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子面三醒三发 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1)

一年一度的春节就要到来了,豫北地区民间有句俗语:腊八、祭灶,新年来到;姑娘要花,小子要炮。所以,过了祭灶小年,家家户户开始欢欢喜喜忙碌起来,准备过大年,买年货,贴春联、贴门神、贴窗花等喜庆的活动都开始了。

包子面三醒三发 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2)

中原民间有“祭灶不祭灶,全家都来到”的俗谚,当地人都讲究“祭灶必祭在家”,祭灶时,凡在外的人都要赶回。豫东等地,选在祭灶节认了干亲的干儿、干女,也要携带灶糖、烧饼、鞭炮、香表和一只大公鸡来参加干娘家的祭灶仪式,表示自己已是干娘家的正式成员。

包子面三醒三发 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3)

祭灶后,全家老幼便一起享用祭灶糖、饼和共进晚餐。在上蔡等地,所进晚餐多用面条等素食,不食荤腥,讲究吃得越多越好,俗称“填仓”。过了祭灶节,民间认为“神煞上天,百无禁忌”,婚娶也不用选日子,此时举行婚娶大礼者颇多,同时各家各户开始卫生大扫除,置办各种过年食品等。

包子面三醒三发 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4)

河南省安阳地区有句过年俗语:二十八把面发,发面、醒面、揉面、上笼蒸馒头,腊月二十八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蒸上几锅馒头。当地过大年民谣:二十三,祭灶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打豆腐;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杀只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贴花花儿;年三十儿都捏鼻儿(包饺子)。

包子面三醒三发 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5)

据记载,宋代开封就有出售馒头的,宋代的王栐在《燕翼诒谋录》中记载:“仁宗诞日,赐群臣包子。”包子后注曰:“馒头别名。”因为当时的馒头里有馅,于是又称作“包子”。面食是中原地区和我国北方人们的主食,中原地区过春节,面食的品种可谓丰富,有馒头、豆包、枣包、油饼、枣馍、包子等。

包子面三醒三发 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6)

过年蒸馒头,在安阳地区还有一种很特别的枣馍,将发好的面搓成细条,再擀成长片,通过折、叠、压等方式,制成一定的图像形状,再放上红枣后蒸熟。蒸好的枣馍凉透后,一般都要在堂屋的几案上摆放,以示家庭富足、生活殷实。走亲戚时,在馍篮内放一些枣馍,意为富贵常有、早(枣)开花、早(枣)成材。

包子面三醒三发 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7)

  贴花花就是张贴年画、门对、窗花等。这一天,人们要在门窗,炕头,树木,水缸,柜子,贴上对联、窗花以及“抬头见喜”、“新春大吉”、“福”等吉庆吉言和年画,挂起红灯笼,到处充满喜气和春意。

包子面三醒三发 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8)

河南地区“阳历年”和“阴历年”的来历。河南民间传统节日甚多,表现形式也丰富多彩。中国古代以夏历正月初一日为岁首,辛亥革命后改行公历,以公历元月一日为岁首,改夏历正月初一为春节。

包子面三醒三发 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9)

1927年冯玉祥率国民军入豫后也曾极力推行,甚至规定公历元旦放假五天,夏历元旦的一切活动均改在这五天举行,但始终未能普及,官方、民间各行其是。故有公历元旦和夏历元旦之分,民间分别称为“阳历年”和“阴历年”。共和国成立后,正式决定中国实行公历纪年,以公历元月一日为“新年”,夏历正月初一日改称“春节”,并规定“新年”放假一天,“春节”放假三天。从此,公历元旦为新年,夏历元旦为春节,渐成习俗。(王建安 摄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