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外媒报道,近日,来自俄亥俄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声称发现了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小黑洞,而这可能代表了一类全新的天体。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认为黑洞只有两种大小范围:有恒星质量的黑洞,其质量是太阳质量的5到30倍;潜伏在星系中心的超大质量黑洞,其质量相当于几百万个太阳。

但这似乎并没有描绘出一个完整的画面。

史上最大的黑洞能装下多少个太阳(人类发现最小黑洞)(1)

当恒星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发生坍缩时,它们要么形成黑洞要么形成高密度、高能量的中子星。

这个极限大概是太阳质量的2.1倍--如果这颗恒星比这还小,那么它就会坍缩成中子星,但如果超过这个极限就会变成黑洞。这个时候问题来了:那么质量是太阳质量2.1至5倍的黑洞在哪里呢?

于是俄亥俄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始梳理阿帕奇点天文台星系演化实验室(APOGEE)--测量恒星光谱--收集到的数据。

在目录中的10万颗恒星中,他们重点关注了200颗特别有意思的恒星。接下来,他们从All-Sky Automated Survey for Supernovae中收集了每颗恒星的数千张图像。

最终,他们选出了一个潜在的候选人--一颗被称为2MASS J05215658 4359220的巨大红星,这颗天体似乎在绕着什么东西运行。而经过进一步的研究,研究小组计算出一个质量可能是太阳3.3倍的黑洞。

相关研究报告已发表在《Science》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