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将功成万骨枯,现在解释的意思是一个将帅的成功是靠成千上万的生命换来的,但很少人知道这句诗的上句,作者是谁?今天就给大家介绍一下这首诗,全诗另有意境,作者的经历更是让人深思。

一将功成万骨枯全诗赏析(一将功成万骨枯)(1)

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曹松的《己亥岁》

泽国江山入战图,

生民何计乐樵苏。

凭君莫话封侯事,

一将功成万骨枯。

一将功成万骨枯全诗赏析(一将功成万骨枯)(2)

有必要给大家解释一下这首诗:唐代的安史之乱,战争从河北发起逐渐扩展到中原,到后来发展到大规模农民起义,唐王朝疯狂的镇压,天下各地成为战场,这就是所谓的“泽国江山入战图”;随之而来的是百姓民不聊生,以前靠打柴、豁草度日的“樵”“苏”,本来就生活艰苦,没有乐趣,现在连这点权利也得不到;“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这两句是有针对的:乾符六年(己亥岁),镇海节度使高骈就以在淮南镇压黄巢起义的功绩,受到封赏,这无非是因为“功在杀人多”,而一个将侯的成功是用无数人的生命换来的。

一将功成万骨枯全诗赏析(一将功成万骨枯)(3)

创作这首诗的作者是曹松,出生于晚唐,具体时间不详,有意思的是曹松不满现实但热衷于功名,多次参加科举考试不中。在晚唐的时候他一边苦读一边为生计奔波,目睹了各地百姓流离失所,他憎恨那些裂土封侯的乱臣贼子,希望通过科举考取功名报效国家。他一生都在读书考试,并且吟诗作赋,直到昭宗天复元年(公元901)才考取进士,而这一年他已经七十岁了,但只做了两年官,就去世了。曹松的经历让人可赞可叹也可悲,想想千百年来,有多少人为了功名考了一辈子,却带着遗憾走进坟墓,而曹松到底是幸运的,他不但考中,又留下140多首诗,收录在《全唐诗》中,他虽然官运不济,但诗歌得到了世人的认可。

如果大家喜欢我的写作风格,可以关注我的今日头条账号“清谈点点滴滴”,每天为您送上一篇不一样的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