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淳罡最后打过王仙芝(这是一位以李鸟天落)(1)

悉心觅种

刘秀龙先生的养鸽生涯始于40年代初期,最初只是饲养了一些典型的中国飞鸽,如上海江湾紫金灰等。这种飞鸽外形漂亮,体格健壮,大都具有一双闪亮有神的白桃砂眼。

但是由于品种的根本原因,虽然此类鸽也具有从异地返归的飞翔特性,但是翔程却是十分的短,通常极限仅止于15华里左右,而且飞速也很慢。尽管秀龙先生在训飞方面做了许多尝试,尽了很大的努力,但最终还是事与愿违。

倘若用这种飞鸽去参加当时胜利鸽会的放飞,那么最终只会落得个贻笑四方,倘若以此种水准去参加比赛与之竞争则更是一种非份的奢望了。挫折之后的阵痛;失败之后的凄楚在秀龙先生的心灵深处激起了一股极其强烈的欲望!他是多么热切地企盼着能够早日寻觅到理想中的优秀种鸽啊……!

环视当时的上海鸽界,各类名牌鸽比比皆是令人眼花缭乱,白克,司达沙、鲍尔以及日本军用鸽更是以其优越的种系特性使人羡慕不已。

然而,秀龙先生热切寻觅的蓝天骄子、他梦寤以求的优良种鸽则是当时业已声威大震的中国铭鸽:“李鸟”!常言道:“千军易得,一将难求”。然而求鸽觅种,对秀龙先生来说则更是难上加难啊!

秀龙先生家境清贫,生活负担也较重,由于经济上的原因,他没有能力从李家直接引进“李鸟”,更谈不上引进优秀种鸽了,海市蜃楼一般的理想,可望而不可即的境遇无情地折磨着一颗纯朴的爱鸽之心。“有心栽花花不开,无意插柳柳成荫”,生活中的偶然机遇为秀龙先生的成功之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天,秀龙先生的一位同事说他在奶牛场捕获了一羽戴有特殊足环的“外国信鸽”,为避他人耳目特将足环除下深埋在大树底下了。好奇心驱使秀龙先生前往一观,真是不看则已,看后令人兴奋难抑!

这是一羽体态优美,体格强健,头形鼻型,眼砂眼志各方面均属上乘的中雨点鸡黄眼雄鸽,经验和直觉暗示秀龙先生——这是一羽相貌出众的“李鸟”,从大树底下挖出的足环上标码为4680,足环内侧的特殊暗记进一步证实了秀龙先生的判断——这是一羽真正的“李鸟”!

李淳罡最后打过王仙芝(这是一位以李鸟天落)(2)

无独有偶,著名的李种铭鸽3133之子6698在一次野外觅食过程中陷入罗网置身囹圄,成了倍受磨难的阶下囚了,秀龙先生闻迅后热心查寻,尽力相赎,从而使得这羽将门虎子得以脱离“苦海”免做刀下之鬼。

为了查清上述两羽“李鸟”的品系和血统结构,秀龙先生曾面晤李梅龄探询,但是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李梅龄没有给予明确的答复,只说这是两羽纯合度很高,在李家亦属上品的优秀种鸽,是非常珍贵的名系后代……。

意外的收获给秀龙先生以新的提示,自此之后他以更充沛的热情,更细微的方法积极致力于寻觅,收集那些由于鲜为人知的原委而散失,流落在民间的“李鸟”。他克服了种种困难,不顾工作的劳累,不顾路途的遥远,夏天冒着酷暑,冬日顶着严寒,单车孤身四处奔波,日复一复,年复一年,爱鸽之心依然故我。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许多热心的朋友们的帮助下,一批优秀的李梅龄种鸽陆陆续续地从废弃的鸽舍中,从庞杂的鸽市上,从阴暗的鸡笼里,从农人的茅屋内络绎不绝地汇聚到了秀龙先生的鸽舍里。

李淳罡最后打过王仙芝(这是一位以李鸟天落)(3)

种系出人意料的完整,品系也是出人意料的丰富,这些都是秀龙先生始料不及的,4680、6698、4675、4676、8030、6969、 5050、7802、9020、9019、 9059、 9012、6445、 8388、2226这些优秀的“李鸟”在秀龙先生的精心饲养和悉心护理下身健体泰,面目一新,重又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作为一代栋梁之材,这些优秀的“李鸟”在日后“秀龙种”的育成、完善,定型过程中发挥了难以估量的作用。作为一代铭鸽,它们的不朽功绩至今仍在广大鸽友中交口传誉……。

潜心育种

俗话说“看鸟容易配鸟难”。这是有一定道理的,它点明了育种的关键是合理选配。有了优秀的种鸽并不等于有了优秀的赛鸽;不等于获得了优胜群体。合理搭配育出优胜赛鸽进而造就一个优胜群体这对任何一位养鸽者来说都将是非常艰难的,穷其一生老无所获者是屡见不鲜的。

