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兀国(三):也速该1

8.也速该

也速该(蒙古语:ᠶᠢᠰ,鲍培转写:yisügei,西里尔字母:Есүхэй,1133年-1170年),蒙古孛儿只斤部酋长,蒙兀国末任汗王,合不勒汗之孙,八哩丹之子,诃额仑的第二个丈夫(第一个是赤列都),成吉思汗的父亲。俺巴孩的从孙。铁木真九岁时也速该死于塔塔儿人下毒暗算。

1266年,元世祖忽必烈追尊也速该为皇帝,为也速该上庙号烈祖,谥号神元皇帝。

蒙古帝国有几次西征欧洲(蒙古帝国君王谱)(1)

(1)生平

蒙古奇源【乞颜】部包罗特【包姓】包尔之金【孛儿只斤】氏族·也速该(1134~1170),蒙古族乞颜部军事首领。孛儿只斤·铁木真(成吉思汗)的父亲,出征后在一次与塔塔尔部落的战争中俘虏塔塔尔部的首领铁木真兀格,此时恰逢妻子诃额仑生产,便给出生的儿子起名叫铁木真。在铁木真9岁的时候,带着铁木真去弘吉剌部提亲。按照蒙古族习俗,定亲以后,女婿要在岳父家住上一年。于是,告别亲家德薛禅和铁木真后,带着侍从脱朵回家了。而回家的路线要穿过塔塔尔部落,塔塔尔人在路上设了宴会,其实是借机害死他们的仇敌也速该。

当然,也速该也可以绕过塔塔尔人的宴会,但是按照蒙古人的习俗,如果见到有人家在举行宴会而不参加,就相当于强盗,而且宴会的主人也应该热情款待来宾。结果曾经被杀的塔塔尔首领铁木真兀格的儿子扎邻木合在马奶酒里下了毒。中毒后的也速该回到家中,立即差人到弘吉剌部召回铁木真,并遗言“将来有朝一日为我报仇消灭塔塔尔部落,只要高于车轮的男人要一律杀掉”。若干年后,塔塔尔和金国反目,铁木真利用这个机会消灭了塔塔尔部落,也正是听从了父亲的遗言,滥杀俘虏,导致俘虏激烈反抗,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不过也正是在消灭塔塔尔的战争中,铁木真得到了两位美女也遂和也速干,也遂是铁木真诸多汗妃之中最重要的一个,为铁木真统一蒙古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蒙古帝国有几次西征欧洲(蒙古帝国君王谱)(2)

(2)结盟

他似乎从来没有想过要登上叔叔忽图剌曾据有的汗位。他至死也只是由孛儿只斤氏派生出来的乞颜氏的普通首领。但如果据此推断说他只起过无足轻重的作用,那也未免言之过分了。首先,同塔塔儿人的那次战争尽管结局不幸,但作为个人,他毕竟取得了名副其实的胜利。因为,正如前面所说,他在战斗中俘获了两名敌酋。这是他颇为得意的战功,所以,他以其中一名敌酋的名字铁木真兀格来为他的长子命名,以作为永久的纪念。

其次,也速该和把阿秃儿生前曾同强大的克列亦惕部结成了联盟,这就为后来的成吉思汗家族的兴旺发达奠定了基础。史家们常常忘记了这一点,这是不公平的。因为,假如没有也速该和把阿秃儿生前缔结的这一联盟,成吉思汗要成就一番事业恐怕是不可能的。关于这一点,我们从后来的事态发展中就可以清楚地看出来。

我们无法准确地断定克列亦惕部的活动区域。不过,《蒙古秘史》中的几段文字告诉我们,他们的几个首领曾常在土拉河畔黑林一带活动。黑林(土兀剌)可能就是位于土拉河和库伦以南的博格多兀拉山。《蒙古秘史》中的同一篇文字还说,他们活动区域的西部边界在涅坤河流域。涅坤河发源于杭爱山,流向哈剌和林西南的戈壁滩。我们至少可以从波斯历史学家剌失德哀丁的记载中看出,他们活动区域的西部边界似乎在哈剌和林山,即鄂尔浑河的发源地杭爱山一带。同样据剌失德哀丁记载,他们游牧的东部边界在斡难河和克鲁伦河的发源地,与蒙古部相邻,东南边界则在中国的万里长城。

