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心共筑美好校园(师生同心共筑人文幸福校园)(1)

惠州市东江高级中学师生在崭新的体育场开启新学年新征程。

同心共筑美好校园(师生同心共筑人文幸福校园)(2)

同心共筑美好校园(师生同心共筑人文幸福校园)(3)

同心共筑美好校园(师生同心共筑人文幸福校园)(4)

同心共筑美好校园(师生同心共筑人文幸福校园)(5)

同心共筑美好校园(师生同心共筑人文幸福校园)(6)

同心共筑美好校园(师生同心共筑人文幸福校园)(7)

9月1日,惠州市东江高级中学举行了“全国文明校园”挂牌仪式。去年东江高级中学被中央文明委授予第二届全国文明校园荣誉称号,该校是惠州全市3所“全国文明校园”之一,也是惠州唯一获此荣誉的高中学校。

全国文明校园是体现校园文明建设程度、综合实力和整体水平的最高综合性荣誉。摘得这块“金字招牌”是对东江高级中学坚持以“四东文化”(东江客属民俗文化、东坡寓惠文化、东樵罗浮山文化、东江革命历史文化)为抓手,建设“人文性花园式特色学校”的充分肯定。近年来,从校园建设到教育教学多点开花,一项项荣誉见证师生的成长,也让他们收获了更多幸福感、获得感。

撰文:谢志清 张斌 王旺兵 摄影:梁维春

文化立校

三张“成绩单”振奋人心

在今年秋季学期的开学典礼上,东江高级中学党委书记、校长谢振中的“开学第一课”分享了多位师生的成长故事,并晒出了过去一年学校发展的“成绩单”:

在惠州市教育局主办的以“阳光下成长”为主题的惠州市第七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中,135个代表队在戏剧、器乐、朗诵、舞蹈、合唱5个专场展开角逐。其中,东江高级中学参赛的5个项目成绩优异,斩获3个一等奖、2个二等奖。

在今年高考中,东高上特殊控制线31人,超预估17人;上本科线641人,超预估252人,继续保持了70%的本科率。2015年东江高级中学学生首次高考开始,至2020年,已连续6年荣获惠州市教学质量一等奖。

2021届高三年级主任陈大奎等10位教师获得市级优秀荣誉,是近年来获奖人数最多的一次。在今年在惠州市教育系统100节微党课征集评选活动,学校政治、历史科组老师分别报送3个项目,分别获得1个一等奖、2个二等奖。

从校园文明建设到艺术展演,从课堂教学到思政育人,办学成果的“大丰收”看似是无心插柳,其实是水到渠成。从传承“四东文化”到提出“红色基因、蓝色教育、绿色课堂”的发展理念,惠州市东江高级中学从“四东文化”中汲取育人养分,打破办学条件和师资力量的局限,创造一切条件,服务师生成长。

比如,在惠州市第七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中,东江高级中学5个项目全部获奖令不少人刮目相看。要知道,该校没有艺术类特长招生,参加此次全市艺术展演的同学全部都是普通学生,而且大多数都没有艺术或表演基础,有的同学甚至连识谱都不会,也从未参加过戏剧表演。

金光闪闪的奖杯,是一群零基础学生的“逆袭”,更是一群普通孩子的成长蜕变:没有基础,他们就在老师的指导下,从零开始学;时间紧,他们就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周末、节假日,加班加点地练;没有舞台,就创造性地利用教室、操场等一切可以利用的空间。

激励这群学生不断突破的动力来自学校“成为更好的自己”的育人理念。如今,越来越多普通学子因为走进东高,突破了自己,收获进步和成长:目前高三(11)班学生曾庆兴、高三(7)班学生宋嘉莹,入学总分校排名600多名,进入东高后,经过两年努力,稳定在年级前10名,获得了全面发展。

内涵发展

“四东文化”促师生成就更好的自己

东高学子取得优异,除了个人的选择和努力,也离不开老师的悉心教导和育人智慧。2021届高三学生刘汇森中考时进入东高时学校排名第922名,高考却取得了学校物理类排名第3名的好成绩。

