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上海正式入伏,最高气温达到37-38℃,相比去年提前五天进入伏期。
据上海气象局预测,未来一个月上海天气以晴热为主,将出现持续35℃以上的高温,极端最高气温38℃左右,可能出现在13-15日。
未来一周上海天气
什么是入伏?
入伏,意指进入三伏天,三伏分为初伏、中伏、末伏。中国传统用 “夏至三庚数头伏”确定入伏日期,一年中碰到六十花甲子的第三个“庚”字,就迎来了初伏日。
从夏至第三个庚日后数到第四个庚日是初伏,第四个庚日到第五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到第二个庚日为末伏,每一个庚日相隔10天。中伏天数不固定,夏至到立秋有4个庚日时,中伏为10天,有6个庚日时,中伏为20天。
今年申城伏期将有40天,初伏从7月12日至7月21日,中伏时间为7月22日至8月10日,末伏则从8月11日持续至8月20日。
“伏”是民间的一种说法,表示阴气受阳气所迫藏伏在地下,有避暑之意。三伏是一年之中最热的时期。由于从春分开始,夜短昼长,每天吸热多,散热少,近地面的温度在积累中一天比一天高。当地面吸收的热量等于散发的热量时,地面温度达到最高,就进入了三伏。之后,地面吸收的热量少于地面散发的热量,温度也就慢慢下降了。
古人入伏的习俗?
据文献记载,从秦朝开始,人们把入伏日作为节日庆祝,称 “伏腊节”,主要蕴意是庆祝夏粮丰收。
在三伏来临之际,古人会举行“赐冰”仪式以供消暑,即在伏日将去年腊月窖藏的寒冰取出。不过,这大多只是富贵人家的“专利”。而对于政府官员,则由朝廷专门 “赐冰”。
古代“冰箱”冰鉴
据史料记载,伏日掘井藏冰的做法从我国西周开始就有。约到晋十六国,伏日赐冰的宫俗出现。晋《邺中记》说,在彭德府临漳县有铜雀、金虎等三座井台,十六国君王石季龙曾于“井台藏冰,三伏之月冰赐大臣。”从此开始流行这种宫俗。唐代方式众多,长安有“冰盘”、“冰瓜”等,豪富们会举行“冰宴”。据《天宝遗事》记载:“杨家(杨贵妃家)直弟每至伏中,取大冰使匠琢成山,周围于宴席间。”宋代朝廷从初伏日开始,“每日赐近臣冰,人四匣”。 明代文学家钟惺在《夏冰》中对此有详细的记载。清朝时期,朝廷三伏期赐冰已普及,还会按照官员等级发放“冰票”。
“暑月游船”也是当时的民俗之一。旧时的南京人在这一时期,乘船夜游,“呼茗清谈,赏月观景,风光无限。”北京、杭州、南京的人们会在傍晚时分,出门欣赏新开的荷花。
古人入伏的食俗?
大约到了汉代,伏日开始与食俗联系在一起。《汉旧仪》中有“汉魏伏日有酒食之会”,即记载了三伏天饮酒聚会的习俗。
《汉书》中载:“田家作苦,岁时伏腊,烹羊炮羔,斗酒自劳。”。按说,在炎热的天气食羊肉不太合常理,但这一方面是因为羊肉有大补身体的作用,另一方面是显示其重视。在汉代,除了民间会这样做,宫廷同样也有赐肉的宫俗。
古人很注重饮食上的养生调理,北方称之为“贴伏膘”。在三伏期,北方人的习俗是吃面条、饺子等。而在南方除了一些吃食,乐善好施者还会在门口普送药物。
北方有句俚语 “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伏日吃面,这一习俗至少三国时期就已开始了。《魏氏春秋》上说,何晏在“伏日食汤饼,取巾拭汗,面色皎然”,这里的“汤饼”就是热汤面。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中说:“六月伏日食汤饼,名为辟恶。” 五月是恶月,六月靠近恶月,故应“辟恶”。除此之外,人们用面粉煮汤吃可以促发出汗,借以驱病。
网络图片
除了热汤面,古人伏期还会吃过水面。将煮好的面条浸入凉水再捞出,拌上些蒜泥,浇上卤子,刺激食欲,又能“败心火”。
吃“炒面”也是伏期的一种食俗。汉代人会先炒熟麦粒,然后再磨面食之,而唐宋时期则普遍用锅将面粉炒干、炒熟,用水加糖拌着吃。唐代医学家苏恭说,炒面可“解烦热,止泄,实大肠”。
头伏吃饺子更是传统习俗,每逢伏天往往食欲不振,而饺子在中国人看来正是开胃解馋的食物。
(本文综编自新华网、人民网等相关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