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标某三甲重症监护室,昨日急诊收入一50岁男性患者,意识浅昏迷,颅脑CT示“左侧颞叶脑挫裂伤,蛛网膜下腔出血,左侧额顶颞顶部头皮血肿”,血压 158/100 mmHg,指脉氧80%,巴氏征阳性。行“颅内血肿清创术+去骨瓣减压术”,术后返回ICU,呼吸机辅助呼吸,遵严密观察生命体征。
问题:一般下手术病人意识状态的评估可分为全麻未醒/已醒,但这位患者上手术前意识即为浅昏迷状态,怎么判断术后“未醒”还是“已醒”呢?如何评估现在的意识状态?或者直接继续评为浅昏迷?
分析:首先让我们来重温一下如何判断麻醉清醒:
全身麻醉患者清醒的标志:
1、意识完全恢复:呼叫患者名字或提问简单的问题,若患者可清楚对答,则证明其意识恢复;
2、肌张力恢复:可通过睁眼、抬头、伸舌、抓手等简单的肌张力测试进行判断,也可通过肌松监测仪监测患者的肌肉松弛度;
3、反射恢复:吞咽、咳嗽等反射恢复。
显然,本案例病人为昏迷状,很难通过上述常规方法判断麻醉恢复与否,那么,是否还有其他方法呢?我们来看一下意识状态的分类,传统分法分为:清醒、模糊、浅昏迷、昏迷、深昏迷。
表1 意识状态分级
由表1可知,浅昏迷病人痛刺激反应迟钝,却非消失,而脑外科手术要求的麻醉深度为:疼痛刺激不能引起躯体反射和有害的自主神经反射,因此,如果病人刺痛时未出现回缩、屈曲、过伸等运动反应,在排除病情恶化的前提下,可评估为麻醉状态,相反,若出现了痛刺激反应,即可根据意识状态分级进行评估,并应同时评估其格拉斯哥评分。
拓展:如何判断麻醉恢复的程度?
表2 麻醉恢复评分标准
表2与表1亦可联合用来评估病人目前的意识状态甚至病情是否恶化。可能有读者会问,意识状态区分这么细致有意义么?首先,作为病历书写的重要载体——护理记录单要求的严谨和准确无需多言;其次,众所周知,脑外科患者的病情观察需要进行“六连观”:即意识、瞳孔加上四项基本生命体征,意识的判断对于病情变化的及时发现至关重要,前一阵就出现过术后术腔出血呼之不应,责任护士误以为麻醉未醒导致未能及时报告医生处理的情况,对于昏迷病人更需精确判断意识状态。此外,由表2可知,即便病人目前未出现自主呼吸,也不能判断就出现了病情恶化,可能是麻醉过深,具体需要综合瞳孔大小、对光反射、血压波动等情况来判断,基于护理记录单书写的准确性而言,意识状态的评估还应和医生病历保持一致。
笔者还听说有的ICU会出现带着麻药转入的情况,意识直接评为镇静状态,并评估其RASS评分,有的ICU是只评估格拉斯哥评分,意识状态一栏不出现汉字的书写,你们医院是怎么做的呢?有好的经验,不妨在评论区讨论一下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