突破性的成绩源自,新高考改革下,高三师生抓住机遇,扬长避短。在高二选科时,刘汇森在老师的指导下,根据自身特点,选择了日语,把自己最弱的外语逐步变为优势科目。

针对本届学生基础比较薄弱的现实,高三年级主任陈大奎在狠抓常规管理工作的同时,突出临界生辅导和狠抓日语教学两个重点,取得了良好效果。刘汇森考入理想的大学,2021届日语考生本科上线135人,本科上线率达75%。

像他们这样,走进东高“成为更好的自己”的案例还有许多。同一届高三学生刘伟豪是一名体育生,他听从老师的专业指导,刻苦训练,最终以惠州市第一的成绩被华南师范大学录取。还有更多学子在踏入东高后,在学习、品性等方面不断进步,成长为“更好的自己”。

近年来,创办仅9年的东江高级中学呈现出“小荷才露尖尖角”的蓬勃发展态势。探究原因时,总离不开“四东文化”。在谢振中的带领下,学校通过“四东文化”,涵养师生品性内涵,将文化从“用”提升为“体”,使其成为学校立德树人的着力点,推动教化从“外烁”向“内求”的回归。

在“四东文化”的浸染下,师生同心,彼此加油,互相成就,共同建设人文性花园式特色学校:在运动场上,东高学子发出“老师,快跑”的加油呐喊;在艺术节展演时,师生朋友圈分享“收获满满、感恩感谢”;在原创情景剧《东江潮涌东坡情》中领略家国情怀;学子走访东江纵队纪念馆写下“继承遗志,自强不息;扬荣拒耻,成贤成才;不畏困难,勤学报国”的感悟……

对学生来说,从惠州本土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增强文化自信,让优秀传统文化可触、可感,这些文化内涵在其成长中留下了宝贵的“文化烙印”,成为了人生中难忘的校园记忆。于教师而言,从“四东文化”中挖掘育人内涵,并贯穿在教学点滴之中,挖掘和激活学生身上蕴藏的能量,为学生走向成功奠定基础。这一过程老师实现教书到育人的转变,也成就了更好的自己。

党建引领

以人为本服务师生发展

“教育者不是造神,不是造石像,不是造爱人。他们所要创造的是真善美的活人。真善美的活人,是我们的神,是我们的石像,是我们的爱人。”在今年的开学典礼上,谢振中以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话,鼓励老师培养真善美的人,在事业中收获幸福感。同时,师生互相尊重、互相创造,成为彼此的“崇拜之人”。

在谢振中看来,教师是学校宝贵的财富,学校的一切办学成果都离不开师生的共同努力,要办人民满意的学校离不开教师“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和“敬业、专业、乐业”的精神境界。为此,惠州市东江高级中学通过多种培养方式,扎实开展师德师风建设,注重教师个人职业成长。

在惠州市委教育工委的指导下,学校党委通过党建业务深度融合,切实抓好班子作风建设,学校领导班子、党员教师在党性修养新境界、师德水平新提升、教育合力新突破、廉洁自律新风尚、立德树人新成效等方面发挥政治引领力,带动和激发广大教师干事创业强大内驱力。

同时,学校通过各种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外,着力打造有战斗力的团队。“我们学校有年级团队、班级团队、科组团队、楼层团队、班主任和科任老师团队等各种不同层面不同任务的团队。”谢振中介绍,学校也会职称评定,校内外荣誉评定等方面综合考量,用心用情解决老师的后顾之忧,让更多老师受益。

一朵鲜花打扮不出美丽的春天,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永远不会干涸。校园中,为学生答疑解惑,对学生嘘寒问暖,教学生洗衣叠被、与学生促膝谈心,有班主任、教师、中层干部、党员干部、校领导……名师、优秀班主任为主体,将名师对话、专家讲坛延伸至校园任何角落,深入到学生点滴生活,用思想启迪学生,用学识帮助学生,用爱心感化学生,有力地促进了学校“为人师表、有教无类”教风的形成与发展。

