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非常精彩,其中三国就是大家茶余饭后最津津乐道的谈资。因为《三国演义》这本小说,这段历史在民间广为流传。隔壁王大爷,楼下理发店李师傅,读小学的小明,说起自己喜欢的三国人物,唾沫星子乱飞,滔滔不绝。
三国演义小说
初中那会,沉迷《三国演义》,手不释卷,经常挑灯夜读。最喜欢的人物就是诸葛亮了,看了他一系列的操作后,这人简直就是神仙啊,内心非常崇拜。但小说就是小说,存在神话的部分,和真实的历史相差很远。另外读小说很容易陷入情节中,无法把握整个历史脉络。
三国历史,简单概括就是从三分天下,再到天下合一的过程。这里面最精彩的就是三分天下,东汉末年三次战役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局面,这三次著名的战役,有两次用到了火攻。接下来就和大家聊一聊这三次战役。
官渡之战在说这场战争之前,先说说东汉末年的军阀混战。
历史上,末代皇朝都有一个特征:国家腐败,民不聊生。农民没吃没喝,活不下去了,自然就会造反。东汉末年,朝廷腐败,加上全国大旱粮食颗粒无收,走投无路的农民头戴黄巾,揭竿而起,著名的黄巾起义就此爆发。顺便说一句,元朝末年也爆发了一次农民起义,起义军头裹红巾,被称为红巾起义。
农民起义成功的极少,最主要的原因是农民的局限性,一是缺少训练,和正规军比战斗力相差太大;二是小农思想,没有战略思维和长远规划。黄巾起义持续了四年,被平息后,余党散布在各地,时不时起来闹一下,让东汉朝廷非常头疼。为了剿灭黄巾残部,朝廷决定让宗室或者重臣担任地方高官,这些官员拥有所在地的军、政大权。在镇压黄巾残部的同时,这些地方高官趁机做大,拥兵自重,成了割据一方的军阀,比如河北的袁绍、兖豫的曹操、江东的孙策、荆州的刘表。朝廷软弱,无法控制地方势力,军阀混战愈演愈烈。
曹操是一个极具政治头脑的人,一句“奉天子而征四方”,实际上是挟天子以令诸侯。曹操占据道义上的主动权,先后打败了吕布、袁术。不久,袁绍战胜了公孙瓒,占领了整个河北,地广人多,兵强马壮,想继续往南扩张。曹操迁都河南许昌,河北的袁绍要往南扩张,二人必有一战,这场决战就是官渡之战。
官渡
曹操带兵2万,和拥有10万精兵的袁绍相比,就像胳膊和大腿。在两军对战时,有个小插曲。作为汉室之后的刘备,看不惯曹操挟持天子,起兵反曹。有意思的是,刘备屯兵之地正是当年刘邦起义的地方。刘备和袁绍联合,一起攻打曹操。为了避免两面作战,曹操决定先打刘备,很快就占领了沛县,刘备全线溃败,关羽被迫投降了曹操。
曹操非常器重关羽,时不时送金钱美女过来,但关公就是关公,丝毫不为所动,一心想着去找刘备。人是感性和理性的混合体,有的人更感性,有的人更理性。关羽属于前者,在曹操一番感情攻势下,决定替曹操砍几个敌人。关羽被誉为“武圣”可不是虚的,一上战场,就把袁绍的猛将颜良给砍了。袁绍和刘备是盟军,刘备的部下把袁绍的大将给砍了,这不是打自己人吗?关羽被誉为忠义的化身,但在这件事情上非常荒唐。这件事也说明关羽只是一个武将,头脑简单,分不清敌我。
关公
曹操凭借项羽杀了颜良,袁绍军队挫了锐气,但整体实力没有受多大影响。曹操缺兵少粮,袁绍有很多机会可以打垮曹操。谋士许攸建议袁绍派骑兵袭击首都许昌,让曹操首尾不能相顾。不得不说,这确实是一个妙计,如果能够实施,历史改写也不是没有可能。袁绍这个人很自负,听不进意见,这个时候刚好许攸家人犯法被袁绍逮捕了,但凡是人都不愿意受委屈,许攸一怒之下投奔曹操。
曹操听说许攸前来投奔,来不及穿鞋就跑出来迎接。对待人才两种截然相反的态度,谁能取得最后的胜利,从这里就能看出来。袁绍10万大军,粮草至关重要,本来曹操已经烧过一次袁绍的粮草了,应该会吸取教训。
许攸熟悉袁绍的情况,知道他的弱点,向曹操献计:袭击袁绍的粮仓——乌巢。往往战争只有一次机会,打不好就全军覆没,再也没有翻身的机会。袁绍并没有吸取教训,再次犯浑。曹操亲自率领5000骑兵袭击乌巢,将粮草全部烧毁,袁军大将听说乌巢被破,粮食没了,军心动摇,向曹操投降,袁绍大军随即奔溃,七万多人被消灭。凭此一战,曹操实力大增,北方没有人能和他抗衡。
赤壁之战曹操是一个有野心的人,在统一北方后,为了实现统一天下,准备挥军南下。
此时的南方,比较有实力的两支军阀就是荆州刘表和东吴孙权。官渡之战袁绍被打败,刘备走投无路,投靠了刘表。在这期间,刘备不停地寻找人才,于是就有了三顾茅庐的典故。
