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身寒门,后来成为 985 高校副校长的董海军,在谈论自己从「放牛娃到教授」的经历时说:很多寒门子弟,激发他们向上的动力,就是摆脱物质的贫乏和身体劳作的艰辛。

因为亲身经历了那种贫困和劳苦,所以他们通过学习改变命运的欲望,就特别强烈。我们这代孩子,大多数都没尝过这种苦,孩子们也不明白有学上,有好的生活,是一件多么幸福,多么值得珍惜的事。

前几天,我看了新一季的纪录片《翻山涉水上学路》,里面的孩子为了上学,为了实现理想,过着我们的孩子难以想象的生活。我看完了最新的 3 集体,觉得这部片子,特别适合给孩子看看。同一片蓝天下,有的孩子,每天要赌上安全甚至性命,忍受着劳累和困苦,才能去学校学点知识。对比自己的生活,相信,每个孩子都会对未来,有些新的思考。

南美洲中部的玻利维亚,有 60% 每个农村人口,都生活在极端贫困中。9 岁的海伦和 7 岁的玛利拉,就出生在这样的家庭里。她们住在山顶的顶端,与世隔绝。她们的爸爸,抛下她俩以及妈妈、小弟弟,去和别人组建了家庭。

三个孩子,靠妈妈不停地打零工生活。妈妈每个月累死累活,才能获得 50 多少美元报酬,相当于 300 多元人民币。这是一家四口一个月的全部收入。贫穷让人窒息,而贫穷的无力,除了缺吃少喝,还在于——这样的生活,几乎没有希望。

山区穷苦孩子跋山涉水只为上学(翻山涉水上学路)(1)

妈妈无力搬家,但她明白,上学是孩子们能摆脱贫困,走出大山的唯一途径,她无论如何也要支持孩子们读书。

但姐妹俩要上学,就要独自穿越丛林,走上 2 个半小时,去山谷中唯一一所只有 29 个孩子的学校去。上学路上,累还是次要的,最重要的,是危险。每天早上,姐妹俩 5 点就要起床,吃过简单的早饭,她们就出发了。

山区穷苦孩子跋山涉水只为上学(翻山涉水上学路)(2)

姐妹俩的上学路,分为三段:第一段路叫做蛇山。这里经常有「拿卡拿卡」——一种只有 7 到 12 英寸长的珊瑚蛇。它的毒液能导致人瘫痪,甚至死亡,姐妹俩知道,如果在蛇山被咬了,救援都来不及。所以她们一边走,一边拿小棍驱赶随时可能蹿出来的蛇。45 几分钟后,姐妹俩终于走到了第二段路——茂密的树林。里面有瀑布和岩石,山路湿滑,她们必须十分小心才能避免摔倒。碰到下雨,姐妹俩会被困在岩石下,不知道几点才能到学校。

山区穷苦孩子跋山涉水只为上学(翻山涉水上学路)(3)

穿过丛林,姐妹俩来到第三段路——一段真正的路。可即便是这样的路,她们也要走一个多小时!路上尘土飞扬,到处是疾驰的大车,危险无处不在。30 多度的气温,已经徒步下山一个多小时的俩女孩,早就疲惫不堪了。可这条路,好像永远没有尽头……上学学知识,对于出生在这种地方的孩子,需要太多的毅力。

山区穷苦孩子跋山涉水只为上学(翻山涉水上学路)(4)

可见到学校的那一刻,姐妹俩又重新看到了希望,这里有她们贫瘠的生活中最重要的两样东西——知识和朋友。中午,学校供应简单的午餐。尽管只有一根香蕉,一点饼干和冰果汁,却是海伦和妹妹一天中最好的一顿饭。

山区穷苦孩子跋山涉水只为上学(翻山涉水上学路)(5)

下午上完课,海伦和妹妹就要赶紧回家,她们返程爬山路,耗时更长,要 3 个小时。海伦回家还要帮妈妈照顾小弟弟,洗衣服,做家务,所以她几乎没有太多时间复习功课。但海伦十分珍惜每天在学校的几个小时,她觉得,每上一天学,离自己做医生的梦想,就更近了一步。海伦的同学 7 岁的埃尔默,家境稍好些,但他的上学路同样危险艰辛。

山区穷苦孩子跋山涉水只为上学(翻山涉水上学路)(6)

