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陈宝贵1960 大语文作文 今天
世 界 建 筑 史 上 的 伟 大 奇 迹
——《长城》解读
何为伟大?何为奇迹?说到“伟大”便想到罗曼罗兰在《贝多芬传》中所说的话:“没有伟大的品格,就没有伟大的人,甚至也没有伟大的艺术家,伟大的行动者。” 意思是伟大的人格决定伟大的人生,成就伟大的艺术家,决定伟大的行动者。但是无论怎么说,“伟大”一词是抽象的、多向的。凡是用伟大一词肯定充满着赞美、崇仰、崇敬之情的。
人的魁梧有时说伟大,这多见于古典文献,比如陈天华 《狮子吼》:“那方丈年约五十余岁,身躯伟大。”郭沫若 《虎符》第二幕:“有间,一伟大男子出城,年在四十左右。”郭沫若的戏剧虽为现代人所写,但那是古人的话语。现在要说“伟大的人物”出现,那一定是对他的功绩有了较为详细的了解,这又和古代基本相同的。崇高、雄伟、令人敬仰称伟大,比如“伟大的中华民族”“伟大的心灵”等等,这里同样是抽象的,是一种人对可敬仰之人、之物的一种感觉。这伟大往往能够涵盖古今,内蕴丰厚多蕴、启人深思想象。还有宏大、不寻常也称伟大。这里既可以指建筑、也可指事业、事件。总之这“伟大”给人以悠远的距离,阔达的范围、规模,高耸的状貌、深远的影响、崇高的品格,令人惊叹的功业、以及难以企及的感觉等等。而“奇迹”总起来应该指使人感到做不到而能做到的事情,这里既指物像的,也指精神的方面。“奇”即奇异、惊奇、奇特、奇妙等,“迹”即指痕迹、足迹、行迹等,也就行为所留下的印迹。从这里看出伟大的奇迹是做出来、干出来的。使人惊讶、惊异的人和事才称得上奇迹,一般认为做不到而做到了才成为奇迹。这些看起来与文本没有多大关系,因为我们在初读文章后,发现《长城》一文的内容就是围绕“伟大奇迹”这一中心来写的。弄清了这样的感念,就找到了解读文章的钥匙。
2011年发行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工具性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里强调的是统一,是不可偏废,不是谁重谁轻。“统一”表示着相互融合,互有彼此。就如人们所说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或者说,你就是我,我就是你。目前为什么我们感到不少课堂要么人文性缺失,要么“工具性”不足呢?主要因为我们有时注意了文章的工具性,比如字音、结构、表达等,而从字里行间感受不到情感的力量,价值观的表现,态度的表达,或者我们我们只能从字面的意义看出文章主要展现的是怎样的情感,怎样的意思、意义,怎样的态度,那么我们仅仅就这些意义着眼,或引申、或生发、或联想,或举例,语文课真的成了品德课、政治课,而忘记了这些意义、态度正是文本所承载的东西,它蕴含在文章的字里行间,蕴含在文章的结构表达中。两者的疏离、浮泛、肤浅的根源,是我们的功利不够,不能发现,不能透悟、不能厘清他们的融合不二的关系。
《长城》一文,一共四个段落,这是一种常见的1221四段式文章结构,即用一个自然段写人和事的总貌,用两个段落展开印证,再用一个段落进行总结,也就是总分总的结构。这种结构简单而明了,清新而鲜明,既适宜四年级学生的学习,又能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首段:总写长城的状貌。视角是“远看”,下一个段落,虽然没有“近看”相承接,但显然是近看或者说是去登临后的观察。因此“远看”就起到一种统领的作用。“远看”看到的是什么?看到的是长城之形,“它像一条巨龙”,它的位置“在崇山峻岭之间”,可见修筑它的艰难;它的状态“蜿蜒盘旋”,这个句子足能够打开学生的视域,使学生想象到长城之长、之壮观、之气势。其中“蜿蜒盘旋“化静为动,给人以从伸展万里、依山势而动的感觉。此句加上“有一万三千多里”的具体长度的说明,一个气势雄伟、绵延万里、横跨崇山峻岭的伟大建筑,和埃及的金字塔、巴比伦的“空中花园”、土耳其的月亮神阿泰密斯女神庙等齐名的这一世界奇迹就展现在学生的面前。
