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朱元璋为主线,讲述元末到大明建立之间群雄争霸的过程。
领衔主演:
-
朱元璋
-
陈友谅
-
张士诚
-
方国珍
-
陈友定
-
王保保
-
元顺帝
-
徐寿辉
-
韩山童、刘福通、韩林儿
-
李善长(萧何)、刘伯温(张良)、徐达(韩信)、常遇春(先锋)、朱文正、李文忠、冯国胜、蓝玉、廖永忠、汤和、张定边、郭子兴、朱升、傅友德等人
和尚起兵
朱元璋小名朱重八,世代为农,安徽凤阳人,碰到黄河淮河泛滥引起饥荒,朱元璋父母都死了,草草埋了父母,朱元璋和二哥各奔东西,朱元璋当了和尚,寺庙也不景气,只能出去化缘当乞丐,后来又回到寺庙。
韬光养晦
由于安徽贫瘠,为了获得更好地根据地,朱元璋决定占领长江流域富饶的地方,于是率军打下了元朝守卫的南京,后改名为应天。
以应天为根据地,向周围发展,以朱升提出的“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为战略思想,韬光养晦积蓄力量,由于背靠小明王韩林儿的红巾军系统,所以和北边的元朝很少直接交兵,而盐贩子张士诚不足以吞并朱元璋,反而多次被朱元璋打败,陈友谅在想着法将徐寿辉变成傀儡,所以朱元璋有一个比较好的发展时期,为以后统一长江流域奠定基础。
战群雄
朱元璋虽然获得一个发展时期,但是由于地处四战之地,东面是江浙的张士诚,南面浙东的方国珍和福建的陈友定,西面是长江上游的徐寿辉,北面是小明王韩林儿和刘福通,所以此时的朱元璋想发展必然要蚕食其他起义军。
张士诚
首先,由于江浙是张士诚的大本营,张士诚是盐贩子出身,曾经在高邮保卫战中被号称百万大军的元脱脱包围,固守好几个月,最后元内部发生斗争,脱脱被搞下台,张士诚得以打败没了主将的元军而声名大振,最后不断攻占江浙地区,以苏州为根据地,杭州等地为侧翼,建立东吴政权。
江浙是富饶的地区,张士诚是群雄中最有钱的,而朱元璋占领南京和张士诚有了地理接触,于是张士诚就率先攻打朱元璋,可是被徐达常遇春等人打败了,很多人都建议乘胜追击,朱元璋主张攻打陈友谅,而对于张士诚见好就收就行,很多人认为这样会两面作战,朱元璋却认定张士诚没有大志,只想偏安一隅,而陈友谅不同,所以攻打张士诚陈友谅肯定夹击,而攻打陈友谅,张士诚肯定坐山观虎斗。
陈友谅
事实证明,朱元璋眼光很准,于是朱元璋掉头准备攻打陈友谅。渔民陈友谅本来是徐寿辉手下统兵元帅倪文俊的手下,被倪文俊一路提拔,后来倪文俊觉得徐寿辉能力不行,不甘于屈于人下,于是想发动政变,可惜没来得及就被发现了,倪文俊只能跑路到陈友谅这里,可惜被陈友谅杀死把人头献给了徐寿辉,徐寿辉便提拔了陈友谅,此后陈友谅不断发展自己势力,架空了徐寿辉,最终杀死徐寿辉称帝,建立大汉政权。
陈友谅在打下采石(马鞍山)后觉得南京措手可得,当时很多朱元璋手下将领都觉得暂避风头,因为陈友谅水军很厉害,朱元璋恰恰相反,只有刘伯温力主抵抗,最后采取间谍的方式使得陈友谅在龙湾登陆,在陆地上决战,最终陈友谅被打败,朱元璋缴获了很多战船,为鄱阳湖大战奠定基础。
陈友谅被打败后,大本营江西洪都(南昌)叛变,朱元璋派侄子朱文正守城,洪都成为陈友谅身边定时炸弹,于是陈友谅率领号称六十万大军保卫洪都,一向纨绔著称的朱文正竟然抵挡了陈友谅三个月,为朱元璋和陈友谅战略决战争取时间。
此时朱元璋正在营救被张士诚攻打的刘福通和韩林儿,韩林儿是韩山童儿子,韩山童和刘福通打着明王出世普通众生的名头,在阜阳起兵,建立大宋政权,是北方红巾军的领军,韩山童战死后韩林儿被刘福通扶上台号称小明王,占据安徽和江苏等地,此战最后韩林儿被救出来,刘福通战死,朱元璋也获得了大宋政权土地和余部。
朱元璋在救出韩林儿后率领二十万大军和陈友谅在鄱阳湖展开决战,赤壁之战在此重新上演,陈友谅将战船捆绑在一起,朱元璋采取郭兴建议火攻,最终打败陈友谅,陈友谅也战死,张定边带着陈友谅儿子陈理即位,最后被廖永忠攻打下投降,陈汉灭亡。
解决了陈友谅后,朱元璋决定统一长江流域,于是就开始攻打张士诚,杭州等地相继沦陷,最后只剩下平江(苏州),围了八个月,张士诚也是硬汉,死不投降,最终被攻破,被俘虏后也拒不投降,被杀死,东吴政权灭亡。
方国珍
在统一长江流域后,朱元璋派大将汤和攻打浙东的方国珍,方国珍也是盐贩子,后来当了海盗,被迫起义了,是元末最早起义的,比白莲教韩山童刘福通还早了两年,但是由于比较反复,屡次反元又屡次接受招安,最终占领浙东,元朝也接受既定事实,但是名义上方国珍还是元臣。方国珍也没有多大志向,只想偏安一隅,在朱元璋打败张士诚后,汤和率军打败方国珍,最后在汤和劝说下投降了,被带到南京,老死于南京。
陈友定
朱元璋在平定浙东的方国珍后,和福建的陈友定领土纠纷就多了,陈友定是元朝将领,因为和陈友谅作战有功,累迁至平章(省长),占据福建。朱元璋派汤和和李文忠等人攻打陈友谅,陈友谅为了表决心杀死来招降的使者,最终由于内讧和明军的攻打陈友定被打败,服毒未死,带到南京后被朱元璋处死。
驱除胡虏恢复中华
在统一了各大起义军后,朱元璋派徐达和常遇春以驱除胡虏恢复中原为口号北伐,先后打下河南和山东,攻下大都(北京)指日可待,元惠帝也很自觉,主动跑了,所以朱元璋称惠帝为顺帝,就这样元在中原的统治就告终,而丢失了四百多年的燕云之地也重新回到中原政权的怀抱。随后徐达和常遇春接着连续几次打败元朝最后的守护人王保保,收复山西、陕西、甘肃等西北之地,此次北伐又叫徐达北伐。
此后太祖期间又先后经历了八次北伐,其中第一次北伐李文忠俘虏了元昭帝长子和大臣几百人,第二次北伐徐达等人被王保保打败双方进入相持期,第五次北伐冯胜受降辽东元军残余,收复辽东,第六次北伐蓝玉俘虏了元昭帝太子和大臣三千多人,动摇了北元根基。此后北元基本上都是被动挨打的对象,不过依然延续了两百多年。
就这样,朱元璋首次完成了从农民、乞丐、和尚到九五之尊的转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