂饭已经形成了一种“本能”,是婆婆在她的人生成长经历中一种固有的观念,她自己并不觉得这是一个错误的行为。

至少,她的儿女,包括佟志,还有文丽的女儿南方,她都是如此带大的。

其二,文丽有洁癖,而用嘴喂饭本就极其不卫生,特别容易传染疾病,这是很多接受过教育,或者有一些常识的人都应该知道的事实。

文丽觉得人尽皆知的事情,婆婆应该也知道,而知道还要如此做,就是大错特错。

金婚文丽回娘家大姐教她的是(金婚神仙姐姐文秀)(4)

所以,文丽与婆婆在各自人生经历不同、观念不同、角度不同下,争得面红耳赤,各有各的理,而回家后的佟志在了解事情原委、看到自己的妈妈受了如此大的气,坚决要求文丽给自己的妈妈道歉。

而文丽该道歉吗?

我看很多弹幕都在说老太太“不知道可以学呀,老顽固”,“这个婆婆太强势了”、“老太太太能挑事了”、“婆婆太小心眼”……首先,我不是为这个婆婆说话,这件事,婆婆确实做错了,但她是不以为是错的犯错。

而当文丽在燕妮告诉她奶奶用嘴喂大宝吃饭时,她是立刻跑到厨房就去质问在洗菜做饭的婆婆:“你怎么用嘴嚼了喂大宝吃饭啊,你知道这多不卫生呀,大宝怨不得老是说肚子疼”。

光听这一句话:第一,质问婆婆不讲卫生;第二,大宝生病或许就是因为婆婆用嘴喂食。

婆婆确实在喂食方面不讲“卫生”,但家里里里外外,打理得干干净净;大宝生病,一定是因为用嘴喂食?这种质问的语气和说辞,谁听了心里痛快?

金婚文丽回娘家大姐教她的是(金婚神仙姐姐文秀)(5)

文丽要道歉的不是事件的本身,而是事件的态度。

她完全可以私下好好跟婆婆沟通,将其中的利害关系好好跟婆婆说说,或许婆婆是真的不懂,婆媳之间,有时候,就是方式和态度的相处,而婆媳相争,争的是理吗,有时候不过就是一口气,一口顺面子的“气”。

所以,在文丽跑回娘家向姐姐诉苦时,文秀说:

这老太太是要脸面,道个歉怎么了,闹这么僵怎么下台啊……你本来就跟佟志不痛快……有什么原则的事情,非得这么不依不饶……不就一个形式吗,服个软怎么了……

金婚文丽回娘家大姐教她的是(金婚神仙姐姐文秀)(6)

最终,坚决不道歉的文丽在听庄嫂说佟志要去三线后,回了家,看到厨房忙碌的婆婆,她放下了身段,道了歉。一个婆婆,一个媳妇,都是为了这个家,很多事情,目的是一样的,只是观念、处事方式的差异,让婆媳之间顿生了很多矛盾,很现实,但往往是谁先退一步,或先给一个台阶才是婆媳僵持不下的根本。

婚姻里,婆媳关系不好严重影响夫妻关系,而婆媳本就是两个年代里的人,彼此人生阅历并不同,在为人处事上,彼此要多沟通,要多发现对方身上的优点和付出,能退就退,多退一步的人,你会发现,海阔天空的世界,其实挺好,而那个得了一口顺气的人,也要见好就收。

金婚文丽回娘家大姐教她的是(金婚神仙姐姐文秀)(7)

02 文丽“重男轻女”事件

文丽的“重男轻女”,在每次生孩子的反应中可见一斑。

第一次生女儿燕妮,看到是女孩,她躺在床上,叹了一口气;第二次生女儿南方,怀疑不是自己的,偏偏说自己的是儿子,在床上撒泼打诨,最后把男方丢了老家的婆婆带;第三次生女儿多多,直接取名多余,还要将多多送给大姐文秀,或者是庄嫂;第四次生儿子大宝,看到佟志换尿片,知道是男孩后,欣喜若狂,不相信里尽是惊喜与得意,甚至在人前一次次“显摆”。

金婚文丽回娘家大姐教她的是(金婚神仙姐姐文秀)(8)

而在儿子大宝的成长过程中,她的“宠爱”也是非同寻常。

一个大床铺,睡了儿子大宝,就再也没佟志睡觉的位置;佟志过四十一岁生日,婆婆特意告诉她买灰面做长寿面,一直抱儿子的她忘了,并说“四十一岁生日有什么好过的”;佟志下班回家,她逗弄孩子,没有佟志一口热饭吃;她带儿子出去溜达,燕妮第一次来例假害怕得惊慌失措,是庄嫂最后帮了忙,面对佟志质问,她说:哪个女孩不来例假……

虽说有了儿子,她也是在辛苦带孩子,但她却疏忽了三个女儿,甚至是佟志的感受。

金婚文丽回娘家大姐教她的是(金婚神仙姐姐文秀)(9)

当破五,文丽带孩子去娘家时,在外睡了好几天没睡好的佟志终于能在家的大床铺上睡上一觉,所以,他没去成文丽的娘家,面对迟迟不来的佟志。

文丽的妈妈说:文丽是大功臣,佟家才不敢亏待文丽;文丽的二姐说:佟志太过分了,过年都不来;只有文丽的大姐文秀说道:

她成天现在儿子儿子的,捧在掌心上,也不管佟子的事了,能不影响夫妻感情吗?