一直以来,大家都只知道三顾茅庐,但是不太了解诸葛亮在草庐中给刘备讲了一个伟大的战略构想——《隆中对》。这次对话直接影响了历史走向,对话的内容有两个关键点。一是当今天下大势,曹操在北方带甲百万,孙权占据江东,如果刘备能够占据荆州、四川,可以成就帝业;二是和孙权结盟,等待时机,从四川和荆州两路出兵攻打北方,可以称霸天下,恢复汉室。《隆中对》描述一个宏大的战略,同时具备可行性,刘备正是在这个战略指导下占领了土地肥沃的四川平原,和曹操、孙权三分天下。
在小说中,鲁肃总给人一种憨厚老实的感觉,特别是和诸葛亮比起来,这个人没什么大才。事实上,鲁肃同样是个了不起的人物。在《隆中对》七年之前,发生过另外一次同样著名的对话——《江东对》。不过这次是鲁肃和孙权之间的对话,鲁肃在对话中指出:汉室不能复兴,北方的曹操强大,不能硬碰硬;占据江东,趁北方混战,进攻刘表,占领长江天险,然后称帝,再考虑统一天下。这两次对话有两个共同点:曹操强大、荆州是必争之地。
赤壁古战场
建安十三年七月,曹操率兵20万南下。同年八月刘表病死,九月刘表的继任者刘琮投降曹操。刘备只有两三万兵马,面对强敌压境,诸葛亮向刘备请求联合孙权一起对抗曹操。孙权有5万精兵,孙刘加起来才8万兵力,不足曹操的一半。孙刘联军后,和曹操大军在赤壁隔江相对。曹军大部分是北方人,不擅长水战,为了克服这个问题,曹操把战船用铁索连在一起,首尾相接,如同平地。面对敌众我寡的局面,必须出奇才能制胜。周瑜的部下黄盖献计用火攻对付曹军,为了迷惑曹操,黄盖诈降,在伪装的船上装满柴草。诈降当天,东南风大作,点燃的伪装船冲向曹操的战船,战船和岸上的军营被烧,曹军被烧死、淹死的不计其数。孙刘联军取得赤壁之战的胜利,曹操无力再战,只能退回北方休养生息。
夷陵之战上面说到,在刘备和孙权的战略里,占领荆州是各自战略的重要一环。击败曹操后,刘备眼疾手快让自己人当上了荆州刺史,势力迅速壮大。当初,刘备借孙权的荆州暂时安身,趁机做大后,占领了天府之国成都和汉中,实力今非昔比,借的时候就没准备还,更别说现在了。
孙权没要回荆州,忍不下去了,趁关羽北伐,荆州空虚,派大将吕蒙袭击荆州,关羽兵败被杀。同一年,刘备讨伐东吴。《三国演义》中说,刘备是为了给关羽报仇,其实这是为了情节的需要,反复证明刘备三兄弟是忠义之人。桃园三结义的时候,可能三个人都异口同声说过“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之类的话,但刘备是个有抱负的人,从他称帝这一操作就看得出来,他要争霸天下。当皇帝的人都是有手段的,以忠义之名攻打东吴是为了师出有名,但这不是他的核心目的,重新占领荆州才是核心目的。师出有名是为了有利于攻打荆州。为什么刘备对荆州这么执着?上面说了,《隆中对》为刘备定下了兵分两路北伐的战略。现在占领了四川成都,丢了荆州,两路北伐的战略无法实施。为了北伐大计,刘备必然出兵东吴,诸葛亮也支持这次军事行动。
双方兵力在五万左右,没有小说上说的那么夸张。但刘备刚打下汉中没多久,是得胜之师,士气高涨,曹操都打不过我,还怕你孙权不成。刘备骄傲了,孤军深入到夷陵地区,战线拉得很长,粮草转运困难,士兵很疲惫。这一次,刘备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在树林里扎营,吴军偷袭营寨,顺风放火,蜀军乱作一团,死伤无数。刘备几乎全军覆没,逃回白帝城,不久就死了。刘备死前托孤给诸葛亮,让他继续自己的北伐大计。此战蜀国实力受损严重,诸葛亮不得不放弃了荆州,转而和东吴和好,专心治理国家准备北伐。
顺便说一句,失去荆州后,诸葛亮先后5次北伐,都没有成功,粮草一直是个大问题。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四川虽然易守难攻,但想出去也很费劲。尽管诸葛亮鞠躬尽瘁,还是没能复兴汉室,这里面既有人的原因,也有环境的原因。
结语官渡之战后,曹操实力增强,奠定了统一北方的基础。赤壁之战,奠定了南北格局,北方无法继续攻打南方,南方的孙、刘开始壮大,刘备一系列征战后,占领成都、荆州、汉中要地,实力已经超过东吴,进入新的失衡状态。经过夷陵之战,蜀国实力削弱,蜀国和东吴达到了平衡状态。三次大战奠定了魏国、东吴、蜀国三国鼎立的局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