第二段是亲临长城的观察,它是主体段落。这一段写得是万里长城中有代表性的一段—八达岭长城。它高筑“在八达岭上”,给人的感觉是“高大坚固”,实际上这是对这一段长城的概括。对这一段“高大坚固”的建筑,是如何进行介绍的呢?它的介绍方式是叙述和说明。它最值得我们注意的是言之有序:首先是写“城墙顶上”,再写“城墙的外沿”再写“垛子上”再写“城墙顶上”。这里需要指出的是,作者两次写到“城墙顶上”,第一次主要介绍其组成及它的宽阔,第二次是写它另外的组成,这个介绍按照由主到次的顺序来进行的,也符合人们观察的特点,人们总是先看主要的,后看次要的。这些有序的介绍,以方位词为领属,这符合介绍某种结构类事物的特点。这里我们还需要指出的是,作者在介绍中,为了增强文章的可感性,一是用生活中人们可以见到、可以想到的事物做参照—“像很宽的马路,五六匹马可以并行”;一是指出它们的用途,“每隔三百多米就有一座方形的城台,是屯兵的堡垒,打仗的时候,城台之间可以互相呼应”。这些我们都应了然于胸。
从记叙内容上来看,如果上一段主要是观察,那么第三段则为联想。联想什么?联想古代劳动人民。联想他们的智慧,联想他们的伟大,联想他们所创造的奇迹。为什么说他们有智慧,为什么说他们创造了人类史上的奇迹。这里是用数字和比照的方法来展现的。数字在表达上体现准确和科学,比照往往体现其具体性、可感性。你看条石“数不清”,“一块有两三千斤重”;你看“那个时候没有火车、汽车,起重机”;你看“就靠着无数的肩膀无数的手,一步一步地抬上这陡峭的山岭”—“就靠”表示独一无二,没有其他办法。“无数”表示参与建筑的人之多,“一步一步”“陡峭的山岭”突出其艰难。而“抬上”是运送巨石的一种艰难状态。以上的表达都是可感的、具体的。而“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一句,既是对本段内容的概括,更是对修筑长城这一伟大工程的赞扬,当然“智慧”我们也可以联想第二段的结构及用途加以印证。“多少”一词说明修筑万里长城,劳动人民付出的血汗和智慧是无法估计的,这里充满着深深的赞叹、赞扬之情;“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直观地说明工程之浩大;“才”字表示长城的建成是多么不容易。 而“凝结”一词更是一字千钧,因为“凝结”不仅表明修筑长城的时间之长,人民所流“血汗”之多,而且表明工程之巨,这“凝结”中有沉重、有血汗、有智慧、有自豪、也有痛苦等等。而“前不见头、后不见尾”一句,一是和开头“一万三千多里”做照应,二是启人回顾和想象,它犹如划破天空的彩虹,深深地印在人们的脑际。
美国前总统里根曾说:“长城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奇迹之一,确实令人鼓舞。人们在上面爬坡都感到吃力,可以想象当年建造长城时需要什么样的智慧和力量。”连里根也感到长城是伟大的奇迹,那文章怎样体现“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奇迹”的呢? 联系我们开头的阐述,“伟大”强调其规模的浩大,“奇迹”说明其难为性。归纳文本以下内容就能够印证作者是如何表达“伟大奇迹”这一中心的?
“它像一条巨龙”盘旋“在重山峻岭”之间;它“有一万三千多里”“高大坚固”;“它用无数的条石铺成”,一块条石“两三千斤重”在没有机械的情况下全靠人力来完成;这样的城墙举世无双,世界少有;这样的工程现在看来完成是不可想象的,令人难以置信的。因此它是世界建筑史上的“伟大奇迹”。当然对于重点的理解我们可以补充有关长城的某些材料,但我们用文本的具有内容来印证,更应是我们解读应该坚持的原则。
文本的解读是一个语文老师首要的能力,没有文本解读这一硬功,任何的教学设计、教学模式的建构都是难以奏效的。窦桂梅老师把语文老师的素养概括为两点,一是解读教材的功夫,二是课堂教学的功夫。其中教材的解读是基础,是前提。解读文本如果遇到较为抽象的概念,我们弄清它的含义则是解读文章的一把钥匙,对《长城》一文如果我们不能说清楚“伟大奇迹”这个概念,我们对文本的解读就会产生隔膜;再者文本解读应坚持“文本内原则”,就是说为了防止解读的空洞、概念化,必须用文本的材料解释文本所得出的结论,文本的结论必须用文本来印证。当然为了加深学生对某种问题的理解,适当的旁逸斜出是可以的,但必须以文本的印证为基础,否则语文教学就会滑向无根无据的状态,语文的特点就会丧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