在婚姻关系里,夫妻关系才是第一位的,文丽的这种重男轻女的程度已经严重影响到她与佟志的关系。所以,佟志说反正地方也没得睡,饭也没得吃,还不如出去住。

而一旦男人有了想出去,想逃离家庭的“心”,她再重男轻女,只会一步步将这个男人推出去,为他的逃离助力,而外面的世界,一个男人能把持固然是好,但仍有一些男人折在了外面的诱惑里,当男人的心一旦走了岔路,就很难再回到原轨。

金婚文丽回娘家大姐教她的是(金婚神仙姐姐文秀)(10)

03 “李天骄事件”

李天骄,是文丽与佟志婚姻里扎得最深的一根刺,也是文丽与佟志50年金婚最大的“讽刺”。

从佟志之前的“连手都没有碰一下”的否认,到后来的“我这辈子除了我老婆外,只爱一个女人,那就是你”的承认,算是为这段不齿的“婚外情”冠上了确实出轨的事实。

而面对李天骄在佟志身边,她闹,无可厚非;而当李天骄被调走,甚至出国后,她闹虽情有可原,但却有些过犹不及。

金婚文丽回娘家大姐教她的是(金婚神仙姐姐文秀)(11)

佟志从三线调回来,李天骄被调走之后,在面对家里南方爱看小说的问题,两人又吵了起来,文丽说:“我没有文化,不够浪漫,不会骑马,不会射箭”,映射的含义让佟志听了就甩门而出;燕妮长大了,经常夜不归宿,与刘强谈恋爱,两个人又吵,文丽说:天天跟痞子混,上梁不正,下梁歪”,每一次的提及,都是两人的不欢而散。

所以,文秀对文丽说:

有些事情,过去了就过去了,被老提它,男人是要脸的,你老杵着他的痛楚,他能干吗……人,总有老的时候,你就别指着男人一辈子,拿你当仙女一样供着……

虽然佟志在这件事上确实太对不起文丽了,而他也欠文丽一句“对不起”,但李天骄这根刺,但凡因为不顺或者家里任何事情都能是由头,一次次地提及,而每提一次,就如在婚姻的伤口上一次次拔刺而出,拔出后,又是一次血淋淋的痛,甚至是更痛。

而这,对婚姻几乎是无益,只会在一次次的提及中,让这个男人又回到曾经甜蜜又痛苦的回忆中,让他一次次无法正视过去的错误,也让彼此的婚姻更加受伤,别指望男人一辈子对你好,婚姻生活有时候需要“忍”。

其实,在文丽捍卫自己婚姻的同时,其实也间接地打击了佟志的事业,包括佟志被迫从三线调回,还有最后一次去深圳厂锻炼的机会,这所有的原因,都是因为李天骄和佟志的“不坦白”。

金婚文丽回娘家大姐教她的是(金婚神仙姐姐文秀)(12)

当文丽再一次阻止了佟志最后当“官”的希望——去深圳厂,文丽与佟志又再次爆发一次激烈地争吵,甚至上升到动手、流血、离婚,这个时候,文秀说:

他怕你多心,所以你要特理智,特深明大义地支持他、信任他,他会从心里感激你的,倒不会有外心了,相反,你要是跟他闹,到头来他不还得去吗,那你就等于,把他往别的女人怀里推了。

不得不承认:在婚姻里,有时候,女人越是“闹”,就越是一种反作用,在男人看来,你的闹不仅阻止不了他,相反,还能刺激他,让他更变本加厉地“对不起”你,而本就变了心的男人,你的闹,就是变相地助他“出轨”得理所应当。

适当的一点理智,适当的一点支持,适当的一点信任,或许改变不了事实,但至少在你退了一步后,让他出轨出得没那么顺心,便好。

金婚文丽回娘家大姐教她的是(金婚神仙姐姐文秀)(13)

婚姻,需要一点通透

文秀,像一个“世外高人”一样,将所有的事情都看透,也每次都能说到最关键的根本,而她,在几乎所有人面前,才是活得最没有烦恼的那个。

很多事情,看开了,看透了,心里就是别样的一番天地。

金婚文丽回娘家大姐教她的是(金婚神仙姐姐文秀)(14)

世间所有的事情,其实都并非按照自己的脾性而来,有人可以包容你,同样也会有人伤害你,在“爱”与“被伤害”之间,要懂得适可而止,懂得取舍,懂那么一些通透。

过分的“闹”和不依不饶,只会事与愿违,徒增烦恼。

但愿,在你身边也能有这样的“神仙姐姐”,至少,在关键时刻,她能泼你“一盆清醒的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