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习惯用“香”,形容一种食物美味,然而,有些食物却剑走偏锋,用“臭”征服人类味蕾。

世上嗜臭之人不在少数,臭味美食也着实丰富。酸臭、腐臭、香臭……美食虽臭,但美名远扬呀!以下哪款臭,最中意你的心呢?

印象中最经典的小吃(你吃过多少以臭闻名的美食)(1)

王五点| © 撰文

“臭”是豆腐卷的保护色

人的口味很奇怪,有人食香,有人嗜臭。

出于本能,相比酸甜苦咸鲜,虽然人类对“臭”的接受度低于其他五味,但嗜臭之人的忠诚度,却丝毫不容怀疑。

实不相瞒,我便是嗜臭一族中的一员。

比如前段时间去信阳,面对当地包罗万象的美食,唯独对“臭豆腐卷”心心念念了一路。

臭豆腐卷是信阳的特色美食,烹饪前,周身长满了细细密密的白毛,看起来白白胖胖,甚是可爱。

印象中最经典的小吃(你吃过多少以臭闻名的美食)(2)

然而,闻起来,攻击力之强,能瞬间劝退觊觎它的人。

当然,臭只是它的保护色,如果你能忍住这股“臭”,便会收获一道鲜香无比的美食。

辣椒炒臭豆腐卷,是信阳对臭豆腐最家常的烹饪方式。

臭豆腐卷切片,油煎至两面金黄;辣椒改刀,与煎好的臭豆腐卷同炒,淋点生抽、食盐即可。

印象中最经典的小吃(你吃过多少以臭闻名的美食)(3)

臭豆腐卷

经过煎炒的臭豆腐卷,非但不臭,反而因之前的“臭”,增添一种普通豆腐卷所不具备的鲜香风味。

大别山的好山好水独宠信阳,给予信阳许多难得的美食。信阳人也未辜负大别山的宠爱,极其会吃。

但尽管信阳美食众多,在信阳人的生活中,臭豆腐卷的地位,仍然无物可以替代。

粉浆饭的“酸臭”

叫人迷失

如果说,臭豆腐卷是信阳人生活中无可替代的一味,那粉浆饭对于安阳,也绝对是与众不同的存在。

在安阳,判断一个人是不是合格的安阳人,就看他能不能喝的下粉浆饭。

因为粉浆饭的酸臭,足让许多不熟悉它的人,敬而远之。

粉浆饭的原料是绿豆的发酵物,和北京豆汁是“近亲”。

印象中最经典的小吃(你吃过多少以臭闻名的美食)(4)

粉浆饭

不同于信阳臭豆腐卷烹饪后的平易近人,安阳的粉浆饭无论怎么做,那股迷人的酸臭也韵味长存。

不过,话又说回来,去它干嘛呢,还有人嫌弃现在的粉浆发酵不够,专门买回家在暖气上焙半天呢。

安阳人喝粉浆饭,喝的不就是这股酸爽嘛!

小米、黄豆、红萝卜丝,在粉浆里粘稠柔软,猪油默默综合着各方滋味,将粉浆的酸香变得更加醇厚。

印象中最经典的小吃(你吃过多少以臭闻名的美食)(5)

如果有人能顶着这生人勿进的气味尝了第一碗,恐怕,也会迷失在这股“酸臭”之中。

但很多人,过不了这一关。

我高中的语文老师,为这股酸臭定义为“馊”。

“香臭”中“朴素辩证法”的智慧啊

除了“酸臭”,“香臭”也是臭中一支独秀。

有人奇怪了,“香”和“臭”,明明是一对反义词,怎么能同时出现呢。

对于“臭”,还有这么一种解释,“香到极致就是臭。”

这可不是我胡咧咧,还是我那位高中语文老师,他说,“新华字典就是这么解释“臭”的。”

印象中最经典的小吃(你吃过多少以臭闻名的美食)(6)

