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备孕不直接怀孕呢(备孕和不备孕生的孩子有差别吗)(1)

最近在知乎上看到一个提问,问“为什么我一胎胎停了,三个月后怀上二胎,二胎又胎停了呢?”

看完这个问题,我感觉很心痛。

心痛这两个未曾降临人间的天使,更心痛这个连续经历两次“胎儿丢失”的母亲,这会对她造成多大的创伤,我不知道。

还有一个问题是:“你备孕了多久怀上的?”

底下的回答是有的说半年,有的说三个月,还有的说刚备孕就怀上了……都是满满的骄傲啊。

可是在我看来,这个问题暴露出了大家对于“备孕”还存在着多么巨大的误区。

很多人还在把“我有想生孩子的想法了”就当成备孕。

1)

有了生孩子的想法,只是备孕的第一步。

第二步是什么?

家庭会议。

讨论什么呢?

具体的生育计划,包括孕期计划,在哪里建档?分娩方式,想要以何种方式来分娩?以及如果不能实行,还有何备用计划?

怀孕后双方的事业如何安排?

夫妻双方的物质准备和财务计划做好没有?

以及孩子出生之后的教育和养育(比如是否隔代养育,谁来带?)等等问题。

每一个点都是值得我们花大量时间和精力去讨论,计划和安排的。

讨论好了,才可以进行到具体的备孕计划当中来。

包括锻炼身体,改变饮食,改善居住环境,调整睡眠,做好一系列的身体检查和免疫接种等等。

最后,最重要的是,在没到计划的怀孕时间之前,做好避孕措施。

2)

我们做这么多备孕的工作,为的是什么?

为了有个健健康康的宝贝啊,为了不会有个内疚的母亲呀。

这次我在参加生育心理健康咨询课程的时候,有一位怀孕32周的母亲,在上课时眼泪一直哗哗的流。

后来她跟我们分享,说她边听课边觉得很对不住小孩,也对不住先生,就是因为自己朋友跟自己说过要好好备孕,但是没有好好去做就怀上了。

她很内疚。其实这份内疚背后到底隐藏的是什么信息呢?对,就是爱。

在知道自己成为母亲的那个瞬间,你的爱就会被激发出来。你会想要给小孩全世界最好的东西。

对于孩子来说最好的东西是什么?

是一个健康的身体,一个健全的大脑。其他物质的东西,他可以自己去创造。但是身体和大脑,错过发育的关键期,就是不可逆的。

好好备孕,就可以减少对母亲和家人的创伤。

什么叫创伤?

你孕中期胎停,你难不难过?

生下一个脑瘫儿,你难不难过?

这些创伤,你又得花多少时间去修复?你想过没有?很可能是一生。

为了一时爽,意外怀孕,导致怀孕过程中忐忐忑忑,心情不佳,又何尝不是对胎儿和母亲的一种伤害呢?

当然并不是说你认真备孕了,这些情况就一定不会发生。

不是的。

但是起码概率会直接降低到最小。

所以为什么说我们“生育心理健康干预”的工作是奢侈品,你明白了吧?

3)

回归到标题:备孕和不备孕生的孩子有差别吗?

当然有了。

但是具体有什么差别,有多大差别,这个我们不去讨论,因为变量太多,而且也无从检验和比较。

我只说一个个案,不代表这个案例具备普适性。

一个女性朋友,头胎是意外怀孕,怀孕的时候也没有控制体重,后来小孩剖宫产出生,所以感统不太好,于是开始进入早教领域。二胎和三胎都是备孕了半年以上才怀上的,孕期也很注重运动和营养,两个孩子都是顺产,老三连无痛都没打。老二老三无论在大运动、感统还是精细运动上都比老大要发育得好很多。

有相关研究表明,孩子是带着自己爸爸妈妈和祖辈的印记来到这个世界上的。这个又被称为“早期编程”。

细胞生物学家Bruce H.Lipton(布鲁斯·利普顿)的观点是:在怀孕之前数月,父母就充当了孩子的遗传工程师。

而心理学家R.D Laing(莱茵)说过:人类生活分为三个主要阶段,子宫内完成了人生重大影响的三分之二。

由此可见,备孕和孕期的意识层面和现实层面的准备工作,再充分也不为过。

最后,我想请你思考一个问题:一天的准备和180天的准备会是一样的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