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5日夜到8月26日白天

大庆的天气很“丰富”

暴雨、闪电、雷声轰隆隆

很多微友们拍到了

乌云密布、电闪雷鸣的震撼场景

更有不少微友被

“炸天雷”吓一激灵一激灵的

大庆今天的信号灯(近日密集闪电强袭大庆)(1)

这是要闹哪样?

据气象部门闪电监测网数据显示

从25日17:00-26日5:00

五区四县共发生闪电111次

是今年入夏以来

闪电最密集的一次

大庆今天的信号灯(近日密集闪电强袭大庆)(2)

每年的5月—8月,是我市强对流天气多发期,这两天的狂风、暴雨、雷电,便是短时强对流天气的“恶作剧”。

而雷暴,是由发展旺盛的积雨云引起闪电、雷鸣现象的局地风暴而形成,常伴有强烈的阵雨或暴雨,有时伴有冰雹和龙卷风,属于强对流天气系统。

小伙伴们可能很关心闪电的次数是咋计算的。其实,它是由气象系统的“闪电定位仪”统计的,通过探测闪电发出的电磁信号,捕捉闪电的位置和电流强度,从而进行计算。通常,3-4次闪击构成一次闪电过程,一次闪电过程历时约0.25秒。

聪明如我们的微友可能发现了,夜晚的闪电要比白天多,这是真的吗?是为什么呢?

答案是肯定的,这是因为:傍晚到夜间,雷电要空气中云的碰撞放电产生,气象上要求有冷气流入侵导致大气层结的不稳定而产生对流,也就是说要求有动力热力作用,而白天往往大气从低层到高层气温梯度不明显,而傍晚到夜间则比较明显,所以导致对流诱发的雷暴较白天更多。

不仅如此,其实,即便是多云、晴好天气,也可能发生闪电,只不过我们肉眼看不到,且气象部门对这类不产生危害的雷暴不作出相应预报。

未来两天

我市仍有阵雨天气

气温下降明显

降水时易有短时强降水、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

雷暴很危险

每年都有不少雷击的悲剧发生

那么我们要如何防范呢?

下面这10条

大家别嫌麻烦

一定要认真读完收好哦

1.雷雨天气时不要停留在高楼平台上,在户外空旷处不宜进入孤立的棚屋、岗亭等。

2.远离建筑物外露的水管、煤气管等金属物体及电力设备。

3.不宜在大树下躲避雷雨,如万不得已,则须与树干保持3米距离,下蹲并双腿靠拢。

4.如果在雷电交加时,头、颈、手处有蚂蚁爬走感,头发竖起,说明将发生雷击,应赶紧趴在地上,这样可以减少遭雷击的危险,并拿去身上佩戴的金属饰品和发卡、项链等。

5.如果在户外遭遇雷雨,来不及离开高大物体时,应马上找些干燥的绝缘物放在地上,并将双脚合拢在上面,切勿将脚放在绝缘物以外的地面上,因为水能导电。

6.在户外躲避雷雨时,应注意不要用手撑地,同时双手抱膝,胸口紧贴膝盖,尽量低下头,因为头部较之身体其他部位最易遭到雷击。

7.当在户外看见闪电几秒钟内就听见雷声时,说明正处于近雷暴的危险环境,此时应停止行走,两脚并拢并立即下蹲,不要与人拉在一起,最好使用塑料雨具、雨衣等。

8.在雷雨天气中,不宜在旷野中打伞,或高举羽毛球拍、高尔夫球棍、锄头等;不宜进行户外球类运动,雷暴天气进行高尔夫球、足球等运动是非常危险的;不宜在水面和水边停留;不宜在河边洗衣服、钓鱼、游泳、玩耍。

9.在雷雨天气中,不宜快速开摩托、快骑自行车和在雨中狂奔,因为身体的跨步越大,电压就越大,也越容易伤人。

10.如果在户外看到高压线遭雷击断裂,此时应提高警惕,因为高压线断点附近存在跨步电压,身处附近的人此时千万不要跑动,而应双脚并拢,跳离现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