埃尔默家住在玻利维亚唯一可以合法种植古柯的一处山上。他的上学路只有一条,就是穿越离地面 650 英尺(大约有50层楼那么高),长 304 米的大峡谷。

而埃尔默上学的「工具」,是一个简单的自制轮滑,一团破袋子,以及一根绳子。爸爸用袋子和绳子把他绑住,埃尔默垫点树叶,握住轮滑,努力滑到对面去。

可埃默尔往往滑到中间就会停住,这时,他不但要克服恐惧,还要用全身力气,一点点拨动滑索,移动到对岸。细细的滑索,看上去就眼晕。

遇到大风,埃默尔还可能吊在钢索中间,无法移动。有闪电时,还很容易被击中……有一次,埃默尔就被大风吓到,滑轮从手上碾过,弄折了手指。

山区穷苦孩子跋山涉水只为上学(翻山涉水上学路)(7)

可为了摆脱当古柯农民的命运,只有 7 岁的埃默尔,成熟得像个大人。他每天都克服巨大的恐惧,穿过峡谷,上山下山,带领 4 岁的弟弟一起上下学。

山区穷苦孩子跋山涉水只为上学(翻山涉水上学路)(8)

海伦和埃默尔,就在世界的另一端,他们有着我们的孩子穷极想象,也难以想到的困难。可海伦和埃默尔们,为了不走父辈的路,爆发了惊人的毅力和耐力。他们想要通过撬动知识的力量,一步步走出大山,走出贫穷……

父母搭了座木桥

让我穿过沼泽去读书

10 岁肯迪丝一家,住在靠近赤道的哥伦比亚。她们生活贫困到什么程度呢?村里没有自来水,要用收集的雨水和河水做饭、洗衣、洗澡。肯迪丝的父亲靠在田里干活,捞鱼养活家人,他们的钱只够买食物。所以妈妈一心要让她和姐姐上学,摆脱困境。哥伦比亚的这个地区终年闷热,到处都是水。可肯迪丝却要走到 20 公里外,一个大村庄里只有 15 个孩子的学校去上学。

山区穷苦孩子跋山涉水只为上学(翻山涉水上学路)(9)

早上 6 点半,肯迪丝就要出发,当时气温就已经有 32 度了。为了防止中暑,她们每人手上都拎着一个大水壶。在毫无遮掩,烈日当头,高湿高温的草地上走上一个小时左右,肯迪丝来到了父母们为孩子搭建的一座桥前。

这座木桥,长 180 米,高 4 米,是由几根薄薄的腐坏的树木做成的。树干松散地连接在一起,腐桥的扶手,是非常细的小木枝,有的地方,甚至根本没有扶手。

山区穷苦孩子跋山涉水只为上学(翻山涉水上学路)(10)

肯迪丝和伙伴们过这座腐木桥时,必须要集中全部注意力。因为只要走错一步,就会掉进臭水里,孩子就可能严重受伤甚至淹死。肯迪丝的小伙伴,10 岁的奈迪有眩晕症,走到桥中央,她就要跪下来,要爬着过去。赤道地区多雨,遇到大雨,这座桥,就更滑更危险了。

山区穷苦孩子跋山涉水只为上学(翻山涉水上学路)(11)

孩子们如果万一出意外,这里离最近的医院也要 2 个小时才能到,并且治疗费很昂贵。肯迪丝的妈妈整天为此担惊受怕,可这座桥,能让孩子至少走一个多小时的上学路。

山区穷苦孩子跋山涉水只为上学(翻山涉水上学路)(12)

贫穷就像原罪,让肯迪丝和伙伴们绕不开,钻不出去,只能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冒着受伤和丢掉性命的危险去上学。肯迪丝的同学胡安,则要划着独木舟,穿过沼泽地去上学。10 岁的胡安的第一段路,是自己划着小小的独木舟先过一条河。遇到大风天气,他随时会被掀翻。独木舟是家里唯一的交通工具,有时大人白天用独木舟,胡安就要游泳过河,所以他的书包常常是湿的。

山区穷苦孩子跋山涉水只为上学(翻山涉水上学路)(13)

过了河,胡安还要走过湿度高达 97% 的沼泽地,有时水会高过他的胸部。不但有随时陷进去的危险,还要提防被致命的黄貂鱼咬到。胡安为了打发无聊,他还会在路上练习心算。肯迪丝和胡安们,每天下午 1 点就放学,是一天中最热的时候。他们返程时,还多了一层障碍,那就是高热。

山区穷苦孩子跋山涉水只为上学(翻山涉水上学路)(14)

