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橡皮筏漂流攻略(53岁漂流爱好者花49天从长白山漂到哈尔滨)(1)

武汉橡皮筏漂流攻略(53岁漂流爱好者花49天从长白山漂到哈尔滨)(2)

文/摄生活报记者赵政府

日前,哈尔滨市游泳爱好者爆料称,吉林53岁的王金祥,一个人划着皮筏子,从吉林长白山二道白河顺流而下,在江上用了49天时间,行程1300公里,漂到了松花江哈尔滨段。22日,在防洪纪念塔广场附近,王金祥告诉生活报记者,他在哈市逗留几日后,将继续往下游漂流,同江是他的目的地。在漂流的间隙,王金祥把49天的探险漂流视频发到了网上,受到数万网友的关注。

下水第二天曾被家人截回

22日,记者在防洪纪念塔附近见到了皮肤黝黑、戴着头盔、身穿救生衣的王金祥。他正在向游客介绍49天的惊险旅程。在他旁边,是2米长的皮筏子,皮筏子侧面写着“长白山勇士松花江探索之旅”。

据王金祥介绍,20年前他就有个愿望,要沿松花江顺流而下,一直漂到同江,看看祖国的大好江河。去年,他查出心脏有问题。“要是心脏不好,就无法完成自己多年的愿望了。”于是,他遵医嘱,按时吃药、睡觉。经过几个月的调养,他身体渐渐好转。至此,要顺江漂流的愿望越来越强烈:要趁着身体还行,完成自己多年的心愿。

于是,他买了一个皮筏子、一块太阳能充电板、两部手机、一块电瓶、一个帐篷和简单的灶具。把电子产品放入塑料罐中,再装入一个大塑料桶里。这样,既可以保障电子产品不潮湿,如果一旦落水,塑料桶能飘起来,可以帮他逃生。

5月10日,王金祥从吉林长白山二道白河下水,开始了沿江漂流。“第二天,我就被家人和朋友拦了回去。”王金祥告诉记者,他的家人得知他已经出发后,第二天开车追出100多公里,把皮筏子放气后和他一起,硬塞进车里拉回了家。

在家呆了三天后,王金祥吃不下睡不着。第四天,他趁着天不亮,再次偷偷下水,开始了漂流。家人知道拗不过他,就没再阻拦,让他每天用微信报平安。

记者在某视频网站上看到,王金祥驾驶皮筏子在水中颠簸前行。

为行驶更快用坏了两个助推器

开始漂流的几天都很顺利,第10天的时候,一个江段正在修高架桥。当天天阴的厉害,附近渔民说要起风,让他下午再启程。为了赶路,他还是启程了。中午时分,大风骤起,有的浪有半米高。两米长的皮筏子在江中前仰后合,在江边生活了多年的他使尽了浑身解数,但皮筏子还是被吹到了江边的石崖子旁。“橡胶哪刮得过石头,时间长了,皮筏子就得漏气、下沉。”王金祥一边调整皮筏子的行驶方向,一边拿出逃生钩,一旦皮筏子漏气,他就把逃生钩扔向岸边的树上,进行自救。

就在这生死关头,风突然小了,浪也小了。他镇定了几分钟,整理好皮筏子继续前行。而这样危险的情况,几乎每天都要发生。

出发的时候,王金祥想用一个皮筏子两只浆,一直划到同江。当行驶到白山水库的时候,水位高,还是顶风,划起来特别困难,用两天的时间根本冲不过去。没办法,他买了一个皮艇助推器,这样行驶速度快了很多。由于里程长,这一路他已经用坏了两个助推器。从出发至今,他虽省吃俭用,也已经花了两万多元,主要都用在了装备上。

为不耽误赶路每天只吃两顿饭

江上漂流,吃住是个大问题。为了能吃上饭,他从家拿了一个锅,用燃气炉做饭。而为了不耽误赶路,他每天只吃两顿饭。晚上,上岸后野炊,然后进帐篷睡觉。早上,帐篷上都是露水,趁着晒帐篷的时候,就抓紧做饭。中午,就在皮筏子上吃点饼干和火腿肠。

为了省钱,王金祥尽量不吃菜。做点粥,吃点干粮,或者煮方便面。每到一个村庄或者城市,他都要做两件事,一是买方便面,二是给水袋装满水。遇到无人居住的江段,就把江水烧开了喝,或煮方便面的时候多放水,喝汤解渴。

从长白山到哈尔滨,按照陆路计算,王金祥已行驶了1300多公里,而实际航行了至少2000公里。

哈尔滨的江美人也善

王金祥漂流的最大目的就是欣赏江边的美景,亲眼看看松花江壮丽的景色。当船进入哈尔滨江段时,他发现这的江面非常宽阔,两侧的景色非常美。

7月20日到达哈尔滨后,常年在江边游泳的姜桂兰、阿军、郭树清等人热情接待了他。虽然素不相识,但他们就像是多年的老朋友似的,帮他看管皮筏子,陪他游览中央大街。姜桂兰还从家里带来了大米饭、土豆炖茄子、木须柿子,这些都让王金祥非常感动。

“我在江上欣赏了1300公里的风光,哈尔滨是最美的,人也是最好最热情的!”王金祥说,并且破例在哈尔滨停留两天,预计23日离开。

王金祥表示,他出发前在网上注册了账号,他要把哈尔滨的风土人情,通过小视频发布出去,让更多的人到哈尔滨旅游观光。而且,他决定如果时间和身体条件允许,他还将乘皮筏子逆流而上,沿着松花江,再回到长白山。虽然逆流而行风险更大,但喜欢冒险的他,还是决定试一试。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