鸽友们都知道,李梅玲对“李鸟”的血统结构,尤其是选配方法是密而不宣的,这也是中外鸽界的惯例了,所以当时有许多拥有优良“李鸟”的鸽主因为择配不得要领而出不了成绩,更有一些人因为引育不科学而最终导致品系过早的退化。所有这一切也给主张采用同一种系内交配育种的秀龙先生带来了许多意想不到的困难。

李淳罡最后打过王仙芝(这是一位以李鸟天落)(4)

鉴于以往的经验教训,为了尽最大可能避免重蹈他人失败之覆辙,避免无谓的损失,经反复考虑再三分析研究,秀龙先生采用了同一种系内相对择异的多层次选配法。

即:除了从外部形态上大致区分一下种鸽的品系血统之后采用多层次交叉——大年龄配小年龄,长体形配中短体形,深眼砂配淡眼砂,黄眼配砂眼,深羽色配浅羽色或其他羽色,一雄配多雌,一雌配多雄的选配方法。幼鸽育成之后须经过严格的筛选过程,一般有如下三个阶段:首先,秀龙先生要求雄鸽体态强健骨骼硬朗;雌鸽体态娟秀性情温和。

无论雄鸽或雌鸽长体形前胸不宜过宽、中短体形前胸则不宜过窄,龙骨不宜过高,手感一定要好,头前脑部挺克适中,后脑则一定要丰满发达、鼻形应保持V字型或杏仁状的基本特征,羽毛要细薄并紧贴胴体,尾羽宜紧凑成尺状,翅羽的曲展伸缩应自然有力无僵硬感。此外,秀龙先生还要求种鸽的眼框略大一些,眼睑紧环,眼球宜有明显的外突感,瞳孔要有良好的收缩性。

李淳罡最后打过王仙芝(这是一位以李鸟天落)(5)

种鸽的眼砂色素与结构的选择更是十分重要的,除了要求眼砂干结有力明亮有神富于立体感之外,秀龙先生还着重参考由他收存并珍藏至今的李梅龄亲自绘的“李鸟”十大眼砂图,并用以对照鉴别、(秀龙先生个人认为正是有了这幅眼砂图使他避免了许多难免的失误而获益非浅)凡不符合上述要求的均予以淘汰,不留后患。

其次是训放甄别。常常有这种现象:一只外观感觉很出色的鸽子却很难经受得住高飞的考验,为了进一步验证种鸽的性状优越与否,秀龙先生认为必须将筛留下来的种鸽施以中短程的多向训放检验,凡方位感好,适应性强,归巢快速稳定者均留而用之,反之则缓用、不用或干脆淘汰掉。

李淳罡最后打过王仙芝(这是一位以李鸟天落)(6)

第三便是竞翔淘汰

秀龙先生认为:优秀的赛鸽是在激烈的竞赛中诞生的,同样,一个优胜的群体也是在竞赛比较过程中逐渐合成的,他恣意用种鸽进行参赛甄别可见他对此是何等的重视,更体现了他用心之良苦。

在有李梅龄、黄钟等养鸽大师参加的激烈竞赛中,这些经过严格选择的优秀种鸽没有辜负秀龙先生的厚望,它们先后为秀龙先生赢得了明光竞翔1、2、5、7名以及镇江1名、徐州5名、兖州9名等一系列优胜、这些赛绩充分地证实了秀龙先生所用的育种方法和甄别方式是科学的可行的。

此后、一批上海——潼关、北京、西安、济南竞翔的优胜鸽源源不断地涌现了出来、“秀龙鸽”以其飞速快、定向好、优胜性状稳定而名声大噪,令人刮目相视,历尽辛劳的秀龙先生亦因此而获得了受之无愧的殊尊。

后记:同样使的是李鸟,刘秀龙以包括天落等各种渠道得来的李鸟集中起来重新培育,最后成绩却反而超过了李梅龄,以同种异相的种鸽之间来做配对的手法与丁培新老前辈所倡导的配对手法几乎一致。

更为可贵的是,刘老前辈悉心收藏了李梅龄的眼谱图,以此来作为提前筛选自育的李鸟的标准,可见一个鸽种配套什么鸽眼是有一定的规律的。但这种规律也仅限于本鸽族有效。至于李梅龄势微的原因,手里有《藏龙赛鸽文集》的藏友,可以查看书中标题“李鸟之死与法国第二”。

未完待续。。。

文|李法元 陈兵


[微笑]感谢阅读!鼓励请点赞 评论,我们下一篇文章再见!

李淳罡最后打过王仙芝(这是一位以李鸟天落)(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