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心之灵 (原创)

退休,是每一个上班族都会面临的问题,是自己的第二个职业生涯,也就是很多人习惯说的“第二春”。

以前,总觉得退休就证明已经很老了,没什么玩法了。现在才清楚,退休的后面,其实还有很长的日子,可以过得更精彩。就按男的60、女的55岁退休来算,如果每个人都活到85岁,男的还有25年,女的还有30年,这个时间差不多一生的三分之一,如果这三分之一只属于自己,还是蛮长的。

生命之初的三分之一,我们处于家庭角色,继而学生角色之中。我们还在懵懂之中,浑浑噩噩就过去了。前面的几年,我们甚至没有记忆,也不知道当时的知觉。有记忆之后,我们却又要为自己以后的生活,反复、艰苦地学习,读到研究生,就是二十几年的学习,如果要读到博士、博士后,那就更长了。

我退休了散文随笔(退休的光憬散文)(1)

前几天,听老公说他的一个同事(教师)不让自己的女儿继续读博士后,理由是,她是女孩子,如果读完博士后就是三十几岁了,太晚。他也许不想女儿这么辛苦,又或者,他想让女儿早点成家。很能理解这样的父母。

生命中间的三分之二,我们侧重于家庭角色和职场角色,我们都处于上有老,下有小的状态。不停地为小的、为老的疲于奔命,再苦再累,也要咬牙坚持。甚至,感觉到痛了,也不敢轻易流泪,害怕别人,特别是老的、小的发现自己的脆弱,自己就是这一老一小的依靠,所以我们要求自己屹立不倒,因为角色、因为应该。或者,我们开辟了一方天地,事业风生水起,那我们很幸运地为小的做好了榜样,为老的找到了“依靠”(经济)。

我退休了散文随笔(退休的光憬散文)(2)

很多时间,我们都会照顾小的,考虑老的,我们鲜少为自己而活,想不想、要不要、喜不喜欢(自我),大多数时候都已被忽略,我们收藏自我的喜好,释放角色的担当,我们被逼迫,我们没有自我,少了随心所欲(自我),多了可不可以、该不该、行不行(角色),所以,这中间的三分之二,我们活得不像自己,因为有很多角色,我们活得很累。

生命最后的三分之一,我们退休了,少了职场角色,回归到家庭角色和社会角色。这时,也许孩子都已经有了属于自己的小窝,我们不再那么迫切地被需要,老的也许还在,也许处于弥留之际。或许,我们还可以尽一点做儿女的角色,又或许机会已经荡然无存。也许我们会悔恨、会自责;也许我们很坦然,因为角色到位,该做的都做了。

我退休了散文随笔(退休的光憬散文)(3)

我们蓦然回首,突然发现,身边少了很多人,有熟悉的,有不熟悉的;有年轻的、有年迈的;有喜欢的,有不喜欢的;有亲的,有不亲的……想着想着,我们发现自己没有那么计较了。那些过往,那些爱恨情仇……,不经意间,被自己打包、尘封于心的某一个角落,不再轻易触碰,或者偶尔也可以细细品、慢慢忆,但,我们不再那么较真,我执不再那么“执”,原则也不再那么“窄”,我们想通了很多事,有时候却是突然间的“顿悟”。

我退休了散文随笔(退休的光憬散文)(4)

于是,我们终于有了想要为自己活一回的念头。紧紧抓住青春的尾巴,我想我要我喜欢(欲望)继续释放;不想、不要、不喜欢继续回避(嫌恶);想要的努力争取,得不到也能坦然面对;不想要的,可以拒绝得铿锵有力,不再那么处心积虑地照顾谁的喜好,她们更加自我。于是,我们会经常看到很多退休人的活动、项目,ta们发展了很多的兴趣爱好,拓展了自己的“角色”,骑行、徒步、登山、摄影、绘画、诗歌、文学、书法、舞蹈……。独处是自我、共处是角色,ta们喜好与他人共处,却也能很好地独处,两样都在行,自我和角色都兼顾到了,真正的智慧人!

我退休了散文随笔(退休的光憬散文)(5)

于是我们随处可见“中国大妈”的身影,她们活得多姿多彩,拍照的三件“硬器”——墨镜、丝巾、帽子成了标配,而“中国大爷”呢?自然是喜闻乐见地跟着中国大妈,端着一个个“长枪短炮”,乐呵呵地拍大妈去了……。

为了拍照时能够留下美好的形象,于是我们猛然发现,每一个角落都有中国大妈的身影,她们努力摇曳身姿,希望可以好看一点。哪里有中国大妈,哪里就有广场舞,她们美丽、她们自信、她们……,她们甚至带着中国大爷、孩子和青年男女一起,把青春舞动,把节律宣扬,把中国的广场舞跳到了世界的每一个舞台……

我退休了散文随笔(退休的光憬散文)(6)

突然很喜欢“中国大妈”!顺便,我们也憧憬一下自己的退休生涯。相信,未来的中国大妈,会过得更精彩、更鲜活、更自我!

——心之灵(今日头条发文,图片来自头条图库)

2020.12.24

原创作品,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其它平台,违者必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