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每月两节不变更,最多相差一两天。

“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文明历史文化的精华、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自古以来指导我国农业生产的指南针。这首二十四节气顺口溜,贺伟打小时候就已经背得烂熟。可他万万没想到,发愤苦读上了大学,在农村、城市间兜兜转转,最后还是跟土地打上了交道,又名正言顺地当起了新型职业农民,并以二十四节气为名,开办了“二十四节气农文旅公司”。

贺炜为什么称为诗人(贺伟和他的二十四节气)(1)

“我觉得,创业的核心其实在于创新。单纯地去模仿、去抄袭别人,路的尽头只有死胡同。”回顾来路,谈起这些年的创业感受,贺伟一脸认真地说。

2013年,从山西晋中学院毕业的贺伟走出校园。看着同学们东奔西走地四处投递简历、面试,他有点慌了。对于一个刚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说,毕业将意味自己正式步入社会,贺伟开始正视自己的未来。

几番应聘下来,经学校推荐,贺伟来到晋中市榆次区机关事务管理局工作,负责日常接待事宜。虽说有了稳定的工作、稳定的收入,但稳定有时候也叫做死板。对于大多数的“90后”来说,当下正是追逐梦想的黄金年龄。然而,工作几个月之后,贺伟开始矛盾了。如今的生活并非他的梦想,这并不是自己想要的,贺伟决定放弃这份工作。

沉淀、萌芽

一个人在迷茫失意的时候,总会在第一时间想到父母,想到家。贺伟的家乡在山西省吕梁市离石区信义镇小神头村,位于黄土高原的吕梁山区。回到家乡,踏着沧桑厚重的黄土地,望着一条条曲折蜿蜒的土冈,黄土清新的味道在他心底弥漫。家乡的热情、父母的理解,使他心中的浮躁渐渐平复、沉寂。

村里的泥泞小路已经变成了柏油马路,土瓦房变成了平房,群众们的生活质量和居住环境改善提高了不少。转了一圈下来他发现,整个镇子和村里的青壮年长期外出务工,每个村里留的基本都是老人和小孩,土地撂荒现象很严重。像样的产业更不用提,几乎没有能够带动群众增收致富的项目。这一切他看在眼里,想在心里,萌发了守在家乡创业的念头。

从哪里干起,贺伟一时彷徨不定,初出校门的他心里实在没底。传统“三农”副业,无怪乎种植、养殖和加工业,还有近年来新兴的电商产业。可是种植种什么?养殖养什么?加工和电商做什么呢?家乡地处吕梁山腹地的河谷地带,气候温凉,土地肥沃,水源充足,一向是重要的粮食和蔬菜基地。要不然就搞大棚蔬菜和瓜果?思想上摇摆之后,他大概有了方向。

接下来,贺伟开始上网查资料,请教镇上年高辈尊的老人和相关农业专家后,他最终“锁定”了大棚草莓种植。之所以选择草莓,是因为草莓一物,喜温凉气候、喜光,有较强的耐荫性,符合黄土高原的气候、土壤和光照。最主要的是吕梁地区还没有一家专门经营草莓种植的公司,这对以后的市场占领无疑能够起到先导作用。

走访了市区内各大商超和农贸市场后,贺伟和朋友一起又对草莓产业做了一番缜密的调查研究,包括草莓价格、品类、进货地、商家成本和供需分析、市场潜力等等。并专程前往北京一家草莓种植农场进行种植和管理学习实践,他要打一场把握十足的胜仗。

精耕、出产

经过一个月多的忙碌筹备,结合区委、区政府对于大学生返乡自主创业的优惠政策和扶持,贺伟拿着父母为自己准备的结婚钱,和朋友一起开始了创业之旅。2014年初,吕梁市唯一一家专业草莓种植基地——“鹏昊专业种植合作社”成立了。

贺炜为什么称为诗人(贺伟和他的二十四节气)(2)

种植草莓不同于种庄稼,草莓属于草果类植物,需要精耕细作。草莓种植之前,需要一系列精心的操作。比如用冰箱低温保存种子,打破种子休眠;测试土壤的微酸度,暴晒土壤消毒;拌有机肥和消毒剂;大棚温度调节和浇水频律等。每一步操作都需要细致耐心,每一个环节的失误都可能会影响到草莓果的大小、甜度、鲜度。

之后的时间里,贺伟日夜与草莓大棚为伴,就像一个即将临盆的产妇一样,天天守着一颗心,守着创业梦想的期许。从初建大棚开始,从零到壹,从白皙晒到黝黑,从书卷气到泥土味,贺伟在伺弄大棚的劳碌中一天天变化着,也看着草莓从破土萌芽到根叶茁壮,一天天地变化出绿意和惊喜,欣喜之情不时地从心底掠过。

可是好景不长,眼看着长出果实了,他突然发现一夜之间新生的草莓上都有小动物咬过的痕迹,几乎每颗草莓都有。这可糟了!草莓眼看就要上市了,肯定是病虫害闹的!他不敢怠慢,风风火火连夜跑到北京,一口气走访了多个草莓农场向同行请教。最后有幸遇到了北京农科院的于老师,一番虚心求教,在于老师的帮助下,采用生石灰物理治疗法,终于把偷吃草莓的蜗牛虫患治住了。

几番打熬,2014年春天,大棚里首批200多公斤草莓成熟了。贺伟精心培育的“小白”“红颜”等五个品种的草莓陆续进入市场,登时销路大畅。当一颗颗红心形状的草莓果娇艳的“容颜”展示在大家面前时,贺伟的脸上也露出了得意的笑意。

