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方言中,赴宴吃席,读作chi tar(或ter,儿化音),chi好理解,=吃。而tar/ter指的是什么?

一般人可能将其附会到tar=摊,因为酒席一桌一桌的,一桌不就是一摊么?而且南阳方言中,

也将一堆东西,称为一摊东西。但我认为,tar另有其字,chi tar=吃席。

1、这要从席的古音说起。先说tar对应的古音吧,tar、ta根据周音理论倒推,上古很可能读作do、du。因为根据周音理论,t辅音来自上古d辅音,a元音大部份来自上古o/u元音,所以ta的古音大概是do、du。

2、席,甲骨文席画的就是一张席子,不表音,但在战国秦文字、篆文、隶书阶段演化为从庶,庶shu根据周音理论,可以倒推古音du,那么可以证明:席的古音为du、do。

宿在字典第几页(席古音du宿人)(1)

宿在字典第几页(席古音du宿人)(2)

3、以前在编纂古音字典《孔子音准》时,也遇到席字,例如,

宿su-du(甲骨文宿=人 席,或宀 人 席,屬於象形會意字,可能不表音,但也有可能席兼表音,見詩經246行苇:「肆筵设席,授几有缉御。或献或酢,洗爵奠斝。」這裡面席-禦-酢-斝可能均押韻u,存疑。宿組: 摍樎缩蓿蹜縮鏥 ,讀音: Suō sù suō xu sù suō xiù ,可推定古音do、du)

以上摘录自: 孔子音准-11 ;

宿=人 席,s辅音来自上古d辅音,su的古音为du,那么可以推定:席古音du。

宿在字典第几页(席古音du宿人)(3)

宿在字典第几页(席古音du宿人)(4)

4、诗经246行苇

敦彼行苇,牛羊勿践履。方苞方体,维叶泥泥。

戚戚兄弟,莫远具尔。或肆之筵,或授之几。

肆筵设,授几有缉。或献或,洗爵奠

醓醢以荐,或燔或炙。嘉肴脾臄,或歌或咢。

敦弓既坚,四鍭既均,舍矢既均,序宾以贤。

敦弓既句,既挟四鍭。四鍭如树,序宾以不侮。

曾孙维主,酒醴维醽,酌以大斗,以祈黄耇。

黄耇台背,以引以翼。寿考维祺,以介景福。

其中第三阙:席-御-酢-斝,押韵o/u。(有人不懂,斝jia为什么是o/u韵?其实这个也是根据周音理论,现代汉语ia、ie双元音绝大部分来自上古o、u元音)

那么,也可以推定,席为o、u韵。上古o/u通押,所以这一阙的酢虽然是o元音,但也是韵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