蒙古帝国有几次西征欧洲(蒙古帝国君王谱)(3)

以上就是我们能大致描述的克列亦惕部的活动区域。在克列亦惕部境内,在鄂尔浑河发源地附近,耸立着杭爱山脉的东部险峰,其最高峰海拔达3300米。土拉河左岸则屹立着“圣山”博格多兀拉山。

外域游客来此一眼就可以看出,博格多兀拉山是这里两个截然不同的地区的过渡和分界:北面是林木茂密的群山和芳草萋萋的牧场,南面则是光秃秃的悬崖峭壁,而山北从海拔1700米处至2500米处则覆盖着浓密的针叶树、桦树和欧洲山杨。这森林至今仍受到教会方面的保护

克列亦惕部地面南部是浩瀚的戈壁滩,西南是位于杭爱山东部尾段与阿尔泰山东部尾段之间的“荒凉沙湾”。这个沙湾是戈壁沙海伸入两山之间的部分。六条小河从北面的杭爱山奔流而下,向南注入这个沙湾。这六条小河从杭爱山平行流下,最东面的是翁金河,最西面的是拜达里格河。小河水流湍急,分别把平整的山谷冲刷出深沟,最后分别注入六个沙湖。这六个沙湖位于阿尔泰山北麓洼地,芦苇和柽柳等植物环绕其周。在秋风乍起之时和冬风肃杀之际,最东边的翁金河河水还没流到乌兰湖就半途消失在沙漠中了,绿波荡漾的乌兰湖也因之变成了一个红泥坑。接受图音河斟酌的鄂罗克湖呢,则有时也要缺水一段时间,缺水期间,湖虽存有水,却深不过膝。至于最西边的邦察干湖,蓄水虽无甚增减,却有盐与硫溶于其中,难以饮用。整个沙湾地带,就像东部库伦市和土拉河以南的沙漠地区一样,除了寥寥几条溪流划出几条浅沟以外,均是一展平沙地。

这就是戈壁滩的真貌:它是沙砾、细沙和粘土混合而成的一大片坚硬划一的平坦地面,像是一片宽阔的赛马场,只不过比赛马场多了数堆小小的沙丘,几簇整齐的芦苇。到过此地的游客总喜欢给声给色地描述这片一望无际的平野的荒凉与枯燥。的确,在这里,作为植物,只有一些浅灰色的蒿草,鸢尾草。偶尔可见一种三四米高、枝条无叶、主杆也只有一尺多的树丛,算是这片沙漠中的唯一树木。因此可以说这是一片极其荒凉的土地。在这里,牲畜只能不断转移地点寻找牧草吃。这种牧草从进入7月就开始枯黄,从远处只能勉强见到一片浅黄褐色。不过,一般地说,每隔一段地面,就能碰到一块这样的贫瘠的牧场,在沙漠中,骆驼队勉强可以借此活命。

以上就是克列亦惕部所据有的区域。这块地盘,虽然自然条件很差,但却有利于克列亦惕部控制戈壁滩大部分地区,控制这片被中国人称为“干海”的地区。这个沙漠地区在政治上占有重要地位,因为沙漠中几条道路是蒙古草原与中国之间的通道。此外,克列亦惕部境内的牧草丰美的土拉河上游盆地,是夏季放牧的好地方,克列亦惕人可以在那里避暑,休养军马,养精蓄锐。同时,从地理上来说,土拉河上游盆地处于得天独厚的中心地位,可以同时控制突厥乃蛮人居住的蒙古西部地区和成吉思汗的祖先同塔塔儿人争夺的蒙古东部地区?

【更多精彩文章,请关注微信公众号“世界民族与文明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