“产品批发不像纯粹的零售业那样需要四处吆喝,你的东西好不好,摆市场上一放,自然就能比较出来。”面对自己的草莓质量,他信心满满。

连锁、带动

看到草莓市场的销售如此火爆,贺伟凭着灵敏的嗅觉,第一时间就和朋友商量下一步的计划:成立公司,注册商标,兼顾批发和零售,把草莓产业做大。加强草莓商标化、规范化管理。扩大种植规模,兼顾散户采摘和商品包装出售,发展观光农业和连锁农业,坚持两条腿走路。

随着“贺鲜森”草莓商标的注册,草莓园的采摘业务推广也越来越广泛,每天除了固定的批发零售以外,他还积极推动网络电商销售,实现农业 电商的立体销售渠道,还不定期地接受市区团体预约的采摘活动。

一个酸不酸、甜不甜的草莓还注册商标?赚俩钱算了,烧包得不轻啊!正当人们都认为他“不过就是种了二十几个大棚草莓卖卖而已”的时候,贺伟又动起了“歪点子”:开班培训当地果蔬种植技能人才,教授村民们草莓种植技术,让他们以土地和大棚为股本加入公司。如此一来,既可以带领他们增收,扩大当地草莓产业效应,又可以抱团抵抗市场风险。创业的道路上,贺伟的“野心”如一座座鼓撑的大棚一样,逐渐膨胀起来。

贺炜为什么称为诗人(贺伟和他的二十四节气)(3)

“我是大学毕业生,还算有点知识吧。我认为创业的关键还是知识,知识改变命运,技能成就人生。农村有知识的不多,新型职业农民必须得具备知识和技能,否则就不能称为职业农民。”

自创班培训至今,贺伟和他的团队已陆续培训果蔬种植技能人才达2300余人。在他的带动帮助下,附近几个村子的农户都跟他干起了草莓种植。“鹏昊专业种植合作社”成功地带火了信义镇草莓采摘、农业教育、游园体验热。

“二十四节气”

产业发展壮大了,技能人才有了,底气足了!接下来需要解决的是如何整合自身资源来融合市场。

2017年7月,在吕梁团市委、离石团区委的帮助下,贺伟带领团队整合产业优势,吸引返乡大学生、青年们的热情参与,结合传统乡村文化和乡村旅游,联合当地8家农家乐打造了集采摘游园、民俗体验、餐饮民宿、军训基地、拓展训练、研学基地和农业实践基地为一体的吕梁市离石区“二十四节气农文旅开发有限公司”。公司吸纳了15名员工,其中研究生3名,专科以上8名,平均年龄32岁,几乎是清一色的返乡创业青年。

随着乡村振兴事业的深入开展,公司规模日益扩大,经营效益稳步向好,贺伟带领他的团队开始谋求经营模式上的转变和带贫模式转变。从经营模式来说,从单纯地种植草莓,到经营草莓产业,再发展到以游园、体验、采摘为主的乡村旅游。带贫增收模式方面,从带户单干增收,到带动村组加入产业,现在他要以公司为龙头为动力,进行整村带动、周边带动。

2020年,公司与“永红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签署合同:公司以研学方式带动旅游、带动产业为基础,打造6个非遗小院,6个手工小院,12个民宿小院,12家农家乐,开展拓展训练营、采摘园,打造二十四节气劳动教育示范基地,负责整体运营永红村的农文旅项目,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动全村的乡村振兴步伐。

9月,贺伟携公司打造信义镇“二十四节气文化墙”民俗文化,举办首届“传信承义党旗永红”墙体文化大赛。大赛以民俗二十四节气为主题,选出24名青年画家参赛,历时一个月,网络浏览量达到10万 。公司又招募了文艺工作者,以二十四节气、春夏秋冬季节的农耕生活为主题,创作农耕实景小品剧《诗情画意述永红》,以春种、夏长、秋收、冬藏为体验主线,让游园参观的客人们体验参与互动演出,加深民俗文化记忆,美化了村庄环境,宣传了村庄、民俗,又带动了村民增收。2022年7月,公司打造的“二十四节气民俗文化墙”被吕梁市认定为:新型职业农民实践基地。

细数自己的创业经历:2013年大学毕业;2014年成立“鹏昊种植专业合作社”;2015年任离石区电子商务商会副会长;2017年成立“二十四节气农文旅开发有限公司”,并成立职业培训学校,培训新型职业农民。贺伟表示,这一切看似顺理成章、水到渠成,其中最主要的还是要坚持创新,坚持自己的创业思路和创新理念。

从大学毕业到如今已有十年,贺伟身上不乏荣誉光环。2015年被离石区评为大众创业先进个人;2016年被评为第二届山西省新农村科技致富带头人;2018年被评为离石区优秀共产党员;2019年荣获“吕梁脱贫攻坚青年先锋致富标兵”称号。他还身兼离石区第七届人大代表,共青团离石区委兼职副书记。

“在未来的乡村振兴事业中,新型的职业农民肯定要起到重要作用。”在谈到青年创业发展时,贺伟说:“农业现代化的实质是引入新的现代农业要素,把传统农业改造为现代农业的过程。而在现代农业要素资源中,最需引入、最具潜力、最可依靠的是人才。知识青年们应该积极投身到‘三农’行业中来,农村天地广阔,大有可为!”

终审:吕通义

审校:杨 茗 刘朱婴

编辑:胡晓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