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村有这样的一种现象,现在大家的生活条件都很不错,每家每户都可以将自家的宅子收拾得像模像样,尤其是大门作为一户人家的门面,大门显得尤为重要在农村,只要是有条件的人家,都会将大门修得又高又大,这样既方便出行,又显得气派但是这样的装修方式,真的好吗?,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农村的后院建门有讲究吗?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农村的后院建门有讲究吗(农村的家门修得很大)

农村的后院建门有讲究吗

在农村有这样的一种现象,现在大家的生活条件都很不错,每家每户都可以将自家的宅子收拾得像模像样,尤其是大门。作为一户人家的门面,大门显得尤为重要。在农村,只要是有条件的人家,都会将大门修得又高又大,这样既方便出行,又显得气派。但是这样的装修方式,真的好吗?

古人有这样的一句老话“门大家小,麻烦不少”,这句话就是说,如果家里的门很大,但家院却不大,那么必然会招惹来一些不必要的麻烦!那么,老祖宗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说法呢?

首先,这种说法是古代“等级制度”的流传。

我们经常说“高门大户”,意思就是说只有那些有地位的人,家里才能够修得起,也被允许修高大的门楼。《礼记》中提到了“有以高为贵者。天子之堂九尺,诸侯七尺,大夫五尺,士三尺”等等,这些都说明,古代帝王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制定出了一套等级制度,什么样的人用什么规格的东西、穿什么规格的衣服、住什么规格的房子、吃什么规格的食物等等,如果一旦发现你使用了不是自己该用的东西,就说明你“僭越”了,必然会受到惩罚。

原本是起到防卫作用的门,在帝王们的推行之下,成为了一种地位的象征,大门的规格、形制、用材等等,都有着严格的规定。于是,民间人们便以“高门”来代指那么权贵。

所以,民间说“门大家小,麻烦不少”,说的就是人们如果“僭越”了,必然会引来麻烦。现在虽然没有了所谓的“僭越”,但这样的俗语却流传了下来。

其次,古人认为宅子和家人的祸福安康有着密切的联系。

正是因为这种观念的影响,所以在古人眼中宅子的朝向、宅子坐落的方位、门庭的选择、宅子周边的环境等等,都是非常重要的。于是古人在选房建宅的时候,便有了“坐北朝南”、“负阴抱阳”、“近水向阳”的原则。

而大门更是一个宅子的重中之重,人们常说“祸从口出,病从口入”,而大门就是一个宅子的“口”。财源可以从这里滚滚而来,灾祸也可以从这里悄悄溜走。所以,人们在选择大门的尺寸、方位、材料的时候,便格外的慎重。

古人说“大门朝南,子孙不寒;大门朝北,子孙受罪”,就是人们对大门朝向的一种要求。古人还说大门有“三不见”,即开门不见灶,不见厕,不见镜,这也是老祖宗对自己居住环境的一个要求。

而房屋的大小和大门的大小一定是要相互匹配的,不可以门大家小,也不能够门小家大。老祖宗说的“门大家小,麻烦不少”的老话,其实也与这种传统居住理念相关。

在我们民间,关于家宅的说法很多,还有比如“门前有槐,荣贵丰财”、“青龙压白虎,代代有文武”等等。老祖宗的这些说法,我们需要辩证地看待,就比如说“门大家小,麻烦不少”这句,如果真的需要有一个宽阔的大门,用来方便出行,其实也无可厚非,如果仅仅是为了显摆门面,其实完全没有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