灌肠

香臭的代表物有开封羊双肠,安阳的灌肠,洛阳的杂肝汤。

发现没有,跟香臭有关的,基本都是“下水”之类的物件。

肠啊、血啊、肝啊……早期,这些物件通常都是被“舍弃”之辈,又因为“困苦”,被人留下。

香臭香臭,这充满“朴素辩证法”智慧的一词,从诞生,就融入了我们的生活。

羊双肠,又叫羊霜肠,是开封人特有“早午餐”。

“双肠”意为大肠小肠;“霜肠”则指汤汁浓白,色如白霜。

在下水爱好者眼里,羊双肠堪称人间至味,喜欢这一口的,闭着眼都管找到准确的位置。

印象中最经典的小吃(你吃过多少以臭闻名的美食)(7)

开封羊双肠

这里的“闭着眼睛”可不是夸张的说法。羊双肠的主料是大肠小肠,店周围总是弥漫着难以言说的复合味道。

在开封羊双肠面前,安阳灌肠的臭味,就弱爆了。

灌肠的主料是猪血。新鲜猪血被灌入洗净的肠衣,待其凝固,或煎或煮,都极具特色。

由于猪血腥气较重,所以闻起来还是有淡淡的臭味。但是,切片经油那么一煎,两面焦香,原有的那丝腥气,早已不知所踪。

杂肝汤在洛阳,可谓是“臭名昭著”。

印象中最经典的小吃(你吃过多少以臭闻名的美食)(8)

洛阳杂肝汤

洛阳是一座汤里泡大的城市,在洛阳柳林南街与杏坛路交叉口附近,坐落着一家“南关牛肉杂肝汤”。

每天,都有无数老饕欣然前往,尽兴而归。

还未进店,杂肝汤的“臭味”便能将人挑逗的胃口大开。配上当地香酥的油旋,真真是给个神仙都不当!

有多人能get到“腐臭”的美味?

接下来这种臭,就真的很生化危机了。

腐臭。

有一年暑假,我上大学回家,发现有人在院子里晒一摊豆子类的东西。

前两天还好,谁知没过几天,那些豆子便已经浑身布满白绿相间的毛,并且,就一小箩筐的豆子,让整个院子都散发出一股脚臭加臭豆腐混合起来的“腐臭”味。

夏天嘛,为了贪凉,我总是喜欢把窗子打开通风。

可那几日,但凡微风刮过,我都要被这不明物体的臭味熏到怀疑人生。

后来才知道,那是我家新房客在院子里做家乡美食——豆糁。

豆糁的制作原理和做豆瓣酱很像,都是豆子的发酵物。只是,可能菌种不同,最终的呈现形态也不同。

印象中最经典的小吃(你吃过多少以臭闻名的美食)(9)

而且,晒豆子只是做豆糁的其中一步。

豆糁做好后可以是馒头状,也可以是饼状。通体褐色粗糙,隐约可以看出一粒粒豆子挤挨在一起。

邻居是豫东人,据说,豆糁很咸,在他们老家,大家非常喜欢用豆糁就粥或就馒头吃。

印象中最经典的小吃(你吃过多少以臭闻名的美食)(10)

邻居做好豆糁,送了我一块。

成型的豆糁虽然气味也臭,但相比制作过程中的威力,已是减掉多半。

总之,这股臭味让我至今想起都心有余悸。

Jio臭味儿的臭烩面

烩面是河南人的本命。

单说郑州,就有三鲜烩面、滋补烩面、咖喱烩面、老式烩面等多种风格,再加上其他地市流行的炝锅烩面、麻酱烩面,那就更多了。

新乡有一种烩面,堪称烩面中的奇葩——“臭烩面”。

印象中最经典的小吃(你吃过多少以臭闻名的美食)(11)

这个臭,是什么臭呢?

据说,是一种陈年发酵的jio臭味。

很难想象,这是多么酸爽醇厚且复杂的臭啊!不少食客,初闻此臭熏的白眼都快翻出来了。

然而,这并不能阻挡嗜臭之人前赴后继地喜爱它,许多食客专程跑到新乡去打卡臭烩面。

印象中最经典的小吃(你吃过多少以臭闻名的美食)(12)

这个神秘的香料是臭味的来源

和其他臭味食品相同,臭烩面虽然闻着臭,但耐不住它吃着香啊。

据说,老板光熬汤,就用了十几种草药,吃起来不仅味美,而且有益身体健康。

具体多好吃呢,我不能说瞎话,俺还没来得及尝。

啥也不说了,这名声都飘过黄河了,明天咱就去新乡!

(图片来源于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