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章太炎先生有一句话:“夫国学者,国家所以成立之源泉也。”中国之所以能成立,它背后的精神性的东西就是国学。上至炎黄,下至明清,中国经典书籍着实数不胜数,在浩瀚古籍烟海中,除了我们熟知的四书五经,四大名著,还有许多值得一看的古书。
今天为大家推荐的是不爱开书单的鲁迅先生为一位大学生量身定制的12本古典著作书单,囊括了诗词散文、诸子百家、明清小说,历史人文,有可读性的同时也有很强的知识性,体现了唯美阅读的故事之美和文学之美。
这份书单见于许寿裳著的《亡友鲁迅印象记》。后来 ,收入《鲁迅全集》 ,题名为《开给许世瑛的书单》列书12种。(来源:北京阅读季)
1、计有功(宋人):《唐诗纪事》
(四部丛刊本、又有单行本)
《唐诗纪事》采摘繁富,收录了自唐初至唐末300年间1150位诗人的部分诗作,详略适当,又辑集本事与品评,既是唐代诗歌总集,又是唐宋有关诗评的汇编。鲁迅先生特意指出该书的版本有“四部丛刊本、又有单行本”,以方便阅读者购买选择。
2 、辛文房(元人):《唐才子传》(今有木活字单行本)
在《唐才子传》之前,没有一本唐代诗人专门传记。辛文房这部书为唐代诗人写传,材料丰富,使许多史传无名的诗人事迹不致湮没,保存了很多有价值的史料。这也是唯一的一部唐代诗人传记。
3 、严可均:《全上古系列》(今有石印本,其中零碎不全之文甚多,可不看)
这套书是中国上古至隋的文章总集,共741卷,收作者3400多人,全书以“文”为编选对象,载文而不载诗,按朝代先后排序,一直与当时清代官修的《全唐文》相接。
4、丁福保:《清诗话》(排印本)
这套书是中国上古至隋的文章总集,共741卷,收作者3400多人,全书以“文”为编选对象,载文而不载诗,按朝代先后排序,一直与当时清代官修的《全唐文》相接。
5 、吴荣光:《历代名人年谱》(可知名人一生中之社会大事,因其书为表格之式也。可惜的是作者所认为历史上的大事者,未必真是“大事”,最好是参考日本三省堂出版之“模范最新世界年表”)
《历代名人年谱》收录了自汉高祖刘邦元年到清道光二十三年的中国历史有名人物数千人,内容分纪年、时事、人物生卒三项
6、胡应麟(明人):《少室山房笔丛》(广雅书局本,亦有石印本)
《少室山房笔丛》是一部以考据为主的笔记。共48卷,分为12部分。其中卷29里关于小说分类的记述,可了解当时人们的小说观,对认识小说的历史演变颇有帮助。卷34里关于《逸周书》、《穆天子传》的介绍,为追溯小说的滥觞提供了资料。
7、《四库全书简明目录》(其实是现有的较好的书籍之批评,但须注意其批评是“钦定”的)
鲁迅对四库全书向来是有着自己独立的见解和认识,从不为之所拘束:“现在中西的学者们,几乎一听到‘钦定四库全书’这名目就魂不附体,膝弯总要软下来似的。其实呢,书的原式是改变了,错字是加添了,甚至于连文章都删改了。 ”
8、《世说新语》刘义庆(晋人清谈之状)
《世说新语》又名《世语》,内容主要是记录魏晋名士的逸闻轶事和玄言清谈,也可以说这是一部记录魏晋风流的故事集,是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笔记小说”的代表作
9、《抱朴子外篇》葛洪(内论及晋末社会状态),有单行本
《抱朴子外篇》属于儒家的范畴,其内容可概括为:论人间得失,讥刺世俗,讲治民之法;评世事臧否,主张藏器待时,克己思君;论谏君主任贤能,爱民节欲,独掌权柄;论超俗出世,修身著书等
10、《唐摭言》五代王定保(唐文人取科名之状态)
这是一部唐代笔记小说集,共分15卷,每卷分若干标题,每个标题下或作综合论述,或分记若干有关故实,大致前三卷汇录科举制度掌故,其余十二卷按类记叙科举士人言行。
11、《论衡》王充(内可见汉末之风俗迷信等)
《论衡》一书为东汉王充所作,就是评定当时言论的价值的天平。它的目的是“冀悟迷惑之心,使知虚实之分”
12、《今世说》王晫(明末清初之名士习气)
王晫的此书仿效《世说新语》体例,采录同时期文人名士之故事,以图让同时代的名贤文士、廊庙缙绅、山泽隐逸,当然也包括作者自己,藉此而传。
五四运动以来,全盘西化的思潮泛滥,抛弃老祖宗的智慧成为一种时尚,崇洋媚外成为根深蒂固的思维模式。不可否认,西方文明作为地球文明的一种样式有很多可取之处,但这并不能成为抛弃中华文明的理由,不能成为整个国家几十年不学国学的依据。
鲁迅先生推荐的这十二本书中,不去读,根本无法体会其精髓,时至今日,面对现实社会种种弊病,你会越发觉得学习中国古典书籍才是我们应该要传承的文化,相信不久的将来,国学热会如春风般吹拂整个神州大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