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f训练方法大全(力训研究所新手指南)(1)

前 言

大家好。我们此次连载,先给予最基本的训练框架,让新手可以有条件“练起来”,再引入思考类话题和相对复杂的知识。

我们在上一篇文章简单讲述了,动作是训练的基石;新手在面临健身房种类繁多的动作时,大致有两类方式(按关节活动方式、按训练部位)来区分动作和器械。

新手不可能一下子学会所有的动作,所以只能先推荐比较基础和价值相对高的动作。

itf训练方法大全(力训研究所新手指南)(2)

比较基础和价值相对高的动作

上文所列的动作是国际健身/健美界相对比较推崇和认可,能同时练到全身大多数肌肉、能发展力量、提升健康和生活质量、具有较高效率的动作。此外,如果需要进一步精简,剩下的是这6个动作:

这些动作基本上已经涵盖了全身所有的肌肉(包括多数维持稳定的深层肌)。复习结束,下面进入本文正题:动作与计划。


一、新手可选计划

通常来说,健身计划是讲“循环”的。一个“循环”,指的是全身主要部位(参考我们上一篇文章所列举的主要关节和主要大的肌群)都练完 一遍。

那什么是“分化”呢?一般指的是把全身所有需要练的肌肉,分成几个区块,每节课或者每天练一个区块。例如,小明用了一节课(2小时)练完了全身所有的肌肉,就叫不分化的训练方式;如果小明第一节课(1小时)练完胸和背,第二节课(1小时)练完了腿、肩和手臂,这就叫二分化,或者上下肢分化。

下面的表格是常见健美式的分化方式:

itf训练方法大全(力训研究所新手指南)(3)

常见分化方式

其中,休息日的安排是建议性的,可以根据自身情况灵活增减或调整。


二、各部位推荐

我们把各部位常见动作做了区分,根据个人经验,分为:核心动作和次要动作。核心动作通常是必做的高价值动作,次要动作可以根据体能和心情自己取舍。

itf训练方法大全(力训研究所新手指南)(4)

常见动作分类


三、训练日的常见组合策略

核心动作每节课做几个,辅助动作做几个,每个的组数次数如何安排,我们根据大量的民间实践经验,推荐几种比较简单易行和有效的:

其中,次数,指的是选择某一个重量,做到该次数,接近于力竭(无法再完成下一次了)。例如小明今天练胸,选择了上面的第一种组合,他首先选择了平板杠铃卧推。他能用50KG杠铃,一口气(一组)最多能做8次(基本上这一组就做不动了,要停下来休息了),那么他就选这个重量做3-4组,每组8次;

做不到预定次数怎么办?

上述安排仅为最基本和粗浅通俗的方式,未来我们会在专门的文章做稍微深入的解析。


四、『黄金三大项』的基础梳理

动作是一个相当大的话题。我2020年7月的复训,仅仅讲深蹲本身的原理和数据就用了3天,几十个课时。

而且,这还只是通用的原理的部分,还不包含对个人身体结构差异所需的调整。所以在此,我只大致对核心的基础要领进行简单梳理,不作详细展开,有需求的同学可关注线下动作班。

1. 深蹲 SQUAT

itf训练方法大全(力训研究所新手指南)(5)

主要要领如下:


2. 卧推 BENCH PRESS

itf训练方法大全(力训研究所新手指南)(6)

基本要领如下:


3. 硬拉 DEADLIFT

itf训练方法大全(力训研究所新手指南)(7)

基本要领如下:


本文结束 谢谢阅读

,