谢振中表示,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学校将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继续坚持传承红色基因,打造蓝色教育,实施绿色课堂的发展思路,进一步提升全国文明学校的内涵,全力以赴创建人文性花园式特色学校。

■教师风采

肩上有责 心中有爱 眼里有光

东高教师与学生共成长

“在东高成就最好的你”——这里的“你”不仅指学生,也包括在这里教书育人的老师。在校长谢振中看来,好的教育不仅能帮助学生应对学业难题,更能发掘学生生命的潜能;好的关系不仅能成就教学质量的精彩,更能激发学生成长的自觉;好的人生不仅需要更上层楼的优秀品格,更有平凡生活的温暖奋进。

因此,他始终相信,教育的温度是师生的笑脸,生命的灿烂源自于师生的彼此成全、相互成就。正因如此,让“师生笑容灿烂似花儿”也是惠州市东江高级中学办学的愿景之一。这里有讲不完的育人故事,每个故事里都有生命的灿烂绽放,都有不一样的教育之美。

惠州市优秀教育工作者陈大奎:倾心育桃李 实干铸师魂

陈大奎,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7月惠州市东江高级中学建校伊始进入东高工作至今。曾担任2021届高三年级主任,目前是高一年级主任。

在同事眼里,陈大奎有着大哥一样的可靠,有他在,年级就仿佛有了“定海神针”,他也有师长的威严,在教育教学上容不得马虎。陈大奎善于深入分析学情,研究新高考改革的各项政策并积极应对,从年级管理入手确定了适应新高考的复习备考策略,制定了详细科学的复习备考计划,完善和细化了教师在复习备考中的重点,科学制定阶段性目标并带头严格落实。

客观上来说,2021届高三学生,是东高生源下降的一届学生,又是新高考改革的第一届学生,对学校而言,高三这个担子既是机遇也是挑战。陈大奎直面挑战,积极面对,科学分析,加强管理。面对繁重的任务和压力,他带头实干,多次深入课堂、备课组聆听调研,以强烈的责任感保证在高三复习备考中实施绿色课堂,高效解决新高考改革带来的各式各样复习备考问题,最终超额完成了市教育局、学校制定的最高目标(本科上线600人)。

值得一提的是,针对2021届学生基础比较薄弱的现实,他另辟蹊径,带领教师团队在狠抓常规管理工作的同时,突出临界生辅导和日语生的教学管理两个重点,取得了良好效果。在2021届高考中,学校日语考生取得了本科上线135人,本科上线率达75%的好成绩。

惠州市优秀班主任吴志芬:我与学生共同成长

吴志芬来自惠州的一个小山村,读书时身边有不少同学辍学,她始终坚持学习改变命运,并考入华南师范大学,毕业后成为东高的一名老师。2014年参加工作起,她连续六年担任班主任工作,完整地带完两轮高中三年教学工作,并且所带班级成绩在同等层次班级中名列前茅,超额完成学校年级既定的班级目标。

其间,吴志芬在教学上也在不断进步,并且收获了各种荣誉:2019年获广东省“一师一优课”省级优课;2015年参加惠州市市直高中读写评价比赛一等奖,2016年参加惠州市高中读写评价比赛荣获一等奖,2019年获惠州市优秀论文评比二等奖;2020年获惠州市“开学第一课”课件比赛二等奖;曾荣获学校优质课比赛一等奖、学校解题能力大赛一等奖;班主任大赛三等奖以及“优秀班主任”等称号。2020年,她获评惠州市优秀班主任称号。她认为,老师和东高是共同成长的,很多人和我一样,出身普通,但和东高一起出发,互相成就着彼此,最终以这里为起点,开启了新的梦想篇章。