长时间行走会中暑,胡安如果在身体太热的时候走下水路,还可能休克,会被淹死。长长的上学路,危险、孤寂、无聊,但即便是这样一条路,已经是这群孩子最好的人生路。

每天翻越岩石峭壁

躲过眼镜蛇

只为学点知识

在菲律宾南部的北三宝颜,家家户户都生活在相隔很远的地方,分别分布在山坡、海岸,以及树林中。一所比较大的小学和中学,就位于他们中心。学校同时也是雨林深处的群山中心。

山区穷苦孩子跋山涉水只为上学(翻山涉水上学路)(15)

这个地区的人们,和 86% 的菲律宾人口一样,都生活在贫困中。11 岁的艾比和同伴们,如果绕大路到学校,要走好几个小时。

山区穷苦孩子跋山涉水只为上学(翻山涉水上学路)(16)

她们还有一个选择,就是乘摩的到学校。可每次 1 美元(约合6.38元人民币)的车费,对绝大多数家庭都是一笔巨款。父母们忙于生计,没法接送孩子,又掏不起巨款交通费。只能任由孩子们步行上山,并穿越丛林,翻过一座陡峭的巨型岩石山去上学。孩子们把这座峭壁叫「怕怕岩」,意思是「抄小路」。

山区穷苦孩子跋山涉水只为上学(翻山涉水上学路)(17)

怕怕岩深处雨林,秃秃的岩石上布满滑腻的苔藓和树根,有的地方差不多垂直 90 度。只要从岩石上滑脱,就会滚到山下,被石块和树枝扎没命。艾比小点的时候,有次妈妈送她上学,就从岩石上滑了下来,幸亏妈妈抓住了她,救了她一命。这样危险的小路,学校是明令禁止孩子们走的,可学校也知道,孩子们不走这条路,几乎就没办法上学,这种明令禁止显得特别无力。没有路,孩子们只能赌命去上学。这里的孩子们,也都遵守着约定俗成的规矩——从不一个人爬爬爬,如果有大孩子,要让小孩子先走,大孩子在后面,负责小孩子。

山区穷苦孩子跋山涉水只为上学(翻山涉水上学路)(18)

11 岁的优等生艾比,就常常带领比她小的孩子,一起翻越这堵巨大的墙。

山区穷苦孩子跋山涉水只为上学(翻山涉水上学路)(19)

她们每走一步,都要十分小心,要克服疲惫,体力下降,还要保持高度集中的注意力。爬过岩壁半个多小时,艾比她们还需要走 40 分钟,穿过红树林的灌木丛,才能到学校。艾比的同学瑞安,跟奶奶一起住在山顶高处。

他的父母生活在首都,不过因为父亲没受过好的教育,只能开摩的为生。父亲的收入在城市里养不活他,每月也只能寄回 17 美元(相当于108.5元人民币)来。可这些钱,只勉强够早餐,买一些米饭和方便面。

山区穷苦孩子跋山涉水只为上学(翻山涉水上学路)(20)

瑞安平时,都是把早晨的剩米饭打包到学校做午餐的。从 3 岁离开父母,到现在的瑞安 12 岁,他已经不记得父母的模样了。他上大学最大的目标,就是飞到首都,去看看爸妈。

山区穷苦孩子跋山涉水只为上学(翻山涉水上学路)(21)

为了这个梦想,他每天早上要花 2 小时候,走路上学,瑞安要爬过山脊,穿越最原始的区域去上学。他不用面临怕怕岩的危险,但路上窜出来的剧毒菲律宾黑颈眼镜蛇,能随时要他的命。

山区穷苦孩子跋山涉水只为上学(翻山涉水上学路)(22)

艾比和瑞安学校里的多数孩子,他们到校后,还面临着巨大的苦难,就是克服身体的极度疲乏,努力让自己注意力集中些。即便这么困难,艾比和瑞安,都已经是非常幸运的了。菲律宾实行 6 年义务教育,孩子们中有十分之一都是文盲,能接受教育,艾比和瑞安很满足,他们觉得,那些艰辛的上学路,其实也不算什么。

纪录片中的风景很美。可孩子们贫穷的生活,没有希望的处境,看得人揪心。

这些孩子,他们唯一的「错」就是出生在了一个贫困的国家,或一个贫困的地区。相比之下,我们的孩子,何其幸运。可我们也有必要告诉孩子:我们今天的幸福,也是上一代人,走过类似的艰难困苦,用知识垒砌起来的。而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永保斗志,珍惜这份幸运,把这份好生活,传递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