惠州市优秀班主任郑建忠:教研创新 立德树人

2021年,是郑建忠从教的第十七年,他担任班主任工作的十五个年头。其间,他坚持德育为先,五育并举。他关爱学生,大胆创新管理模式,用激励法来驱动学生自强自立的内动力,效果明显。郑建忠所带的班级屡获殊荣,文明班级称号,体育标兵班级,文艺优秀团体称号……文化成绩提高率也名列前茅。

在教学方面,郑建忠创新教学,立德树人,将学情与教材相结合,丰富教学手段,讲究课堂效率,深受学生喜爱。他所教班级成绩不断提升,学生满意度接近百分百,深得家长和领导同事们的肯定赞许,2020年度学校考核中评为优秀。郑建忠还入选惠州基础教育“头阵计划”、省骨干班主任培训计划。

教研方面,他继续刻苦钻研,努力提高自己的总结研究水平。论文《数据分析对整本书阅读教学各阶段的指导意义分析》获发表。同时担任2020年省级课题《基于数据分析的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研究》的课题组长。

惠州市优秀班主任唐婷:上好每一节课教好每一位学生

自毕业至今从教8年,唐婷担任的班主任就有5年,每年均荣获惠州市东江高级中学“优秀班主任”的称号。在她担任班主任期间,所带班级每月都获得惠州市东江高级中学“文明班级”的称号;同时所带班级的学习纪律、生活纪律均处于同年级的前列。

除了关心关爱学生成长,她在教学上也在下功夫。2020年5月荣获惠州市“一师一优课”市级“优课”奖;唐婷还曾曾多次荣获学校、惠州市市直中学化学优质课高中组一等奖,是化学教学方面成为独当一面的行家里手。

惠州市优秀教师黄瑞虹:用初心奏响寻梦乐章

黄瑞虹自2013年进入东高任职以来,积极培养音乐高考生,取得优异的成绩。其中,2015届音乐本科上线率100%、重本率40%,2017届音乐本科上线率93%、重本率46%,2021届音乐本科上线率100%,按往年重本线重本率57%;获得惠州市东江高级中学“优秀高考备考教师”称号和“教学能手”称号。

在校期间,她始终以优秀教师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受到学生的家长的欢迎。她长期担任年级音乐备课组长,对课堂教学精益求精。

黄瑞虹积极开展第二课堂,组建合唱团、舞蹈队等,教学与实践相结合,指导学生参加市级以上音乐类比赛多次获奖。在惠州市中小学生舞蹈大赛高中组、惠州市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朗诵专场高中组等获得过多个一等奖。

不仅如此,黄瑞虹每年坚持参加各类专业培训,努力提高个人专业能力和业务水平,并且多次代表学校参加市级以上教学比赛并获奖。曾在广东省中小学音乐教师基本功比赛、惠州市中小学音乐教师基本功比赛、惠州市音乐教师微课比赛高中组等大赛中获得过多个一等奖。

教师“夫妻档”陈化军、童琼如:携手育桃李 和睦传家风

在惠州市东江高级中学,有不少教师“夫妻档”工作在教育一线,为这个有爱的大家庭中贡献力量。陈化军和妻子童琼如就是其中的一对,他们组建的家庭在2021年获评为“惠州市文明家庭”。他们作为东高的普通教师,在教育教学一丝不苟,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奉献自己的青春年华。

陈化军和妻子童琼如是大学同学,他们怀抱着“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育人理想,走向了工作岗位,又因为共同的理想走到了一起。源于对教育事业执着的热爱,二人爱岗敬业,相互鼓励,携手并进,共同进步。他们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培训,努力提高自己的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积极与老师们的沟通和交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为自己充电,二人相互督促,综合素质不断提升。

认认真真工作,踏踏实实做人,是陈化军和妻子童琼如做人做事的准则,也是他们在家庭、在学校言传身教的理念。踏实、努力的二人在教学教育中表现出色:陈化军在2015、2016年多次被学校评为“优秀班主任”;2016年获评“最美教师”称号、优秀备考班主任;2017年获评“惠州市德育标兵”。妻子童琼如所任教的班级多次被评为“优秀备考班级”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